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麦19(秋乐9519) 温麦19(秋乐9519)是我公司股东单位温县农科所选育的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强抗倒伏,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温麦19(秋乐9519) 温麦19(秋乐9519)是我公司股东单位温县农科所选育的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强抗倒伏,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温麦19(秋乐9519) 温麦19(秋乐9519)是我公司股东单位温县农科所选育的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强抗倒伏,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温麦19(秋乐9519)温麦19(秋乐9519)是我公司股东单位温县农科所选育的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强抗倒伏,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温麦19(秋乐9519) 温麦19(秋乐9519)是我公司股东单位温县农科所选育的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强抗倒伏,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温麦19是河南省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中熟大穗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科学》2007,(9):118-118
秋乐公司独家买断——温麦19(秋乐9519): 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我公司买断该品种对外独家生产、经营和打假权。三要素比较协调,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病、耐病性强。抗寒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引变获得优良突变体,是现代作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创造新的遗传类型,而且也能选育出直接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宁麦3号就是采用人工引变方法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 多穗矮秆、抗旱节水、高产稳产 冬小麦新品种——衡95观26 衡95观26新品种系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1001),同年被评为省农业名优产品,2002年被省科技厅、农开办列为重点推广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其突出表现为矮秆抗倒,抗旱节水、高产稳产,适应性强。 特征特性:为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生长稳健,中后期生长旺盛,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  相似文献   

10.
嘉60A系嘉兴市农科院等单位联合育成的粳稻BT型三系不育系.表现熟期适中、矮秆抗倒伏.不仅保持了粳稻不育系所具有的共性,而且米质优、穗期高温耐性好.所配制的杂交组合穗期抗高温性强,结实率高,2002年各地多点试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的株型结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小麦的株型结构、目前超高产小麦基因型的株型结构和超高产基因型株型结构改良的策略3个方面,对小麦超高产基因型的株型结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小叶矮秆中大穗高密度松散型、中叶中高秆大穗中密度型和大叶中矮秆大穗紧凑低密度型3种不同类型超高产基因型株型结构的主要性状特征及生产能力分析认为,上述3种类型都具备超高产的产量能力,但小叶矮秆中大穗高密度松散型产量潜力最高。  相似文献   

12.
温麦28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092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57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44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籽大粒饱,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8个水稻高矮秆杂种以矮秆品种复交组合F_1高矮秆呈1:1分离。控制株高和抽穗日数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在矮秆群体中选择半矮秆个体可得到穗数较多、稻穗较大、粒数多的高产个体。单株穗重与有效穗数、主穗粒数;穗粒数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谷米粒长/宽比与垩白率基本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10,(17):34-34
六、晚播小麦独秆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 针对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难以带蘖越冬.分蘖成穗率低.穗型偏小等生育特点.加大播种量.增加基本苗,采取“减氮增磷钾、前控后促”的肥料运筹和管理措施.争足穗、攻大穗.实现晚播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难以带蘖越冬,分蘖成穗率低,穗型偏小。采用加大播种量,增加基本苗,实行"减氮增磷钾、前控后促"的肥料运筹和管理措施,通过争足穗、攻大穗,实现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晚播小麦的阶段性发育进程比适播要快,营养生长时间也比较短,更加适宜种植春性品种,容易达到穗大、粒多、粒饱、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品种冬小麦超高产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58-1160,1180
以温麦 6号 (多穗型 )、徐州 2 5 (中穗型 )及 93中 6(大穗型 ) 3种类型品种小麦为材料 ,在高产、超高产水平下进行了 3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用 3 0 0kg/hm2 纯氮下 ,前中各半法与前重法、前重中轻法相比 ,在小麦产量形成上具有明显优势与特点 ,表现出前期干物质积累、高峰苗较低 ;中后期干物质积累、LAI、吸氮量、最终茎蘖成穗率、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较高 ;同时 ,抽穗前积累在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转移率高 ,单位施氮量生产力高。综合表明 ,前中各半法施肥是较适合超高产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水稻品种发展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5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的水稻品种早造16个、晚造17个作了研究,新复极差测定表明: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近期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早稻经历了从高秆大穗型到早期矮秆多穗型又到近期半矮秆的改良大穗型的品种发展过程。晚稻近期品种向着大穗多穗型的方向发展,与同化产物分配有关的千粒重与结实率,早、晚稻近期品种均未得到较大的发展。近期品种株高,早稻向半矮秆方向发展,基部节间加粗,茎壁增厚。晚稻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期品种冠部功能叶,早稻略有减小,晚稻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8.
矮秆大穗小麦品系94N4364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375~675万粒/hm^2)的增加,其产量有提高的趋势,但与相应种植密度的对照宁春4号相比,分别减产4.3%和7.8%。试验表明:矮秆大穗小麦品系的穗数、穗粒数多,并不意味着产量就高。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千粒重,即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是影响产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1选用品种抛秧栽培秧苗根系入土浅,分蘖旺盛易倒伏,穗数增加穗型变小。因此应该选择矮秆抗倒、分蘖力中等或较强、穗型中等或大穗型品种作为抛秧栽培。  相似文献   

20.
衡观35具备了抗旱、抗倒、抗寒、抗干热风、抗穗发芽、抗病的综合抗性能力,解决了生产上现有矮秆大穗品种不抗旱、节水性差、早衰不高产、适应性差的突出问题。稳产性与适应性均表现较为突出。是一个矮秆大穗、抗旱节水、高产广适、高抗倒伏、抗病品种,是我国历史上冬小麦生产适应范围最广、南北跨区最大的抗旱节水高产品种,为一级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