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天敌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农药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农田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杀菌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田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力最大,其LC50分别为0.07、7.82 mg·L-1;吗胍·辛菌胺、咪鲜胺和春雷霉素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次之,其LC50分别为36.60、38.16、89.49 mg·L-1;乙蒜素和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低,其LC50分别为362.93、1 006.76 mg·L-1。因此,在开展丽蚜小蜂对粉虱类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建议减少或停止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吗胍·辛菌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乙蒜素等杀菌剂可在施药后间隔一定时间再释放丽蚜小蜂控害;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较为安全,可在施药当天放蜂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啶胺、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对柑橘黑点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种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26,0.054和18.15 μg·mL-1,杀菌剂对黑点病菌的室内毒力表现为氟啶胺>咪鲜胺>代森锰锌,可见氟啶胺在柑橘黑点病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  相似文献   

4.
贡柑是广东西江流域的名优特产柑橘品种,但采后病害重、不耐贮藏。基于前期试验结果,选用咪鲜胺锰盐为杀菌剂,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了浸果处理防腐保鲜试验研究。对采后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腐烂率变化的测试分析以及对施药安全性的观察与感官鉴评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贡柑果实采后防腐保鲜作用显著,适宜的施用浓度为2.0~3.0 g·L~(-1),室温下贮藏30 d的果实腐烂率在5%以下,贮藏60d的果实腐烂率低于10%,贮藏90 d的果实腐烂率低于15%。平板接种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贡柑致病菌对咪鲜胺锰盐响应敏感,1.0 g·L~(-1)即可起到显著抑菌作用。讨论了与贡柑采后咪鲜胺锰盐保鲜相关的其他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苔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时期对杨梅果实中代森锰锌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试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1500.56.8-2009中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噻虫嗪在菜豆中残留的检测方法、噻虫嗪在菜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与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检测方法对噻虫嗪、噻虫胺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5×10-11g,噻虫嗪、噻虫胺在菜豆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1 mg·kg-1,噻虫嗪、噻虫胺在菜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94%和8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4.2%和4.6%~7.7%。噻虫嗪在菜豆中的半衰期为2.0~4.1 d,药后5 d消解69.3%以上。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75.0、112.5 g·hm-2时,施药2~3次,末次施药后10 d,收获的菜豆中噻虫嗪的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1,故推荐该药在菜豆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 d。  相似文献   

8.
25%咪鲜胺乳油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25%咪鲜胺乳油防治西瓜炭疽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按300g/hm2、225g/hm2、150g/hm2用药量,第3次施药后10d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6.71%、84.22%、81.97%,而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为76.56%。试验表明,25%咪鲜胺乳油能有效控制西瓜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以灭幼脲为供试农药,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田间施用后桃果实中的灭幼脲残留动态,评估了其残留膳食安全风险,为灭幼脲安全施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桃果实中灭幼脲残留,添加回收率在101.2%—116.1%,变异系数为4.8%—8.7%,最低检出限均为0.01 mg/kg。施用剂量为0.375 g/L时,灭幼脲在桃果实中残留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施药10 d后,其消失率大于90%,降解半衰期为3.1 d。在0.25 g/L和0.375 g/L剂量下,两次施药,第7、10、21天残留量不超过0.883 mg/kg。经过残留安全评价,不同人群单独摄入桃的膳食风险熵值均低于ADI的15%,不会对消费者产生明显的安全风险。桃生产中灭幼脲的安全使用指标为:有效成分用量不高于0.25 g/L,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收获前安全间隔期为7 d,最大残留限量值为2.0 mg/kg。  相似文献   

10.
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等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或种子用4 mL·kg-1药剂包衣后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分别为100.0%和97.2%,效果好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浸种,并且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防效达100%,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以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WP)对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在江苏睢宁试验点,900 g·hm~(-2)和1 050 g·hm~(-2)的45%戊唑·咪鲜胺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7.62%和91.36%,显著高于对照组(80%戊唑醇WP 120 g·hm~(-2)和25%咪鲜胺EC 900 mL·hm~(-2));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900 g·hm~(-2)和1 050 g·hm~(-2)的45%戊唑·咪鲜胺WP施用后14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7.4%和91.4%,药后26 d分别为77.2%和81.2%,两种剂量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0 g·L~(-1)戊唑醇SC 300 mL·hm~(-2)和50%咪鲜胺WP 600 g·hm~(-2)),但显著低于对照药剂(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360 m L·hm~(-2))。综上所述,45%戊唑·咪鲜胺WP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效果,生产上建议使用剂量为1 050 g·hm~(-2),于小麦杨花期第1次施药,如药后7 d遇阴雨天气,必须进行第2次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2.
咪鲜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不当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研究建立了一种咪鲜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咪鲜胺在228 nm波长下有最高吸收峰,且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咪鲜胺与OD228之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40x-0.372,R~2=0.997。以长期受咪鲜胺污染的土壤为材料,在以咪鲜胺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和驯化,获得一组微生物菌群,该菌群可以在6 d内将50 mg/L的咪鲜胺降解完全。富集液最适降解pH为8.0;当咪鲜胺初始深度为20 mg/L时,降解完全只需3 d,当初始浓度为50 mg/L时,降解完全时间为6 d,当初始浓度升高至100 mg/L以上时,降解缓慢;富集液的接种量对降解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接种量为5%时,5 d后降解效率达90%以上;接种量为1%时,5 d降解效率仅为80%。通过RFLP分析鉴定富集液中的菌群结构,从16SDNA文库中的优势菌株为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以及Methylobacterium菌属。  相似文献   

13.
砂糖橘是广东肇庆著名特产水果,但采后病害重、不耐贮藏。基于前期试验及筛选结果,选用咪鲜胺锰盐为杀菌剂,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浸果处理,对果实采后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腐烂率等3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及对药剂施用安全性进行观察鉴评。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砂糖橘果实采后防腐保鲜作用显著,适宜施用浓度为0.15%~0.20%(按有效含量);室温下贮藏15、30、45、60、90 d的果实腐烂率分别为0、5%、10%、10%、30%,未腐烂果实的味道和气味未出现特异性变化。对砂糖橘果实采后咪鲜胺锰盐保鲜处理相关的其他技术环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及新型混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及其与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咯菌腈、咪鲜胺、戊唑醇和腈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值分别达0.031 92、0.057 18、0.185 60、0.805 30 μg·mL-1;其次为异菌脲、嘧霉胺和百菌清,EC50值分别为4.204 90、5.949 90和8.816 30 μg·mL-1;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为103.519 40 μg·mL-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培养72 h所产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76.9 mL·L-1。采用Horsfall的复配方法,设计发酵上清液与咪鲜胺、戊唑醇、代森锰锌、咯菌腈和异菌脲分别以体积比6:4、4:6、8:2、9:1和7:3的比例复配,毒性比分别为1.61、1.60、1.53、1.38和1.32,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用药量达324.9g/hm2以上时,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5%时)第1次施药,7d后再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可达84%以上,与对照药剂50%咪鲜胺锰盐WP412.5g/hm2、80%多菌灵WP1200g/hm2防效相近.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使用量为324.9~354.3g/hm2.  相似文献   

16.
咪鲜胺在鸭梨果体上的残留分析与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HPLC检测方法快速检测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在鸭梨上的残留.结果表明:咪鲜胺与2,4,6-三氯苯酚在0.5~100.0 mg/kg范围内在梨皮和梨肉上添加回收率均为90%以上;鸭梨经咪鲜胺40、50℃处理较0℃处理后在梨皮上的残留量显著升高,在梨肉上的残留量微有上升.另外,鸭梨的残留咪鲜胺在储存过程中逐步降解,常温储存较低温储存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其残留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果皮,而果肉部分残留极少.  相似文献   

17.
张莉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936-2938
本文对萱草叶枯病在萱草苗期、叶片、花薹上的田间病症进行了调查和描述,并调查了萱草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通过室内药剂筛选后,再对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5%咪鲜胺微乳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喷雾防治萱草叶枯病试验,结果表明,二次用药10 d后,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治效果为93.8%,其次为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1 000倍液和45%咪鲜胺微乳剂1 000倍液,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0.6%和90.3%,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这些药剂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呼吸及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T1(2 000 kg/hm2)、T2(7 000 kg/hm2)和T3(12 000 kg/hm2),以不施用生物炭为对照(CK),研究施用生物炭对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含水率、养分含量、pH值以及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下2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最高,为361.4 mg/(m2·h),较CK增加182.7%。施用生物炭有利于提高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以T2和T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分别较CK增加14.8%和17.3%。施用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以T3处理最优,其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2年平均值分别较CK提高31.5%、29.3%、47.8%、59.8%。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土壤pH值逐渐升高,T3处理2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525 mL·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mL·hm-2、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675 mL·hm-2、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75 mL·hm-2 4种杀菌剂,不同时期和施药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盛花期施药效果优于初花期,其中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盛花期防治效果比初花期提升31.7百分点;2次施药效果优于单次,以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差异最大,达到29.6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GC-FID方法对样品中的咪鲜胺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州蜜柑果实中咪鲜胺乳油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果皮中4个浓度处理均能检测出咪鲜胺,且第2、3天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是逐渐降解;果肉中只有25%咪鲜胺乳油处理在第3天能检测出咪鲜胺,可能原因是咪鲜胺在第1、2天逐渐从果皮转移到果肉中,且伴随着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