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秀山县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危害重。2016年,推广"稻鸭共生控虫除草+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成虫+性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虫+赤眼蜂(生物导弹)寄生二化螟卵块+农药减量控害+全生育期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用量、环保农药,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控制水稻病虫害"技术模式取得积极成效。融合示范区减少用药1~2次,用药量减少45.6%;防治成本降低9元/亩;融合示范区比常规区增产7.0%,增加收益123.8元/亩。  相似文献   

2.
2021年,秀山县按照“太阳能杀虫灯+食物诱剂+诱捕球+黄板+农药助剂+环境友好型农药,结合果园养鸡,全程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开展了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农药用药量为1 658 g/亩,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22 g,农药使用量降幅为20.29%;示范区产量平均为652.5 kg/亩,比常规防治区增产96.4 kg/亩,增产幅度为17.34%;扣除成本,示范区每亩纯收入为2 851.5元,比常规防治区增收376.0元。  相似文献   

3.
姚安县围绕“控、替、精、统”的技术路径,在食用玫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方面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推广模式,2016~2018年,在食用玫瑰上实施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示范推广6 047亩,占食用玫瑰种植面积的35.6%,经过对节约农药成本、节约工时费、增加玫瑰产量、门票收入等进行多点跟踪调查,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相比,每亩平均减少打药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417.24 kg.示范区共增加食用玫瑰产量451 710.9 kg;新增经济收益573.54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遴选出适宜叶茎类蔬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减肥增效技术模式及其配套产品,逐步减少云南省玉溪市"三湖两库"径流区化肥不合理施用现象,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杞麓湖径流区生态环境,践行农业部化肥零增长行动,由通海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公开面向企业征集挑选出6家企业的6个化肥减量增效套餐产品,通海县秀山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承担试验实施,试验品种为甘蓝,起止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为比较6个套餐品种的效果,在通海县杞麓湖南岸蔬菜种植基地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套餐产品效果比较田间试验,考察节肥增效效果,为"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提供产品依据。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对照CK每亩用肥总量为239.53kg/亩,处理2每亩用肥总量为145.04kg/亩,比对照减94.49kg/亩、达39.45%;处理3为105.75kg/亩,比对照减133.78kg/亩、达55.85%;处理4为128.86kg/亩,比对照减110.67kg/亩、达46.2%;处理5为113.78kg/亩,比对照减125.75kg/亩、达52.5%;处理6为75.51kg/亩,比对照减164.02kg/亩、达68.48%;处理7为144.22kg/亩,比对照减95.31kg/亩、达39.79%,新型肥料产品套餐在甘蓝试验中减施化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6个施肥处理组合和1个不施肥处理的中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田块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施肥对水稻增产的效率可达到37.4%;总N养分较习惯施肥量15 kg/亩减少4%~17%,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差异不显著;总N量约在12.5~14.4 kg/亩,比较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基肥60%+分蘖肥25%+穗肥15%,其中基肥推荐选用"宜施壮"、"洋丰"等品牌的水稻专用复合肥;每亩施用有机肥200 kg替代40%的氮肥,可实现水稻生产化肥减量,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但因施用成本增加,以致生产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对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木质素型)在单季水稻"春优927"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缓释肥+尿素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为771.4 kg/亩,比对照常规施肥处理亩节肥增收12.2元,综合效益增加45元/亩。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集成水稻侧深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缓释肥、根外追肥等技术,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该模式对水稻产量、效益、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基肥撒施相比,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侧深施用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水稻全生育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19%~34%,减少机械作业次数1~4次,水稻产量提高21.7~111.2 kg/亩。因肥料减量及机械施肥减次,水稻生产成本下降27.3~56.4元/亩,净收益增加170.7~496.5元/亩。另外叶面硅肥施用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增产率约为8.7%。基于侧深施肥的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水稻直播田病虫草害防治、化肥施用技术,采取拌种、杂草减量施药、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全量还田及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等技术的示范试验,探索直播水稻田农药与化肥减量使用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农药总减量37.35%~56.59%、化肥减量21.14%的情况下,水稻增产率为2.29%~8.70%。农药减量的空间较大,尤其是在当前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情况下,病虫害可以采取多种绿色防控措施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草害防治仍依靠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9.
2014-2016年,惠水组织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工作。通过建立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项目区,采取种子处理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等绿色植保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防治成本明显下降,防治效果显著提高。项目示范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投入防治成本平均每亩减少22.53元,测产平均亩增产量69.25 kg,售价为1.3元/kg,水稻应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每亩比农民自防区增收90.03元。  相似文献   

10.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优化农药组合,在预防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研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浙江衢州龙游县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每亩减少农药用量66 g,不仅可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概率,还可增产6.5%,减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雷力海藻有机颗粒肥和雷力海洋寡糖(褐藻双寡糖和壳寡糖)在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种植模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化肥农药减施+雷力海洋性肥料处理马铃薯植株生长茂盛、茎较粗、叶片深绿、大薯率高、产量高。其中:青海示范区(湟中县)化肥农药减施+雷力海洋性肥料处理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分别为77 727.27 kg/hm~2、74.9%,较化肥对照增产18.75%;青海示范区(互助县)化肥农药减施+雷力海洋性肥料处理马铃薯产量为41 111.1 kg/hm~2,较化肥对照增产18.40%。说明雷力海藻有机颗粒肥和雷力海洋寡糖在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模式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环境效益,研究了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采用缓释肥氮肥减量15%、30%、50%,以及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的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地表径流氮素浓度、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水稻增产,施用缓释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6.27%,减量30%的情况下水稻增产4.04%,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施肥模式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3.87%。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稻地表径流中氮素的浓度,常规施肥方式总氮浓度最高达到13.12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最高仅为2.38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氮素流失量和流失率。常规施肥方式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达到15.47kg·hm~(-2),流失率为9.38%;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平均仅为3.35kg·hm~(-2),流失率为2.85%。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产量,减少氮素流失。因此,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绿色轻简栽培技术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水稻生长的特点,降低水稻生产投入成本,实现稻、鱼双增的集成技术;该技术以"三精、两减、一结合"为核心,实现水稻种植轻简化,稻米及水产品优质高产绿色化。通过"三精、两减、一结合"技术的实施,每亩大田可节约种子2.5 kg、节水40%、减少农药用量40%、减施氮肥20%、节省人工成本10个工,节约投入成本1084元;稻花鱼亩产15.6kg,产值468元,除成本350元,亩增118元,稻米亩产300 kg,每千克增0.50元,亩增150元,亩增加收入268元。  相似文献   

14.
探索“稻+鱼”种植模式在测土配方推荐氮磷钾施肥量基础上,通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增施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发掘稻田生产潜力和资源的最大利用,最终达到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民经济效益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稻+鱼”种植模式化肥减量施用技术增收、节肥效果明显;化肥减量25%+鱼施肥区(处理2)亩纯收入比推荐施肥区(处理1,CK)增收125.5元,增4.9%;亩节约肥料6 kg,少施肥料25%,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农药减量新技术,笔者开展了"激健"在水稻稻飞虱防治中的减量控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防治稻飞虱时每亩添加"激健"15 g,农药使用量比正常用量减少20%~50%,达到了减量控害效果,但随着用量逐步减少,控害效果也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当前太仓白蒜施肥量大、施肥次数多、肥料利用率不高等生产现状,进行5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对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2个化肥减量增效最优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处理2基肥一次性亩施用缓释肥(19∶10∶18)120 kg减肥增效显著,蒜薹单重增加4.2%,鳞茎单重提高24.4%,折合亩产量增加10.8%,同时实现化肥减量21.7%;处理3缓释肥(19∶10∶18)80 kg(基肥)+尿素10 kg(腊肥)+尿素10 kg(返青肥)+高钾肥(15∶5∶25)20 kg(蒜薹肥)处理促进蒜薹单重增加4.2%,鳞茎单重增加24.1%,折合亩产量增加15.9%,化肥投入量减少22.8%。2个最优技术模式同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涡阳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近年主推的肥料、农药"减量控害"取得的成效及主要技术措施,对全县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统计了2007-2009年6个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得出太湖流域高产水稻的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267、30~60、135 kg/hm(2).田间验证结果表明:(1)推荐施肥比常规施肥共减少肥料17.2%,其中氮减少22.5 kg/hm(2)、磷减少60 kg/hm(2)、钾减少15 kg/hm(2);(2)推荐施肥可实现肥料减量不减产,产量比常规施肥增加9.5%;(3)推荐施肥的水稻氮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都极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2400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鲁西南蒜—椒轮作种植模式下,辣椒定植后增施微生物肥料在减量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蒜收获后的三樱椒为试验试材,研究不追肥处理、常规追肥处理、微生物肥料+100%化肥、微生物肥料+85%化肥处理、微生物肥料+70%化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和辣椒炭疽病病情指数、辣椒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总结出在鲁西南蒜—椒轮作种植模式下,在辣椒定植后配施微生物菌剂的基础上,适度减量追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辣椒炭疽病病情指数、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等效果更为显著。在增施液体微生物菌剂20 kg/亩的基础上,减少15%追肥量,辣椒产量和品质表现最优;减少30%追肥量,与常规追肥处理辣椒产量持平,辣椒素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东至县5000亩优质专用水稻生产示范片项目,重点介绍了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水稻绿色生产增产增收、提质增效技术环节和示范效果。示范区主要采用 “稻麦”、“稻虾”两种水稻种植模式,示范推广多项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优质品种选用、配方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现优质稻品种覆盖率100%,耕种防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非示范区高5%,化肥农药使用量比非示范区减少10%以上,稻谷亩产600kg以上,经济效益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增幅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