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各器官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生产中科学合理地施用尿素硝酸铵溶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N1(当地常规施肥对照,N为150 kg/hm2),N2(N为100 kg/hm2),N3(N为150 kg/hm2),N4(N为200 kg/hm2)4个处理,其中,N1所用氮肥为尿素,N2,N3,N4所用氮肥为尿素硝酸铵溶液,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茎、叶、苞叶、轴、籽粒氮吸收量N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72%,39.15%,35.04%,25.67%,13.55%,且差异显著;N4分别高于N3处理0.45,2.91,0.99,1.08,3.40 kg/hm2,但无显著差异;N2处理的叶、苞叶、轴、籽粒氮吸收量均显著低于N3处理;N3处理氮肥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15.05%,且差异显著,N4处理氮肥利用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N3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2.
不同硝酸铵施用量对早熟禾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硝酸铵施用量对早熟禾分蘖密度、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早熟禾在养护中科学合理地施用硝酸铵提供理论依据。在2016、2017年均设置N1(对照,NH_4NO_3用量为0)、N2(NH_4NO_3用量为149.70 kg/hm~2)、N3(NH_4NO_3用量为179.70 kg/hm~2)、N4(NH_4NO_3用量为209.70 kg/hm~2)4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N3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早熟禾分蘖密度,9月分别比对照高100.00%、92.31%,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显著高102.42%、40.54%;N4处理分别低于N3处理40.62、125.25 kg/hm~2,但差异不显著;N3处理的氮吸收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18.97、11.43 kg/hm~2,磷吸收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3.86、3.14 kg/hm~2,钾吸收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14.71、8.13 kg/hm~2。综合分析认为,早熟禾养护中硝酸铵施用量以179.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硝铵尿素液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硝铵尿素液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玉米栽培中合理施用硝铵尿素液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N1(N为0 kg/hm~2,CK),N2(N为100 kg/hm~2),N3(N为150 kg/hm~2),N4(N为200 kg/hm~2)4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N3处理的株高分别比N1,N2处理提高44.10%,20.84%,且差异显著;N3处理的叶片长度长于N2处理11.03 cm,差异显著,N2处理长于对照9.56 cm,差异也显著;N3处理的根系、茎鲜质量分别比N2处理提高23.09%,30.14%,且差异显著,N2处理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N4处理株高、叶片长度、根系和茎鲜质量均与N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N3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4.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 300 kg/hm~2普通尿素(U300)、N 225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225)和N 300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300)共4个处理。测定吐丝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含量,并在花后0、10、20、30 d动态检测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成熟期玉米各器官中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规律一致,均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而且籽粒中氮素占比高于干物质占比,茎、穗轴和苞叶中氮素占比低于干物质占比。与U300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在CU300处理下增加4.2%,CU225处理下降低1.8%,而氮素积累在CU300处理下提高20.1%,CU225处理下降低0.2%,但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CU225处理与U300处理玉米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在46.7%~49.3%之间,而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春玉米通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其氮肥施用量减少25%仍可保障玉米花后正常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减量优化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材料,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土壤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小麦上施用增产效果显著,施用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增产420 kg/hm~2,增产率为5%;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4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675 kg/hm~2,增产率为8.3%。在减量施肥方面,尿素硝酸铵肥料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每公顷肥料减少30 kg,其小麦产量为8 475 kg/hm~2,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产量为8 430 kg/hm~2,二者相比产量基本没有差异;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7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300 kg/hm~2,增产率为3.7%;说明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可以减量施肥且稳定冬小麦产量。尿素硝酸铵肥料中添加元素锌时,与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料相比,产量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氮肥利用率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5.6,10.6,12.6百分点;比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13.4,18.4,20.4百分点。在环境保护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土壤不同层次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于半干旱地区黑钙土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处理,N1为0 kg/hm2(CK),N2为120 kg/hm2,N3为150 kg/hm2,N4为180 kg/hm2,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Zea mays L.)生长、氮吸收与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N4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较CK提高了46.62%,差异显著;N3处理氮吸收量最高,分别较N1和N4提高了28.42%和2.94%,N3显著高于N1处理;拔节期,叶片内氮分配比例N3、N4显著低于N1处理,茎内分配比例N3、N4显著高于N1处理,成熟期子粒中氮分配比例最高;氮肥利用率表现出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降低的变化,N4最低,仅为26.30%;玉米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氮肥施用量以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新型腐植酸尿素对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腐植酸含量尿素对贵州地区玉米产量、生物量、养分积累和利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贵州山地玉米生产的新型腐植酸尿素,以玉米品种西都森玉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在N、P2O5、K2O总投入量相同的条件下,以施用普通尿素为对照,分析施用1‰、2‰、3‰、4‰、5‰、6‰腐植酸尿素(腐植酸含量分别为1‰、2‰、3‰、4‰、5‰、6‰,N 46%)对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除6‰腐植酸尿素处理外,其他5种含量的腐植酸尿素处理均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2‰腐植酸尿素处理产量最高,为11. 24 t/hm~2,增产率为14. 34%; 6种腐植酸尿素处理的植株地上部总干质量均显著增加,其中以2‰腐植酸尿素处理最高,为371. 33 g/株;施用1‰、2‰、4‰、6‰腐植酸尿素显著增加植株对氮的积累,施用1‰、2‰、3‰、4‰、5‰腐植酸尿素后显著增加植株对磷的积累,其中,以2‰腐植酸尿素处理植株对氮、磷的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71. 50 kg/hm~2和122. 95 kg/hm~2;施用2‰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7. 20%、95. 28 kg/kg、62. 46 kg/kg和13. 26 kg/kg。综上所述,在贵州地区玉米生产中适宜推广使用2‰腐植酸尿素。  相似文献   

8.
选用氮高效型高产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以我国玉米生产主推品种郑单958(Zhengdan 958,ZD958)、先玉335(Xianyu 335,XY335)、京科968(Jingke 968,JK968)和京农科728(Jingnongke 728,JNK728)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N0)、75 kg/hm~2(N1)、150 kg/hm~2(N2)和225 kg/hm~2(N3)共4个纯氮施用水平,研究并明确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减施氮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4个氮肥处理条件下籽粒产量均以京科968为最高,分别较郑单958、先玉335和京农科728平均增产4.1%、7.7%和14.6%。施氮量由纯氮225 kg/hm~2适当减施75kg/hm~2(N3→N2)时,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减产不显著;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减产显著。(2)不同施氮水平下,品种间的单株生物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施氮量由纯氮225 kg/hm~2减为150 kg/hm~2(N3→N2)时,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单株生物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差异显著。(3)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在不同施氮水平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且在低氮水平下优势更明显。(4)每生产100 kg籽粒需吸收纯氮量在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间,在4个施氮处理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籽粒平均需吸收纯氮量表现为郑单958(2.3 kg)先玉335(2.2 kg)京农科728(2.1 kg)京科968(2.0 kg)。由此可见,京科968在土壤瘠薄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京科968和京农科728的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均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且由纯氮225 kg/hm~2适当减施75 kg/hm~2时减产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高、花后干物质转运能力强、生产单位重量籽粒所需氮肥量少、氮素利用效率高是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在适量减施氮肥条件下减产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5,(4):39-42
为探讨不同氮肥在盐土上的应用效果,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尿素、硝酸铵、尿素硝铵溶液、氯化铵及硝酸钠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盐土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铵处理玉米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尿素、硝酸铵和硝酸钠处理,而施用尿素硝铵溶液处理玉米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最小。盐土中施用氯化铵玉米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氮肥处理,其中,施用氯化铵处理氮、磷、钾的积累量较施用尿素硝铵溶液处理分别高56.78%、76.88%、77.75%。在本试验中,不同氮肥在盐土上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以氯化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砂姜黑土区缓释氮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以周单9号为供试品种,设置空白对照(CK1)、缓释尿素75 kg/hm~2(C1)、缓释尿素150 kg/hm~2(C2)、缓释尿素225 kg/hm~2(C3)、缓释尿素300 kg/hm~2(C4)和普通尿素300 kg/hm~2(CK2)6种不同处理,研究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缓释尿素225 kg/hm~2处理(C4),夏玉米产量、器官干物质转运量、籽粒贡献率及完熟期籽粒干物质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减肥增效及成本因素,缓释尿素225 kg/hm~2处理(C3)可作为砂姜黑土区夏玉米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控释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控释肥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肥料不同运筹方式相比,控释肥施用量750 kg/hm~2的处理和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的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大口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的处理。同一用量不同控释肥处理相比,控释肥A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相同数量的控释肥B处理。综合衡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控释肥A、施用量600 kg/hm~2为较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作物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尿素缓释肥3∶7掺混(SU))和4个施氮水平(N1(9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共13个处理。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并统计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类型与施氮量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都有显著的影响。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玉米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吸收量分别为17 927.9 kg·hm~(-2)和156.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16.0%—61.7%和8.1%—45.2%。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为6 200 kg·hm~(-2),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9.8%和20.7%;其中,缓释氮肥处理(S)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2施氮量下比尿素处理施氮量减少30%时,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的产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U)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3施氮量时玉米产量比N4施氮量分别增加了19.7%和19.0%,缓释氮肥处理(S)中N2施氮量的玉米产量比N3和N4施氮量分别提高10.9%和26.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N3处理玉米吐丝期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大,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分别增加了14.7%和8.2%,有利于促进籽粒的增产。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比尿素(U)处理和缓释氮肥(S)处理分别平均减少21.2%和9.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不仅促进玉米的吸收,更减少土壤氮素向更深土层的淋失,提高耕作层的土壤养分。【结论】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施氮量180 kg·hm~(-2)是试验区玉米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3.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耕作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处理之间相比,施氮量为150 kg/hm~2和225 kg/hm~2的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比对应的施入等量普通尿素处理平均分别增产5.3%和13.5%,增产达显著水平。与常规耕作相比,深松处理后,普通尿素处理和控释尿素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分别提高3.2%和8.1%,干物质量平均分别提高6.2%和6.1%;普通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平均提高6.4%,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条件下,以花育36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施氮肥(N0)和施纯氮75(N1)、112.5(N2)、150kg/hm~2(N3) 4个施氮量水平,研究氮肥用量对花生光合产物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在结荚期达峰值,荚果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与N0相比,N1处理荚果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滞后7.91 d,N2处理则提前4.87 d; N1、N2和N3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3.48%、7.80%和13.83%,N1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单株果数分别增加15.99%、17.79%和17.37%。N1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N3处理。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本地糯高粱红缨子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的物质生产和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在拔节期设置5个不同的钾肥处理(CK,不施任何肥料;K1,拔节期施入K_2O 75 kg/hm~2作追肥;K2,拔节期施入K_2O 150 kg/hm~2作追肥;K3,拔节期施入K_2O 225 kg/hm~2作追肥;K4,拔节期施入K_2O 300 kg/hm~2作追肥)。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糯高粱植株株高、叶面积、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而且均会随着施钾量的增多而提高,在K_2O 150 kg/hm~2达到最高,施钾量继续增加,其植株株高、叶面积、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反而减小。在移栽前施入N 75 kg/hm~2、P_2O_5 75 kg/hm~2做基肥,在拔节期施入N 75 kg/hm~2、K_2O 150 kg/hm~2做追肥时,为糯高粱施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磷肥施用量及磷肥添加有机肥施用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磷肥对玉米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规律。试验以雷奥402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P2O5施用量分别为P0(对照):0 kg/hm~2;P1:90 kg/hm~2;P2:150 kg/hm~2;P3:180 kg/hm~2;P4:磷肥添加有机肥处理,2种肥料混合后P_2O_5为150 kg/hm~2。结果表明:玉米总磷吸收量P3、P4分别高于对照36.65、36.90 kg/hm~2,差异显著(P0.05);茎P4处理最高,高于对照6.93 kg/hm~2,差异显著(P0.05),P3与P4之间无显著差异,P3显著高于对照(P0.05);叶片P3、P4之间无显著差异,2个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28、7.42 kg/hm~2;雌穗在孕穗期和灌浆期P2始终处于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成熟期P4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P1处理;苞叶和籽粒P3处理最高,分别高于对照2.62、20.83 kg/hm~2,差异显著,P4与P3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肥利用率P4最高,P3最低。综合分析认为,无机磷肥施用量为180 kg/hm~2或者P2O5为150 kg/hm~2并添加有机肥750 kg/hm~2均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磷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膜荚黄芪生长及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比对药用植物膜荚黄芪生长和黄芪甲苷积累的影响,为延安地区黄芪施肥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氮磷施肥配比,共设10个处理,分别为N0P0(对照)、N1P1、N1P2、N1P3、N2P1、N2P2、N2P3、N3P1、N3P2、N3P3(N0、N1、N2、N3分别表示施用0,120,150和180kg/hm~2尿素;P0、P1、P2、P3分别表示施用0,450,600和750kg/hm~2过磷酸钙),测定不同处理黄芪茎直径、株高、冠幅、根长、根直径和干物质积累,衡量黄芪生长状况;同时测定不同处理黄芪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芪甲苷含量,探讨施肥对黄芪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配比对黄芪生长各指标影响不同。茎直径的适宜施肥方案为N2P1和N3P1处理,而N1P3和N2P3处理的株高、冠幅、根长和根直径等指标响应最优。N1P3处理黄芪终极生长量最高,较对照N0P0增加24.87%;N2P1和N2P3处理次之,对照最低。各施肥处理干物质累积总量比对照增加18.18%~70.06%,平均增加44.12%。施氮量为120和150kg/hm~2时,施磷量对黄芪水分含量的影响总体表现为:450kg/hm~2600kg/hm~2750kg/hm~2,但水分含量对氮肥响应不明显;灰分含量总体随氮磷肥施用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为120~150kg/hm~2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芪甲苷含量总体随施磷量的增大而升高,施氮量高于150kg/hm~2时,随施磷量的升高而降低;在N1P3和N2P3施肥水平下,黄芪甲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6.36%和48.48%。【结论】合理配施氮磷肥可促进黄芪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品质提高,且以N1P3和N2P3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氮肥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和棉田土壤脲酶活性对尿素施用量的响应,2017年在安阳大田试验以中早熟品种冀228为试验材料,设置纯氮0、60、120、180、240、300、360kg/hm~2共7个处理(分别用N0、N60、N120、N180、N240、N300、N360表示),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棉花干物质积累量,N300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干物质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较高;N360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较N300处理下降,而且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比例下降。各施氮处理较N0单株成铃数增加1.1~1.3个,单铃重增加0.2~0.4g,籽棉产量显著高于N0处理。N300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较N0处理增产9.6%,与N0、N60处理产量差异显著(P 0.05),与N120、N180、N240和N360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显著提高收获期0~60cm土壤脲酶活性,N240处理在0~20cm、20~40cm与40~60cm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N0处理增加93.2%、100.1%和51.8%。土壤脲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土壤脲酶活性降低。随土层深度增加,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300kg/hm~2的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干物质分配合理,能获得较高籽棉产量,并维持土壤耕作层较高的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本地区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9.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主栽作物之一,但该技术下玉米的高产导致土壤养分和水分耗竭,影响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种耕作方式(CT:传统翻耕,RT:旋耕,SS:深松耕,NT:免耕)和4种施氮水平(N1:不施氮,N2:施纯氮100kg·hm~(-2),N3:施纯氮200kg·hm~(-2),N4:施纯氮300kg·hm~(-2))对粮饲兼用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免耕显著增强玉米光合性能,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光合性能也增强;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表为SSNTRTCT、N4N3N2N1,成熟期时SS较CT显著增加37.4%,N4较其他处理增加15.0%~85.0%;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耕和免耕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4年SS和NT较CT分别增加33.0%、18.8%,2015年分别增加19.7%、11.6%,且深松耕处理生物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施纯氮300kg·hm~(-2)和200kg·hm~(-2)均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施纯氮200kg·hm~(-2)与300kg·hm~(-2)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00kg·hm~(-2)处理下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8.4%、63.5%、52.2%,较施氮100kg·hm~(-2)分别增加40.2%、31.7%、30.5%。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粮饲兼用玉米,覆膜前深松耕或免耕,施氮200kg·hm~(-2)左右比较适宜,既有利于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饲料产量的提高,也可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京科968为材料,研究施肥对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8处理对玉米籽粒和秸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平均增产率分别为63.34%和17.51%,钱家店镇和舍伯吐镇2个试验点结果一致。N7、N4处理的玉米籽粒、秸秆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和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时期的延后而增加,但并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玉米籽粒和秸秆增产的最佳施肥方式为底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75 kg/hm~2,并在拔节期追施尿素375 kg/hm~2。雌穗开花期为提高玉米粗蛋白含量的关键时期,追施尿素750 kg/hm~2时,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最高值,追施尿素375 kg/hm~2时,秸秆粗蛋白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