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1982-2007年审定的84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84个小麦品种产量幅度为4 425.75~8 181.15 kg/hm2,平均6 136.44 kg/hm2,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增产6.20%.不同区域类型品种的产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淮北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687.01 kg/hm2,比淮南品种平均高1 227.10 kg/hm2.江苏省小麦产量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6年来年均递增1.4%,淮北品种年均递增0.8%.产量7 500 kg/hm2以上的淮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600万/hm2左右,穗粒数33粒以上,千粒重43 g以上;淮南品种进展更为显著,产量 6 750 kg/hm2以上的淮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480万/hm2左右,穗粒数38粒以上,千粒重40 g 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家和省级小麦区域试验数据对小麦新品种鲁原502进行高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鲁原502的产量构成三因素具备极强的调节能力;在山东、河北和山西省小麦区试中666.7m2平均产量分别达574.3、517.1、526.9 kg,较对照品种石4185分别增产11.21%、8.40%和7.6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在黄淮北片试验中变异系数较舜麦1718和石4185小,较邯6172高,综合考虑其变异系数及其在试验中产量均值的表现,该品种又表现出稳产特性。该品种的育成表明,增加穗粒数和改良株型、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提高收获指数是山东省今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产量构成三因素——穗(单位面积穗数)、粒(每穗粒数)、重(千粒重)应协调发展,以666.7m2穗数40.0万、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 g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北地区先后审定的168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研究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96%~26.51%)表现为千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主茎穗粒数单穗重平均穗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各农艺性状在4省市的差异较大,北京地区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高、主茎穗长长、千粒重高的特点;河南小麦品种具有穗粒数多、单穗重高的特点;山东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河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协调。各小麦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85)、平均穗粒数(0.39)、单穗重量(0.37)、主茎穗粒数(0.27)、主茎穗长(0.20)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达显著正相关(0.19),与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农艺性状在小麦的品种改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给新疆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以及多远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春小麦品种(系)株高总体偏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平均为30.04 g、8.84 g.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小穗数与穗长、穗重之间正相关也达到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为Y=0.6139+0.02X3+1.07X4+0.45,表明穗粒数、稳重和千粒重3个因素所决定的单株产量变异占产量总变异程度的74%.因此,协调好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这一性状间的关系可作为新疆春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氮磷钾肥的施用对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参考,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内进行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小麦品种,A1:扬麦15号(弱筋),A2:津强6号(强筋);B因素为施肥处理,B1:不施肥,B2:每盆施氮素2 g,B3:每盆施P2O5 2 g,B4:每盆施氧化钾2 g,B5:每盆氮磷钾各2 g。于成熟期取样,测量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以及各蛋白质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津强6号的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粗蛋白含量、组分含量和产量均高于扬麦15。不同肥料处理中,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氮磷钾的配施而提高,且对比不施肥对照平均增幅分别达到9.05%、58.14%、4.39%,增产达到58.1%;蛋白质组分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氮磷钾配施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P<0.01%)含量,单施氮提高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P<0.01%)含量。施肥处理对2个小麦品种的蛋白...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适合郓城县种植的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1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发现,12个小麦品种出苗率为83.3%~90.3%,株高为69~81 cm,穗数为31.7万~48.2万/667 m2,穗粒数为32.3~44.1粒,千粒重为34.5~45.1 g,产量为417.3~612.8 kg/667 m2。相同管理条件下,“中筋麦”“鲁麦21号”“登峰168”等品种籽粒饱满,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搜集10个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通过调查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经济系数、小麦籽粒产量等性状指标,旨在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模式下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关键因素,穗粒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反比趋势,千粒质量与经济系数差异不大,其中轮选10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分别达到768×10~4穗·hm~(-2)、30.5粒、42.0 g与9 825 kg·hm~(-2),是粮棉轮作模式下耐晚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麦诱变育种新品系鉴定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绵麦367为对照,对16份小麦诱变育种稳定新品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鉴定主要性状和产量,推荐品系参加区域试验。根据田间记载及抗性鉴定、考种、产量分析结果可知:品系16γ-208全生育期169d,株高75.0cm,穗粒数35.9粒,千粒重61.7g,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21.9%,产量位次第1位;品系14γ-162全生育期168d,株高76.7cm,穗粒数35.5粒,千粒重61.9g,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17.9%,产量位次第5位。结合小麦新品种审定要求,综合生育期、苗情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及产量情况,可提供16γ-208和14γ-162两个品系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山东省旱地小麦组枣庄点对照品种鲁麦21号产量、容重的稳定性参数,结合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的方法,鉴评小麦品种的原适性和广适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度,鲁麦21号小区产量平均为10.472 kg,折合产量平均为8 726.67 kg/hm2,标准差0.196 5 kg,变异系数1.876%。在该试验年度各组地点条件下,鲁麦21号产量结构三要素对产量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0.655 8)>穗粒数(0.069 2),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单位面积穗数通过穗粒数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137 2,成显著负相关关系;穗粒数通过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422 3,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表现不明显。在2015—2021年度,5个年度小区产量均值104.186 kg,变异系数11.838%,折合产量平均为7 833.53 kg/hm2。在试验年度地点条件下,鲁麦21号产量结构三要素对产量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0.772 4)>穗粒数(0.636 5)>千粒...  相似文献   

10.
一、选用高产潜力品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在影响小麦产量增长的各因素中,品种作用占35%~40%。因此,必须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在选好品种的同时,还应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是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产量为10000kg/hm^2的,其群体结构为:基本苗为180万~210万/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8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倍,穗数为650万~750万穗/hm^2,每穗粒数为40~42粒,千粒质量为42~45g。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麦10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品种的生产特性,以2010—2012年2年度江苏省淮南麦区小麦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对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其籽粒产量水平主要分布于6 000~7 000 kg/hm2,穗数为431.25万/hm2,穗粒数为37.98粒,千粒质量为44.03 g。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千粒质量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穗数×穗粒数、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也与产量呈正相关。通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千粒质量,穗粒数的作用最小;产量三要素互作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与千粒质量穗数与穗粒数穗数与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3-2009年江苏省审定的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及其他相关数据,介绍该地区近27年来小麦育种进展,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为该地区小麦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区域试验年平均产量从1983-1986年的6 432.0 kg/hm2,上升到2005-2009年的7 755.65 kg/hm2,年均递增49.02 kg/hm2,年均递增率0.82%.(2)27年来产量三要素变化情况包括,单位面积穗数由648.75万穗/hm2下降至581.28万穗/hm2,每穗粒数由30.75粒提高到33.39粒,千粒重由37.50 g提高到42.85 g.三要素变化提高产量的作用强弱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麦2013001。品种特征特性:冬性品种,生育期251d,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69cm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穗粒数27粒,千粒重39.2g,容重776g/L。2013年田间抗寒鉴定,冻害级别5级,死茎率0.3%。高感白粉病,高感  相似文献   

14.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偏高,有效穗数多数在10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20.4,部分品种穗粒数较多、大于70粒,但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7.5和11.2 g。筛选出一些单一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都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影响较大。多元回归方程:Y=-21.96 1.54X2 0.18X3 0.42X5解释了单株产量变异的97.09%。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彩色小麦新品种陇紫麦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彩色冬小麦新品种陇紫麦2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选用外引黑小麦品种漯珍1号做母本,以自育品种平凉40号为父本杂交,按系谱法水旱协迫选育而成。2014—2016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试平均产量4 572.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减产1.2%。陇紫麦2号生育期273d,千粒重37.7 g,株高86.8~104.6 cm,籽粒紫黑色,穗长7.5 cm,小穗数16.4个,穗粒数34.7粒。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条中32号、中4-1、G22-9、G22-14和混合菌均表现免疫,条中33号为3/10/20,贵农其他菌系为3/10/50,田间表现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40.3 g/kg,赖氨酸含量0.42 mg/kg,湿面筋(14%湿基)32.1%,沉淀指数(14%湿基)24.2 mL,容重747.3 g/L;17种氨基酸含量为140.1 g/kg。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山塬旱地、丘陵干旱山区和阴湿山区,以及陕西长武陇县,宁夏固原等周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从市场上搜集10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通过调查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筛选出适宜麦棉套作的高产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婴泊700株高适中,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为537.5万穗·hm~(-2)、44.5粒和44.2 g,小麦产量达到7 71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适宜麦棉套作模式下的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按照品种试验程序对16个各地推荐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产量比较及抗逆性、适应性鉴定。结果显示:2个对照产量最高,产量最高品种为济麦22,为576.57 kg/亩;鉴定出有突出特点的品系2个。本试验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条件主要特点是底墒足,越冬平稳,早春低温,后期持续高温干旱,时有大风阵雨袭击。该试验中各品种平均表现:播种期适宜,出苗齐全,冬前群体大,越冬好,亩成穗达到38.1万,穗粒数36粒,千粒重40.6 g,株高74.3 cm,低于当地品种;倒伏面积达到50%,产量为517.26 kg/亩,属于当地中高产水平;白粉病、赤霉病重,叶锈病有所发生,参试品种抗病性、抗倒性、熟性差异较大。籽粒性状整体较好,角质率高,容重高,有光泽。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株高增加2.08cm,茎粗增加0.31mm,穗长增加0.27cm,小穗数增加0.97,穗粒数增加3.93,不孕小穗降低0.68,千粒重提高0.98g,平均增产22.34%。肥力高对小麦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的影响为叶面喷施>拌种,对不孕小穗和千粒重的影响为拌种>叶面喷施。小麦植株性状达预定目标和产量≥4500kg/hm2的肥力高用量为拌种5.45~15.43kg/hm2,叶面喷施浓度9.48~20.78g/kg。  相似文献   

19.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麦079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陇麦079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用鲁麦1号做母本,以自育中间材料TW98-829-1为父本进行杂交,应用系谱法水旱穿梭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在2011—2013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930.50 kg/hm~2,比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9.23%;在2013—2015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90.42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8.68%。株高95.8 cm,平均穗长6.5 cm,平均小穗数16.0个,平均穗粒数37.2粒,千粒重40.8 g,容重785.0 g/L。籽粒粗蛋白含量121.7 g/kg(干基),赖氨酸含量4.07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02.4 g/kg(14%水分基),沉淀值27.1 m L(14%水分基)。抗冻抗旱、抗逆性强、节水广适、抗倒耐瘠,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层整齐,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陇东广大山塬旱地、丘陵、阴湿山地,以及陕西长武和陇县,宁夏固原等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递增68.16 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逐年增加,穗粒数逐年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株高逐年升高,生育期逐年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三要素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产量呈弱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作用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作用均为负值。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但株高的作用微弱。回归分析显示,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决定产量81.30%的变异,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稳定穗数,提高穗粒数,促进三要素协同发展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针对河北省气候和栽培管理变化,选育穗数650万/hm2左右、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