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白鹭生态与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点、定巢和访问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对皇甫山白鹭的生态与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得知皇甫山白鹭主要分布于严鸡子、大苏两片杉木林中,取食场所为农田、水库、池塘等。种群繁殖期为4-9月份,雌雄鸟共同筑巢,产卵数3-5枚,孵化期19-21天,育雏期近1个月。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7):115-117
国外热带观赏鱼繁殖的理论与技术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已成功繁殖出多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鱼类,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观赏鱼行业才起步晚,观赏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相对落后。长期以来,我国把养殖观赏鱼作为副业,把食用鱼养殖作为水产部门长期以来重要的主业,致使我国观赏鱼行业几十年来停滞不前,观赏鱼养殖技术十分落后,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量不稳定。本文重点对孔雀鱼繁殖习性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小灵猫的生态习性及其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属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属.俗名有斑灵猫、七节狸、香狸(商品名)、麝香猫等美称,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兽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细叶韭生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山西春播山区、黄河岸边湿润区、浮石沙土区和盐碱地风沙区4个不同生态环境区域对细叶韭生活习性进行野外调查和田间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细叶韭耐瘠薄、耐干旱、耐寒冷;多生长于瘠薄土地、荒芜地边、崖边以及周围没有大型植被生长的地方;在杂草丛生和其它植株高大茂密的地方很少有生长;野生条件下,细叶韭以簇生为主,主要靠分蘖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草原的白头鹞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在地面上交配。窝卵数多为4—6枚。巢、卵被触动时不弃巢毁卵。孵卵期雌鸟食物由雄鸟供应。1只雏鸟出壳要2—3天甚至4天,不能出雏的卵被亲鸟吃掉。育雏时,雄亲鸟捕食,雌亲鸟出巢接取食物,分喂给雏鸟。7—8日龄的一窝雏,亲鸟日喂15—17次,每小时1—2次。每次只喂一雏,食量约2.1 g。弱小雏鸟多被亲鸟处死,撕碎后喂给其它雏鸟。初生雏平均体重34.3g。孵化率68.6%。孵化期平均32天。  相似文献   

6.
黄鳝每年只繁殖1次,而且产卵周期较长,一般每年5~8月是黄鳝的繁殖季节,繁殖盛期在6~7月,而且随气温的高低而波动,可以提前也可推迟。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亲鳝先打繁殖洞,繁殖洞一般在田埂边,洞口通常开于田埂的隐蔽处,洞口下缘2/3浸于水中,繁殖洞分前洞和后洞,前洞产卵,后洞较细长,洞口进去约10厘米处比较宽广,洞的上下距离约5厘米,左右距离约10厘米。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时期是雌多于雄。生殖期前雄鳝占多数,其中2月份雄鳝最多占91.3%,8月份雄鳝逐渐减少到38.3%,雌雄比例0.6:1。8月份之后多数雌鳝产过卵后性腺逐渐逆转,9~12月雌雄鳝约各占50%。自然界中黄鳝的繁殖,多数是属于子代与亲代的配对,也不排除与前两代雄鳝配对的可能性,但在没有雄鳝存在的情况下,同批黄鳝中就会有少部分雌鳝繁殖后代,这是黄鳝有别于其他鱼类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茸鹿生物学特性、繁殖规律、生存条件和饲养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至7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对栗鸮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对栗鸮最早在3月23日产卵,窝卵数4枚,卵的受精率为75.00%,4月末至5月初出壳,孵卵期36~42d,受精卵的孵化率及雏鸟的成活率均为100.00%,雏鸟生长迅速。孵卵和育雏由雌雄鸟共同完成,亲鸟护卵性极强,随着雏鸟的长大。亲鸟暖雏和护雏的时间逐渐减少。栗鸮的食物主要是啮齿类、蜥蜴类和蛙类,还包括一些鸟类和昆虫。  相似文献   

9.
2010—2012年4—9月在山西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管头林场对灰椋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当地灰椋鸟为繁殖鸟,首见日期为4月11日,终见日期为9月24日。繁殖期5—7月,最早5月上旬开始筑巢,5月中旬产卵,最晚7月上旬筑巢,中旬产卵,窝卵数4~7枚,孵化期13~14 d,孵化率89.1%。雏鸟晚成性,巢内育雏15~16 d。食物以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10.
果子狸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动物,其分布区限于横断山脉以东和秦岭以南地区.我国分布有九个亚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秦巴亚种和指各亚种.秦巴亚种毛色呈黑灰色,体重在6~8kg;指各亚种毛色黄褐色,体重4~5kg.  相似文献   

11.
圆尾斗鱼为分批产卵鱼类。性比1:1,繁殖年龄1^+~2^+龄;产卵的最适水温是23-27.5℃,最低水温19℃,最高水温30.5℃,每批的平均产卵量为911.06粒,平均孵化率为78.3%。在本实验中,配对亲鱼最多可产4批卵,两批之间的间隔时间为6-32d不等;在卵化过程中,受精卵浮于气泡巢中,并有雄鱼护巢。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介绍了兰花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以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忠万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14-4615,4623
[目的]对北红尾鸲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方法]2009年3~11月在北红尾鸲的繁殖期内,借助望远镜、摄像机,对横道河子威虎山影视城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的北红尾鸲觅食、占区、交配、营巢和育雏等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北红尾鸲4月初迁入,10月下旬迁出,居留期近6个月,在牡丹江属夏候鸟。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多为一雄一雌,筑巢雌雄鸟共同承担,巢筑于石隙、墙壁或林区空房子内,筑巢大约在5~6d内完成。巢高平均为11.42cm,巢深平均为5.13cm,外径平均10.9cm,内径8.4cm,窝卵数5~8枚不等,平均为6枚,卵白色,钝端长有粉红色斑,也有淡蓝色和粉红色卵。卵重平均为2.09g,孵化期为12~15d,孵化率为91.9%,育雏期为13d。[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监测与鸟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成虫羽化高峰在6:00~10:00。幼虫孵出后即潜入叶肉取食,经3~4d即老熟,老熟幼虫爬出虫道化蛹的高峰期在6:00~10:00。化蛹在土表至土层3mm深处,这一土层中的化蛹数占总数的8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0%~35%范围内,蛹存活率为72.93%~91.05%,当土壤含水量达40%以上时,蛹存活率下降为0%。  相似文献   

15.
16.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又名碧冬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于19世纪初在欧洲用一些原产于南美的野生种杂交选育而成。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  相似文献   

17.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成为重要的农业害虫,正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调查“常见危害农作物的蛞蝓主要有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双线嗜粘液蛞蝓(Phiolmycus bilineatus Bonson)和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以野蛞蝓尤为突出。蛞蝓繁殖过程比较复杂。对蛞蝓繁殖习性观察研究论述归纳概括为:蛞蝓一年发生2~6个世代,世代重叠复杂。由越冬成体或幼体发育为成体后,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交尾,交尾后2~3 d 开始产卵,隔1~2 d 产卵1次,卵产在潮湿荫蔽土块缝隙2~4 cm 深处。每处产卵数粒至数十粒,卵聚集一堆。产卵期30~80 d,最长160 d 以上。成体一生产卵数量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在60~400粒之间。温度在12~20℃、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最适合蛞蝓生长发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的年4~10月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眉柳莺于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迁来本区,9月上旬迁离本区。最早产卵时间为5月下旬,日产1枚,平均窝卵数4.4枚,由雌鸟承担孵化,孵化期12d,育雏期14d。孵化率、出巢率分别为88.6%、91.2%。  相似文献   

19.
2009—2011年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冠纹柳莺的繁殖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冠纹柳莺在该区为夏候鸟,春季最早迁来日期为4月16日,最晚迁离日期为9月12日,居留期143~148 d,每年的迁徙日期相对稳定;繁殖期为5—7月,最早4月下旬开始配对筑巢,雌雄鸟共同营巢,营巢期6~7 d;5月中旬开始产卵,窝卵数4~5枚,卵产齐后第2天由雌鸟担任孵化任务,孵化期11~12 d;巢内育雏约9~10 d,巢外育雏8~9 d;孵化率为88%,成活率为93.0%。冠纹柳莺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食物占总食物频次的97.3%,是重要的农林益鸟。  相似文献   

20.
为害龙眼的尖细蛾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