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稻宜优673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香型优质杂交新组合宜优673在上杭大面积示范,表现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等优点。总结了宜优673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鼠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文山州优质常规稻、陆稻、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研究主要成就,分析稻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稻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出发展设想,指出要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积极开展香型软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杂交稻推向生产,改善当前杂交稻品质不足的局面;加强品质特优的香型软米杂交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建,为选出特优质杂交稻奠定基础;注重香型软米杂交稻中间材料创建工作,为特优质杂交稻育种发展提供积极的材料支撑;注重和利用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不断为杂交稻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材料,向生产推出品质更优的品种;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不断改良稻米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等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适合新疆稻区种植的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方法】以11份香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香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品质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11份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2.70%~69.19%,变异主要体现在穗粒数、垩白度和垩白率上。产量及品质性状间存在较多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粒长存在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垩白率、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得分新粳伊20号最高为2.565 9,新粳香53号最低为-2.022 6,当欧式距离为10时香型水稻品种被分为3类,第I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63.64%,第Ⅱ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27.27%,第Ⅲ类香型水稻品种是新粳伊20号,占比9.09%,第Ⅲ类香型水稻优质丰产性最好,第I类优质丰产性居中,第Ⅱ类最差。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结论】香型水稻品种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提高穗粒数、降低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香型水稻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助力当地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以黔东南州主栽水稻品种凯香1号为对照,于2021年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对引进的19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及食味品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野香优油丝稻谷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6.0%;泰优553、华浙优261和宜优1611分别比对照增产3.3%、8.3%、9.1%,野香优美禾稻谷产量与对照相同;野香优油丝、泰优553、华浙优261、宜优1611、野香优美禾的食味品质均较佳。综合试验结果,野香优油丝、泰优553、华浙优261、宜优1611和野香优美禾适于在黔东南州作为优质水稻品种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
内香2550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利用自育的优质、香型不育系内香2A与抗病、优质恢复系内恢5550配制的香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易栽培,有很高的增产潜力,具有优质、高产、高效等特点,特别适宜稻作生产品种结构调整对新品  相似文献   

6.
南恢787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2份自育中间材料杂交育成的籼型优质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恢复系,具有品质好、配合力高、中抗稻瘟病等特点,2019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利用南恢787已育成了宜优787、川康优787、锦城优787等多个优质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宜优673示范表现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香型优质杂交稻宜优673在福建全省作中、晚稻种植的特性、产量表现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观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宜优673株型适中,长势繁茂,主要农艺性状优良,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丰产性好,熟期适中,但不耐高氮肥,抗倒性一般;高产栽培必须以攻穗数为主,穗粒并重,防止倒伏,提高结实率,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种期对宜优673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宜优673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6月20日播种产量最低;随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的降低,宜优673的整精米率、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而垩白度、垩白粒率降低,理化指标得分逐步上升,稻米品质逐步提升。因此,在保证安全抽穗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高宜优673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国标一级优质香型晚粳鄂晚1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湖北省粳稻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香米的需求,用杂交育种法选育出了国标一级优质香型晚粳新品种鄂晚17,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应用效果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粳稻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香米的需求,我们用杂交育种法选育出了优质长粒香型晚粳稻新品种鄂香2号。本文作者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应用效果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香稻的营养品质、香味的化学成分、鉴别方法、香味遗传、环境因素对香味的影响,以及香稻品种选育、杂交组合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香稻的发展方向是将优质与高产、抗逆及杂种优势利用结合起来,培养品质卓越的常规优质香稻品种与香型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生产的香型系列水稻不育系绵香1A、2A、3A、4A及优质恢复系绵恢725、绵恢125、绵恢1237、绵恢3728等配制的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如:国豪香5号、国豪香6号、国豪香7号等。该系列香型组合香味浓郁,垩白度小,米粒细长,外观和碾米品质优良,食口性极佳,各项米质指标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尤溪县中仙乡种植杂交稻组合宜优1659取得显著增产效果,开展对宜优1659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宜优1659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宜优99是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宜陵IA与桂9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8~2009年永安市示范种植,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介绍了宜优99在永安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为优质香型水稻生产提供品种选择,满足市场对优质香型稻米的需求。【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利用优质水稻基础材料固优占、黄占以及田东香进行改良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万香九九,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1180号)。【结果】万香九九在2019年、2020年广西常规优质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65 t/hm2和6.32 t/hm2,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分别增产4.23%和5.17%,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9 t/hm2,比对照增产4.70%;2020年晚稻参加广西常规优质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8 t/hm2,比对照增产5.14%,增产点占80%。糙米为浅棕色,米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优质二等标准。【结论】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万香九九具有香味,米质优,高产稳产,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稻和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贮藏时间对陈香岭头单丛茶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测定不同香型(兰花香型和蜜兰香型)不同贮藏时间(贮藏5、10、15、20年,对照组2016年制作),岭头单丛茶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兰花香型和蜜兰香型单丛茶水浸出物含量和pH值下降,水分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茶多酚含量蜜兰香型上升,兰花香型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兰花香型上升,蜜兰香型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兰花香型为先下降后上升,而蜜兰香型上升。2种香型单从茶除了对照组的茶多酚、贮藏5年的pH,其余指标同一贮藏年份2种单丛茶的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贮藏有利于蜜兰香单从茶茶多酚、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兰花香型单从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而茶多酚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相对稳定。结合感官审评,兰花香型单丛茶贮藏20年品质最好,蜜兰香型单丛茶贮藏15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明恢63作母本,和云南优质软米水稻良种滇陇201作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有清香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系文恢206。按照优优配、香香配的方法,以文恢206和香稻不育系宜香1A进行测配试验,成功选育出罕见的米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秧苗均有浓香味,米粒香味浓度远远超过其亲本,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在蒸煮和食味品质达到"香、软、润"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文富7号,并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均表现出品质特优,产量较高特点。此外,讨论利用云南香型软米稻种资源创建品质优异杂交稻亲本和选育优质杂种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云南稻种资源香味基因遗传表现及其在育种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所"渝优"水稻团队于2006年成功育成了重庆高温伏旱区第一个品质达国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的香型、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渝香203,结束了重庆无高档优质杂交水稻的历史。1综合性状好、品质优渝香203属中籼中迟熟杂交稻、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穗大粒多,株型松散适中;株高115 cm左右、穗平着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