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通过测试美果铜、噻菌铜、加瑞农和可杀得叁仟四种铜制剂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田间效果,确定合理的使用浓度和技术,评价其对沃柑的安全性,为沃柑病虫害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种铜制剂均能有效防治沃柑溃疡病,其中美果铜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其平均药效高达95%,噻菌酮和加瑞农次之,可杀得叁仟效果相对最差。四个处理组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97.68%、94.32%、93.70%、93.03%,其中美果铜的防效与其他三组显著差异。同时,在新梢叶片转绿期、幼果直径1.5㎝开始喷药,下雨前后适时喷药,能有效防治溃疡病。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测试4种铜制剂对沃柑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确定合理的使用浓度和技术,并评价其对沃柑的安全性,从而为沃柑病害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美果铜、噻菌铜、加瑞农和可杀得叁千4种铜制剂均能有效防治沃柑叶片溃疡病,其中美果铜800倍液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其平均防效高达95%以上,20%噻菌酮悬浮剂500倍液和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次之,77%可杀得叁千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效果相对最差;4个处理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97.68%、94.32%、93.70%、93.03%,其中美果铜800倍液的防效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在新梢叶片转绿期、幼果直径1.5 cm时开始喷药,下雨前、后适时喷药,能有效防治沃柑溃疡病。  相似文献   

3.
桑椹白果病综合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和腈菌唑对桑菌核的发生均能起到抑制效果,以腈菌唑为最佳,防治效果好,果实未变小;第1次防治时间选择在初花期,配合百养醚菌酯和太抗几丁聚糖水剂间隔5~6 d连续喷树3次,均能起到良好效果。主产区在病菌防治时需要做到统一、同时喷药,以防止病菌相互间传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苹果霉点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此病在天水地区发病率极高,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新梢,5月下旬有少量发生,6月中下旬比较明显,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防治的方案是,秋季清除病枝病叶,5月下旬喷大生M-45800~1000倍液1次,15d后再喷1次代森锰锌600~800倍液1次。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最佳药剂及有效的使用浓度,在湖南辰溪县部分脐橙产区开展了5种药剂的田间防治试验,从4月16日开始第1次喷药,到9月9日止总共喷药6次。结果表明:77%可杀得WP对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100%;其次是25%代森锌-铜WP;56%靠山微颗粒剂对溃疡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亚磷酸钾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3%亚磷酸钾水剂300倍对猕猴桃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海沃德品种的防治效果达到82.3%,对高感品种翠香的防治效果达65.9%。不同施药时间试验结果对比后发现,气温稳定低于15℃以下,此时正值猕猴桃溃疡病侵染发展的最佳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沃柑是受溃疡病为害最严重的柑橘类果树,出现溃疡状物后,树势衰退,枝条枯死,叶片黄化脱落,落蕾、落花、落果、烂果严重。很多种植户由于不掌握防治技巧,导致植株周年有病,影响了沃柑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那么,防治沃柑溃疡病要掌握哪些技巧呢?首先,春季防治要早。春季气温回升,沃柑溃疡病就开始发生为害。在冬末春初就要开始防治沃柑溃疡病。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中旬,要树冠内外喷洒  相似文献   

8.
<正>1早疫病1.1发生特点。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病害发生严重。高温高湿利于本病发生,在温度为1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1.2防治措施。①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②施足有机肥,增施复合肥,提高西红柿植株抗病力。③加强育苗期管理,定植不带病幼苗。定植后,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病株立即喷药防治。可喷7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6~7d喷1次,连续喷3~4次。喷药时细致均匀,叶、茎秆和果实均要喷到,否则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植物源药剂SHL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利用植物中草药,采用对照枯斑法,研究了植物源农药SHL在室内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治疗效果试验中,通过灌根和喷施加灌根处理,在浓度为2g·L~(-1)时,14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22%和81.63%。在浓度为1g·L~(-1)时,喷施加灌根方式比灌根方式治疗效果好,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室内保护作用中,14d后喷药的效果明显高于灌根、喷加灌,可达到93.2%;30d后喷加灌根的保护作用要高于其它两种施药方式,可达到57.94%。在大田试验中,SHL药剂用喷药法治疗的效果最好,二次喷药后,病指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最高达到71.20%,明显高于病毒A的治疗效果。药物处理蕃茄植株后的株高和茎粗指标,比空白对照植株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植株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该植物源药剂SHL对TMV防治显著,明显提高了枯斑抑制率,并增强了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是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较为理想的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10.
白春微  闫金安  魏曙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64-9765,9767
[目的]了解京津地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筛选出防治效果好、低毒且用量少的杀菌剂.[方法]通过连续10个月的调查,研究了京津地区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研究了7种花卉生产中常用的药剂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每年的6、11月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高峰期,每年的5、10月为月季白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所选用的7种药剂对月季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喷药后7d防治效果达80%以上,第2次喷药后7d最高防治效果达90%以上.[结论]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可作为京津地区防治月季白粉病的主要药剂,30%润泽SC、20%粉锈宁、40%福星乳油、45%晶体石硫合剂和12.5%腈菌唑水剂5种药剂可作为备选的辅助药剂,交叉轮换施用;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可在第1次喷药后7d进行第2次补喷,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 1 黑痘病 葡萄叶片、穗轴、果梗、卷须、新梢、果实等幼嫩部分均可发病。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卷曲、皱缩;幼果畸形。该病于早春葡萄发芽前后及开花后发生,多雨年份较重。 应在展叶至果实着色前进行防治,每隔15~20天喷一次药,用0.5%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喷治,尤以开花前后喷药最为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 mg/L GA3+喷布4次20~40 mg/L 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3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13.
柑橘溃疡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病害,严重制约了脐橙的发展。溃疡病的发生降低了果实品质和产量,也影响果实外观,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的控制溃疡病的发生,进行了溃疡病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了能有效防治溃疡病的药剂,提高了柑橘溃疡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诱测报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秦安1a发生3-4代,主要为害桃新梢和桃果实及梨果实,在成虫高峰期过后4~6d及时喷药,能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材,进行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按每隔7 d喷药1次连喷3次,第3次喷药后7 d的防效仍可达83.4%,可作为当前防治西瓜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药剂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处理对锦橙果实留树贮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连续2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2个月(8月中旬)至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1个月(1月中旬)期间2,4-D与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赤霉酸(GA,)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单独或复合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增施3次尿素+喷布1次10mg/LGA3+喷布4次20—40mg/L2,4-D处理效果最佳,留树贮藏到自然成熟期3个月后累计落果率约15%;果实转色前喷布GA3或土施尿素能延迟果实上色1~2个月,2者合用有增效作用。喷布2,4-D可有效减少留树贮藏果实的脱落,而增施氮肥、覆盖地膜、喷布GA,和6-BA对防止果实脱落的作用不大。各处理对次年春梢长度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但少量处理对春梢粗度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在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9~2.0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0.37~0.55个百分点,固酸比提高9.58~13.00。  相似文献   

17.
茄子褐纹病菌侵染规律及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经田间套袋和空内病菌接种茄子果实试验结果表明,吉林省的茄子褐纹病菌侵染适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先发病部们在花萼。田间化学防治效果显示,和一次喷药适期为6 旬。喷药部位重点是花萼处。后每隔7d喷药一次,共喷6-8次。复配药剂褐纹灵儿达86%,其次是扑海因。1995年项技术已在省内1上7个单位推广,平均增产54.9%。  相似文献   

18.
50%烯酰吗啉WG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浓度50%烯酰吗啉WG进行黄瓜霜霉病防治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50%烯酰吗啉WG的262~300g,对水750kg,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第三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分别84.14%~85.19%,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中熟白肉油桃品种8-5-9为试材,进行了桃疮痂病的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清园,翌春花茅露红前,喷2次45%结晶石硫合剂300倍进行杀菌的基础上,以凯生PRO-80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20%银果可湿性粉剂800倍混配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混配剂2种处理,在果实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10d喷施1次,喷药5次,对桃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94.87%、94.34%.  相似文献   

20.
柑桔①柑桔溃疡病。6月中旬再次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参考3月份用药方法。及时抹除夏梢,防治好潜叶蛾,减少病菌的侵染。②柑桔锈壁虱。6月中下旬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抓紧时间进行防治。可选用5%尼索朗1500倍液,73%克螨特25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药剂。③柑桔潜叶蛾。新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