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永靖县旱作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半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全膜覆盖垄侧栽培、高垄覆土栽培、秸秆带状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永靖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1种植模式 起垄铺膜种植马铃薯,垄高10cm、宽60cm,垄上铺90cm宽的地膜,垄两侧各覆土压膜15cm,垄面上种2行马铃薯,每行马铃薯距离垄边10cm,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并针对马铃薯黑膜覆土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提升马铃薯单产水平,设计了全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栽培、地膜覆盖高垄覆土三种覆膜方式,与露地播种对照,试验研究其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垄上微沟栽培条件下,马铃薯“新大坪”的各性状表现良好,且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产量为24687kg/hm2,较全膜双垄侧播、地膜覆盖高垄覆土、露地播种分别增产14.1%、37.9%、122.1%。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播深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的最佳播种深度,设10、15、20、25 cm 4个播种深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适宜播种深度为10~20 cm,以15 cm最佳,播种深度不宜大于25 cm。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马铃薯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是将垄整成“凹”行,即成2个小垄,用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马铃薯播于小垄上,沟内覆土打渗水孔集雨的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总结提出的马铃薯旱作新技术.该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技术流程简单,简便易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前景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起垄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定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保墒效果以单垄双行全膜覆土微沟垄侧栽培最好,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0~3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06.8、97.5、87.9 g/kg,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分别增加18.5、14.3、23.0 g/kg。折合产量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最高,折合产量为32 366.67 kg/hm2,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增产140.74%。综合考虑,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方式适宜在定西市安定区旱川地及同类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吉县马铃薯膜上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起垄播种、机械覆土、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推动马铃薯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新技术现已成为马铃薯生产栽培的常规种植技术和操作工艺,为配合新技术机械化生产,本规程从机械准备、机具保养、播前准备和田间操作4个方面,重点对田间机械操作的旋耕、播种、覆土、中耕、打秧、采收、残膜回收、整理等9个方面介绍了操作要领、各环节需要配备的人员和岗位职责。  相似文献   

10.
开展马铃薯单垄覆土、单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双垄覆土、双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产量水平最高,单产达2529.5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47%,且薯块破损率、绿薯率较低,但稻草用量大;其次是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单产达到2382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38%,薯块破损率、绿薯率低,商品性好、节约用草50%;在稻草覆盖2cm、4cm、6cm三个厚度中,以覆盖6cm产量高,表明采用双垄覆盖6cm稻草后再覆土栽培,既节约稻草,又能解决马铃薯薯块破损、绿薯等问题,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黔东南地区早熟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人工打孔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的二级种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和露地栽培4种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差异较小,均为95%左右。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64~73d,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生育期最长,为73d;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67d;其余2种栽培方式最短。商品薯率为91.2%~94.9%,并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为2 259.0~2 362.5kg/667m~2,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最高;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2 343.3kg/667m~2;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方式最低。经济效益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纯收入为1 817.0元/667m~2,用工量最少,为2.68个工/667m~2;比其余3种栽培方式增收22.0%~34.2%。在机械化利用率、杂草抑制效果及商品薯率提升等方面,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优于其余3种栽培方式。在黔东南地区,采用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种植早熟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绿色、高产和高效等优点,在生产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高垄覆土机械化栽培技术特点是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机械化操作膜上覆盖3~5厘米的土,形成25~30厘米的高垄,靠压力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无需人工放苗,半沟量灌水,既可节约水资源,又能阻止盐分向土壤表层渗透,减轻土壤盐渍板结,同时机械化的操作减少生产成本,增产效果显著。该项机械化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马铃薯种植向着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庆阳市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从土地准备、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提出庆阳市旱地马铃薯黑膜垄上覆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马铃薯膜上覆土最佳土层厚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技术为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具有自然出苗率高、产量高、杂草少等优点,其中膜上覆土的最佳土层厚度是影响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设0、1、3、5、7 cm 5个覆土厚度处理,结果表明: 3cm、5cm两个处理为最佳覆土厚度,3cm、5 cm两个处理采用的覆土厚度更有利于顶膜出苗,自然顶膜出苗率分别达到95.2%、98%,出苗整齐度分别为91.7%、91.4%,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了28.83%、27.72%,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7.77%、49.64%,膜下杂草分别减少了44.74%、84.21%。同时,地膜回收也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垄膜沟植播种联合机组为利用垄沟集雨种植技术种植马铃薯的机械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机组在田间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整形-覆膜-压膜-覆土等作业,实现了垄膜沟植播种旱作农业种植模式。机组设计为两工位可折叠机架,提高了机组的运输安全性。与国内外同类型播种机相比,其结构简单,机型小巧灵活,机具价格便宜,便于制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试验通过马铃薯覆膜与露地栽培对比研究,总结出马铃薯覆膜种植相对于露地种植提早10d成熟,增产17.7%,并总结出了当地马铃薯覆膜栽培关键要起垄30cm高,高温季节膜上覆土5cm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粮油作物栽培增产十大主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14个市(州)的69个县(区)重点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特色杂粮等粮油作物,着力推广不保灌区玉米全膜覆土平作高产栽培新技术,灌区玉米全膜增密高产栽培新技术,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新技术,旱地黑色全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粮油作物全膜多茬轮作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春油菜区域增产模式攻关新技术推广等粮油作物增产十大主推技术,同时示范灌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机械粒收技术,旱地玉米减穴增株高产栽培技术,旱地粮  相似文献   

18.
黑色地膜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旱地梯田进行的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全膜覆土垄侧栽培、全膜垄侧栽培和半膜垄侧栽培3种覆膜方式的折合产量分别为47 552.88、43 802.70、41 479.35 kg/hm2,分别较对照露地双行垄作栽培增产27.88%、17.79%、11.54%,且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也高,适宜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栽培新技术通过膜上覆土、自动顶膜出苗、增加垄高、采前打秧、增加挖掘深度等便于地膜回收的栽培措施,减少了地膜的物理破损和老化分化,保持了地膜的完整性及强度,大多数的残膜能够整条拉出,从源头上降低回收的难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采收的同时回收残膜,一次回收率达93%,剩余残留膜主要分布在种植行的两端,中间部分较少;改进技术较传统残膜回收方法用工减少84.6%。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栽植区域、地块要求、适宜播期、牵引力要求、施肥选种、种植规格、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静宁县马铃薯黑膜覆土高垄微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