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颊"草莓繁苗经不同浓度GA3处理后,具有抑制草莓休眠、促进花芽发育、加速叶柄伸长、促使匍匐茎抽生、增加匍匐茎的发生量和提高匍匐茎质量的效果,以15 mg/kg处理浓度为最佳,其繁苗系数比对照提高40.09%。适宜在定植后苗成活时期喷施,15 d后再喷1次,选在天晴时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脱毒苗具有生长旺盛、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为了探索适宜草莓脱毒苗生产的施肥技术,在综合考虑草莓脱毒苗生长发育和养分需求规律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白鹤草莓产区的传统施肥方法进行优化,具体方法为基肥采用微生物菌肥,苗期和花期追施均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果期追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并配合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以传统施肥方法为对照,研究了优化施肥对草莓物候期、生长开花性状、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草莓上市期提前8 d,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17.3%、34.5%,草莓花茎数、花蕾数、单果重和糖度均有所提高,增产20.1%。优化施肥可以显著促进草莓脱毒苗生长发育,明显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草莓脱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种苗繁育、增产效果、产品品质等方面对草莓脱毒苗进行研究。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种苗繁育试验表明,草莓脱毒苗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带毒苗),株高、株径、分株、叶数、匍匐茎数等5个调查项目,脱毒苗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只有茎粗一项差异显著。丰产性试验及品质分析证明,脱毒苗与对照相比,花径增加38%,第一序果重增加4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0%,单株结果数增加20%~30%,单果重提高30%左右,增产30%~40%。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生产需要,以草莓品种红颊原种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草莓高架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方泥炭∶砻糠灰∶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1条件下,草莓定植植株存活率高、子苗数多,子苗定植于大田后产量较高,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草莓幼苗供不应求。草莓基质苗由于缓苗快、易运输、成活率高等特点日益受到种植者的欢迎。食用菌生产后的废弃菇渣中仍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何将其“变废为宝”用于草莓基质苗栽培,本文根据菇渣发酵后的容重、孔隙度等理化性状,进行草莓菇渣复配育苗基质配方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配方在株高、冠径、根冠比及壮苗指数等指标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均无显著性差异,成苗率达到93%,可以在草莓无土栽培生产中替代育苗基质用于草莓基质苗繁育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棚草莓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繁苗准备、定植要求、定植方法、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为提高大棚内草莓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颊”草莓采用常规生产田育苗比较困难,利用生产田采果结束后母株苗匍匐茎上长出的未扎根的子苗进行假植,只要温度适宜,草莓子苗假植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进行。其最适宜时间为6月上中旬。经过假植后,秧苗健壮、粗壮,发病率低。定植后子苗缓苗期短,生长旺盛,开花数也多,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的高效繁育草莓生产苗的模式,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育苗方式对繁苗率、生产苗质量、病虫害发生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两种育苗模式下子苗花芽分化进程。结果表明:与常规育苗相比,高架育苗在提高繁苗率、子苗质量、移栽成活率和降低病虫害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两种繁育模式对通生草莓2号的花芽分化进程几乎无影响。高架床育苗可作为吉林省草莓生产苗工厂化繁育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建造脱毒草莓高架自营养育苗系统并开展相关育苗技术研究。[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以传统露地育苗(CK1)和避雨遮阳育苗(CK2)为对照,研究高架育苗繁苗方式、繁苗率、病害情况、育苗成本以及种苗生产表现。[结果]草莓高架自营养育苗方式,每年可以春秋2季育苗,定植育苗母株5.100 0万株/hm2,年繁育穴盘苗622.518 0万株/hm2,成苗率98.2%,平均叶片数4.8片1心,根茎粗度达到1.2 cm;白粉病和土传病害无发生,炭疽病发病率为21.6%,病情指数1.5;种苗用于保护地生产结果期较对照提早7 d,产量达到3.702万kg/hm2;穴盘苗育苗成本0.096元/株,繁育脱毒草莓原种苗利润438.000 0万元/hm2,繁育生产种苗利润217.800 0万元/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在降低生产管理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草莓的繁殖系数和草莓种苗质量,实现草莓种苗每年春秋两季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草莓种苗质量参差不齐、连作障碍等问题,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宝原种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定植后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物学特性、地上与地下部鲜干重、匍匐茎数及子苗数,筛选出适合草莓高架育苗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方椰糠∶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2∶1∶1的条件下,草莓定植植株成活率最高,植株生物学特性、物质分配、子苗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代替常用育苗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4∶3∶1),减少对草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德昌县草莓生产优势及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德昌草莓优势、草莓繁苗、定植、植株管理、膜下滴灌、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草莓生产中连年采用自繁苗而出现的种性退化、种苗劣质等问题,提供优质生产用苗。[方法]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草莓脱毒苗,并按小区间比排列法进行草莓组培苗和自繁苗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草莓组培苗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自繁苗。[结论]在草莓生产上,应大力推行组培苗作为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德昌县草莓生产优势及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了德昌草莓优势与草莓繁苗、定植、植株管理、膜下滴灌、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红颊"草莓的最佳定植时间,以培育壮苗,进行了其不同时期定植试验。结果表明,开春后(2月中下旬)母株苗定植越早,则其产生的子苗数量越多,素质越高;相反,母株苗定植越迟,则其各方面表现越差。  相似文献   

15.
草莓叶柄托叶外植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在草莓试管苗继代培养时进行了单个叶柄托叶接种培养试验。在"MS+6-BA 1.0 mg.L-1~2.0 mg.L-1+IBA0.2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柄基部的托叶部位再生了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最高再生试管苗数达12.5株.托叶-1;将单叶柄托叶接种培养法应用于脱毒草莓的继代快繁,草莓试管苗的最高增殖倍数达传统方式的9倍;利用单叶柄托叶接种法继代繁殖草莓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与剪顶扦插苗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马铃薯生产选用具有优质品种特性的健康薯块进行茎尖脱毒处理,通过病毒检测后利用组培快繁技术生产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在温室、网棚等具有严格隔离设施的环境下培育成脱毒微型薯。由于大规模生产微型薯时使用试管苗数量大、成本高,使用时间集中导致供给不足,而耽误最佳扦插时间。为解决以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达到对马铃薯试管苗多次利用的目的,本试验选取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扦插和不同苗期的剪顶扦插苗做生长对比,结果表明:网室内生长半月的剪顶扦插苗与脱毒试管扦插苗相比效果最佳。剪顶扦插苗可使扦插苗的成活率提升7.25%,株高增加4.32%,叶片数增加20.37%,结薯数增长率达到50.17%。  相似文献   

17.
JEM生物菌肥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JEM生物菌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JEM生物菌肥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用JEM生物菌肥后,氮代谢水平提高,植株代谢水平旺盛,提高了植株的光合强度;菌肥与化肥配施,增加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作用明显,以JEM-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生防菌株JX-13的分类地位,评价其对草莓枯萎病的生防效果,依据JX-13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同源性对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草莓的促生作用和枯萎病生防效果。结果表明,JX-13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均与芽孢杆菌很接近,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分析发现,JX-13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aenibacillus polymyxa strain IIF5SW-B3属于一个类群,相似性高达99.00%。发酵加工的1×10~(10) CFU/g JX-13可湿性粉剂(WP)和1×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19.977μg/ml和41.409μg/ml。对草莓繁苗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JX-13 WP 500倍液处理对草莓植株有明显促生作用,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96.03%。定植当天和第7 d对定植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药后50 d、80 d分别进行田间调查,JX-13 WP 500倍液对草莓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和68.94%。菌株JX-13被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其发酵液加工的1×10~(10) CFU/g WP在草莓繁苗田和定植田中具有防治枯萎病和促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育苗的影响,本试验以‘红颜’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和土壤育苗3种方式对草莓母株匍匐茎生长、子苗质量和开花时期以及假植对子苗质量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母株抽生匍匐茎数量和繁苗系数差异显著,表现为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土壤育苗。高架育苗和穴盘育苗的子苗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面积、SPAD值均明显高于土壤育苗,且显著提高了幼苗地下部鲜干重、壮苗指数、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总根尖数。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和假植均促进草莓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由此得出,繁育草莓子苗的质量与育苗方式密切相关,以高架育苗效果最佳,其次是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草莓"红颊"品种几种母本苗的育苗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繁苗数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前期缓、中期快、后期缓;不同母本苗的单株平均匍匐茎和子苗发生量,以生产苗29.4条和23.4株为最好;在1~3级匍匐茎和子苗发生时间上,各处理间有1~2周的差异,前期以生产苗繁育为好、中期以子苗繁育为好;育苗效果与母本苗长势等素质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