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苗森  郑煜 《大豆科学》2013,32(1):80-83
以黑龙江省26年的大豆产量和种植规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作物比较优势的原理,建立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时间序列模型,对优势指数做出预测。结果表明:2012~2017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873、1.7323、1.7592、1.6106、1.6383,说明相对于全国大豆生产是占优势的,但是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甘蔗是全球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本文概述了海南省甘蔗种植收获面积、甘蔗总产量和产糖量在全国甘蔗生产中的现状,并分析了海南省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7,(3):178-185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不是马铃薯贸易大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不足全球的2%,中国马铃薯以出口初级产品和进口冷冻加工品为主,且进出口贸易伙伴分布相对集中。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竞争力。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由10年前的竞争优势较弱发展为中度竞争优势。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表明,2001年以前中国马铃薯处于国际竞争劣势,2002年起中国马铃薯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全方位了解缅甸茶叶生产和贸易现状,采用《缅甸统计年鉴》《世界毒品报告》的茶叶种植规模数据和东盟数据库的贸易数据,基于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缅甸茶叶生产、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缅甸茶叶生产集中在北部,掸邦占比超80%;缅甸北部地区的茶叶替代种植效果显著,增幅为45.22%;缅甸茶叶单产较低,平均为373.68 kg/hm2,各地区单产由低到高依次为克耶邦、内比都、钦邦、曼德勒省、克伦邦、孟邦、掸邦、克钦邦和实皆省。缅甸各地区均不具备茶叶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SEij指数均<0),掸邦、克钦邦具有茶叶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EAIij指数> 1)。缅甸茶以出口贸易为主,主要为绿茶。缅甸绿茶对全球和中国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变化均呈由弱到强的趋势;缅甸红茶对全球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对中国的竞争优势指数为极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国小麦种植优势区域生产格局变化和小麦施肥研究现状,科学指导小麦生产管理,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2022年国家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对中国小麦产量与施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2 400万hm2,小麦总产量和单产除2016-2018年有所波动外,其余年间均表现为稳步增产趋势。根据文献研究和各地区小麦总产量占比,将小麦主产区划分为西北、华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4大麦区。2018-2021年华北冬小麦区年均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最高,分别为1 210万hm2、7 806万t和6 104 kg·hm-2,其中河南省各项指标稳居第一。文献资料关键词共现情况显示,近年来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栽培技术依然是国内小麦施肥研究重点。2012-2022年小麦施肥研究文献年发表量均在230篇以上,其中2021年为383篇。文献发表量趋势表现为2012-2014年逐年上升,2015-2022年有不同程度波动,其中华北麦区的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总发文量占全国49.4%,其次是西南麦区。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小麦施肥研究论文类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偏重技术推广应用。对比2012-2022年文献中实际施肥量与国家推荐施肥量,各麦区氮磷钾肥用量普遍下降,化肥减施和化肥替代效果明显,但部分地区或农户仍存在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现象。总体而言,2012-2021年小麦优势区域生产格局稳定向好,化肥施用量仍需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发展大麻的优势与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大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优势:率先采用平播密植,机械加工.大麻生产主要采用温水沤麻和雨露工艺进行生物脱胶,利用亚麻剥麻机制麻.2007年我省大麻种植面积9300hm2,2009年仍有4200hm2,种植面积占全国大麻种植面积的38.9%.黑龙江种植大麻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有悠久的种麻历史、规模加工条件;有全程的机械化栽培生产条件.同时,结合黑龙江生产实际提出了大麻主要栽培技术:播前种子药剂处理,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伏、秋翻地,精细整地,合理施肥,适时播种,适时进行化学除草、灌溉、防病治虫,适期收获,妥善保管,机械脱粒.  相似文献   

7.
全球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水稻生产数据分析表明,1961年至2018年全球水稻面积、单产和总产年均增幅分别为0.67%、1.65%和2.33%,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单产和面积增长幅度变小。水稻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均有种植,其中,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比为87.9%,非洲占7.7%、美洲占4.0%,欧洲和大洋洲不到0.5%。近10年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区域间分布已发生变化,非洲水稻面积增长,亚洲水稻面积下降。1961年至2018年全球水稻总产增长因子分析表明,总产增长的60%~70%来自单产的提高,各洲水稻总产增长贡献因子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粮食加工的基本格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 ,1999/2000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为18.49亿吨 ,全球粮食消费量为18.90亿吨 ,超过年度产量4100万吨。主要由于气候因素 ,自然灾害和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的减少 ,使全球粮食比预测的减产。其中中国粮食总产量因种植面积调减 ,及严重旱灾 ,使粮食总产量下降9 % ,是影响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 ,2000/2001年度全球粮食的消费量将增长0.5 % ,即总量为19亿吨 ,预计将超过粮食的总产量 ,这必将造成世界粮食库存下降 ,估…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一方面对新疆种植业中棉花生产与其他主要作物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另一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产量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4个指标,对新疆与其他6个主产棉省区棉花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疆内主要竞争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6个主产棉省区相比,新疆棉花生产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中国水稻优势产区生产格局变化和水稻施肥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2021年国家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为信息来源,对我国水稻生产与施肥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类型、项目分布、研究机构、种植面积、产量变化及肥料用量等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除2017年、2019年有所波动外,其余年间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水稻总产和单产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并呈现出稳步增加趋势;长江流域中游地区水稻年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水稻平均单产最高,达8 142.9 kg/hm2。元分析表明,优化水稻施肥模式、减肥增效及改良栽培技术等仍是国家、社会和学者关注的重点。2013—2021年间,全国有关水稻产量与施肥研究发表的文献每年均保持在700篇以上,2019年达到922篇,整体发文量呈现出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累计发表相关文献最多,占全国发文量的33.0%,已发表的文献类型主要以技术应用型为主。综合2011—2021年水稻产量与施肥研究数据,发现在同一产量水平下,水稻优势产区施肥量与国家推荐的施肥量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综合优势明显。多样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特征及其充裕肥沃的土壤都为优质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基础显性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可鉴隐性优势;饮食习惯的优化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比较效益的突出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后发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2.
湖南花生优势及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花生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养地、加工增值等综合经济优势,发展前景广阔。花生也是湖南发展最快的农作物之一,但市场、单产与面积的潜力依然巨大。抓住入世后国内外花生市场需求双旺的机遇和湖南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瞄准新兴市场,培育潜在特色市场,选育优质专用型品种,改革栽培技术,大力开展花生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产业化经营,可望将花生培植成湖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茶叶产业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岚 《茶叶》2009,35(2):96-98
参照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云南当前茶叶的生产和经营状况,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以此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生产省域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03~2005年全国20多个省(区)的农业统计年鉴,以产量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部分省(区)马铃薯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GIS软件Acrview在1:4000000的地图上进行了空间表达。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在单产、规模、集中度、综合反映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分别有13个、9个、13个、11个。单产比较优势(省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及与之相连的内蒙古等部分省(区)。规模优势区、集中度优势区、综合优势区分布大致相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滇、黔)、西北、东北(黑、吉)的部分省(区)。  相似文献   

15.
安阳市县域玉米比较优势分析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安阳市玉米生产县域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安阳市玉米生产不同县域之间综合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玉米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刘跃明 《中国麻业》2005,27(4):216-219
亚麻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和油料作物,目前已成为我省冬季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作物,呈现出了产业发展的雏形。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在南方诸省中发展亚麻的优势条件,找出云南省发展亚麻产业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快亚麻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回顾广西特色农作物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各农作物的生产集中度、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指数,综合分析各特色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中美玉米生产贸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中国和美国玉米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生产资金和技术密集决定了美国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美国相比,中国在玉米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技术效率等方面偏低。在相对比较优势方面,中国玉米生产比大豆生产稍具优势,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均不具备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玉米生产效益、降低玉米生产成本,需要规范农资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玉米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沃土工程”。  相似文献   

20.
冠县花生生产优势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冠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占耕地面积的37%,发展花生生产既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冠县花生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花生单产的提高和优势条件的发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冠县的花生生产,对今后实施花生产业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