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日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本文从自由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和市民化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践。研究认为,取得成就的根本在于党和政府立足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将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返乡农民工进退两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挑战,本文建议坚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口和资源配置,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河南省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本地就业为主导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河南省的城市化道路,使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东胜区按照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关于"转移收缩、集中发展"及"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要求,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和完善了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和机制,转移农民培训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主要做法(一)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1.以"农民点菜、部门拼盘、政府买单"的模式,公开招标选定培训机构。择优选定师资力量强、实训条  相似文献   

4.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跨行业的流动就业 ,是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促进 ,使农民获得又一次解放。1.开拓了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大产业。2001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533.74元 ,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意义,分析了剑川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建立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机制,把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和聚集;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促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解决生计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构成了农民工们的主要就业渠道。相当时期内,持续增长的就业人口、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非正规就业来解决。政府应引导和推进农民工在城市非正规就业、在人力资源的城乡转化上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胜区按照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提出的"转移收缩、集中发展"及"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围绕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完善,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结合东胜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分析探索促进农民增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0,(9):1-2
当年10.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95.7%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农民参加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新建3475个村邮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建站、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就业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的转移。本文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针对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职能缺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依靠传统作业的农民被剥离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河南省鹿邑县柏木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调查发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就业岗位不足、人力资本素质低、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小等现实问题。对症下药,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城乡对接;加强技能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等是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和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乡统筹发展、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入世挑战的战略高度,规划设计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开创性的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突出强调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机制、城乡一体、健康有序、内外结合、层次推进、制度保障等科学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大,流动频繁,2017年河南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 939万人,居全国第一位。虽然农村劳动力规模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就业政策、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等方面的不平等,在河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并未在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劳动就业权的实现,应加快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等。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打工第一县"四川省金堂县为分析对象,剖析了金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体系包括: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措施,例如可以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从而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3、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就是对农村的就业规模进行扩大。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为了对新时期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明确方向,政府要对农村的就业情况进行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扩大农村就业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农民的基本情况,合理的采取就业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就业、教育、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上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的社会制度,搭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马燕  王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08-3209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唐山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政府主导型管理、培训和输出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I)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2)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业速度;(3)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市民化就业的容量。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0,(10):7-7
我国在27个城市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基础上,下一步将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总结了近段时间采取的措施。一是努力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当年10.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95.7%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农民参加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新建3475个村邮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建站、户户通邮",近郊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城镇接轨,17.8亿元投向农村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