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常州地区温室大棚豇豆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因素分析,豇豆种植以常规施肥处理最佳,亩产达2 385.3 kg,水肥一体化减氮10%、20%、30%种植小区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5.89%、13.90%、16.91%;从节本增收环保高效因素分析,以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为最佳,该处理小区追施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90%,但亩净收益却略高于常规施肥。另外,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常规施肥,更利于豇豆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建议豇豆种植过程中推广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深松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耕作与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1)常规种植,不施氮肥;(2)常规种植+常规施肥;(3)深松+有机肥+不施氮肥;(4)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5)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减氮15%。探讨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深松配施有机肥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幅度为4.93%,提高氮肥利用率9.94个百分点。在稳产条件下可以适当减少氮肥15%,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6.91个百分点。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35%~9.24%,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4.91%,提高土壤总孔隙度2.53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增加1.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氮肥用量及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及氮肥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的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氮肥用量(30kg/667m2),不同施用时期对甘蓝产量的影响不大;氮肥添加剂对甘蓝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不同添加剂对甘蓝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甘蓝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对甘蓝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影响;氮肥添加剂能明显降低甘蓝硝酸盐含量,不同添加剂对甘蓝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常州地区大棚辣椒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同氮量施肥模式下辣椒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提高131.3 kg/亩、543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追肥减氮10%处理下辣椒产量下降171.9 kg/亩,净收益与常规施肥持平,而氮肥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因此,从产量效益角度出发,辣椒种植以水肥一体化同氮量处理最佳;从绿色生态高效角度出发,推荐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礼县雷坝镇关之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甘蓝“2+X”最佳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生产中氮肥氮肥具有明显增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甘蓝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施用量为108 kg/hm2时产量最高,用量增加到140.5 kg/hm2时产量不再增加;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蓝对氮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增加甘蓝产量。因此,在礼县川坝河谷区及相同区域内种植甘蓝,以N 108 kg/hm2、P20586.4 kg/hm2、K2O 90 kg/hm2的配方比例施肥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生物炭对潮土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不施生物炭(CK)、常规施肥(B0)、低量生物炭(B7.5,7 500 kg/hm2)、中量生物炭(B15,15 000 kg/hm2)和高量生物炭(B22.5,22 500 kg/hm2)5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对潮土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以及0~15、15~3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含量、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有显著影响。0~15、15~30 cm土层有机碳、全氮及有效钾含量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0~15、15~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以B15处理最大,较B0处理分别提高29.35%、19.92%。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B15处理最大,2 a(2018—2019年)平均产量、千粒质量较B0处理分别提高31.05%、6.44%,穗粒数增加3.55粒。同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B15处理较B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提高6.88 kg/kg,...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当地甘蓝栽培的生物有机肥种类,开展3种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配施适宜的化肥对甘蓝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减少30%,配施75 kg/hm2中农绿康绿地康生物冲施肥的处理(T8)效果最优,产量较不施肥和农户常规施肥分别增加77.75%、47.92%,适宜在当地甘蓝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地点的常规施肥和机械施肥方式,分别设置了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施肥处理,从而探索对肥料利用率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方式与机械施肥方式下,全肥区的玉米的生物性状中百粒重影响较大,缺氮区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明显较低;产量上,常规施肥与机械施肥全肥区籽粒、茎秆产量都比其他处理产量高,增产幅度大,无肥区产量最低;肥料利用率小,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一般为25%~30%,磷肥利用率一般为15%左右,钾肥利用率为50%左右,而机械施肥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氮肥利用率,磷钾肥利用率也有较大提高,而且产量也增加20%~30%。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础施肥试验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得出太白甘蓝的肥效试验结果为:氮肥影响甘蓝的植物学性状,是甘蓝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不施氮肥会严重影响甘蓝产量;在一定范围内,甘蓝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蓝对氮利用率,从而减少氮肥的盲目施用;当地甘蓝生产中,每667 m2P2O5和K2O用量分别是8.6 kg和10.2 kg时,纯N用量不超过17.6 kg,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0.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河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于2014年始在河南省博爱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氮素吸收、累积及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单施磷钾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分别降低4.61%、8.55%、6.20%、26.91%,秃顶长增加21.60%。常规施肥较单施磷钾肥处理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8.01%、10.85%、44.45%,籽粒氮含量及氮累积量分别降低6.67%、54.07%。另外常规施肥处理产值、纯收益、产投比较单施磷钾肥处理分别增加44.45%、59.80%、43.84%。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夏玉米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大幅度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加各部位氮素含量及累积量,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配施腐殖酸较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可以有效改善夏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其中,以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株高、茎粗、穗长分别增加3.73%、2.30%、0.12%,秃顶长度降低22.45%,产量增加12.88%,籽粒氮含量、籽粒氮累积量、地上部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68%、25.98%、10.70%、13.79%,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57.46%、28.84%、22.23%、59.86%,纯收益增加8.66%。在常规施肥减氮15%的条件下配施3 000 kg·hm~(-2)腐殖酸,可有效增加夏玉米的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产值和收益降低。【结论】氮肥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还可提高产量、提高植株各部位氮含量及累积量,促进氮元素的吸收及分配,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过量和少量施用氮肥都会引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降低。在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适宜的氮肥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常规施肥减氮15%+3 000 kg·hm~(-2)腐殖酸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在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夏玉米产值及纯收益。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荐的肥料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何德清  刘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99-16601
[目的]研究配施硼肥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水平、优化施肥和常规习惯施肥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设无氮区、7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区、130%优化施氮区、优化施氮无硼区,随机排列。同时,取样测定甘蓝硝酸盐、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增产幅度为3.86%~12.98%,以优化施氮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各施肥处理均降低甘蓝的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9%~29.7%,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无氮处理,其次是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均降低了甘蓝的VC含量;仅无氮处理提高甘蓝还原糖含量8.4%;130%优化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缺硼处理分别增加甘蓝氨基酸含量2.7%和8.3%,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甘蓝氨基酸含量。[结论]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甘蓝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各处理对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途径之一,以紫色土为基质,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试验,采取6种施肥模式:农民常规化肥施用量FCF,四川省农业厅推荐化肥用量CK,化肥分别减量10%、20%、30%、40%的处理T-10、T-20、T-30、T-40,用有机肥补足这4个化肥减量处理的损失肥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春甘蓝产量,提高春甘蓝品质;相比于对照组CK的产量,T-20、T-30的增产率均在9.8%以上;其中,T-30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由此说明,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春甘蓝产量与品质,这是西南紫色土区春甘蓝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为紫色土区域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和春甘蓝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评价水稻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对浙江省47个水稻化肥定额制试验示范区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常规施肥和化肥定额制处理水稻产量、化肥用量、氮肥用量、施肥次数的差异。结果显示,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高2.6%,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分别较常规施肥降低14.2%、14.6%,化肥定额制施肥次数较常规施肥减少0.3次;常规施肥和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均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化肥、氮肥用量水平分布在中等水平,少数地区化肥、氮肥用量水平分布在正态分布曲线两端;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曲线前移、用量区间压缩。化肥定额制可在小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氮肥投入,化肥定额制的实施可降低化肥和氮肥投入、缩小地区间施肥水平的差异,从而提高水稻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栽培施肥模式对华北旱作玉米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起垄覆膜侧播模式和平作模式下复合肥和缓释肥对春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河北旱作地区春玉米选择栽培方式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耕作模式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起垄覆膜处理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平作不覆膜处理。各处理中,以起垄覆膜栽培模式配施缓释肥(RC-SRF)处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最高,产量增幅为5.55%~25.64%,氮肥农学利用率增幅为39.00%~131.60%,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幅为28.11%~80.78%。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同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在春玉米收获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2.80%和15.33%,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18.55%和16.11%。同传统平作不覆膜栽培模式相比,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和缓释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效果优于常规春玉米栽培模式,可作为河北旱作地区有效的栽培与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模式下氮肥减量对大棚草莓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差异不显著。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草莓产量,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667 m2产量3 097 kg,为最高,增产率72.44%,667 m2效益38 206元,氮肥偏生产力为94.54,肥料农学效率15.37。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大棚草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其氮化肥用量宜比常规施肥减少2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设置4种机插密度处理,即在机插行距均为25 cm下,株距分别设为11、13、15、17 cm。机插行距25 cm时,随着株距增加,盐粳15号的茎蘖数、有效穗数降低,穗粒数、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增加,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理论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出盐粳15号高产最适株距为13~14 cm。300 kg/hm2常规氮肥高产施肥模式虽然产量高,但肥料用量多,且稻米食味品质下降;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影响大穗形成,不利于高产;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  相似文献   

17.
为实证赤水市甘蓝优化施肥实效以及氮肥适宜施用总量,以本地主要叶类蔬菜之一的秋甘蓝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氮肥总量控制"2+X1"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秋甘蓝生产上,采用N75 kg/hm~2、P_2O_5 120 kg/hm~2、K_2O 90 kg/hm~2这一配方施肥方案,比当地习惯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应,单产增加10.31%,所以本地甘蓝生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配方施肥,以提高肥料效应,减少肥料浪费。试验还反映出,本地甘蓝生产上,施氮肥具有明显效应,增产作用显著,用量75 kg/hm~2处理时产量最高,用量增加到97.5 kg/hm~2时产量不再有效增加,因此适宜的氮肥施用总量可控制在75.0~82.4 kg/hm~2。  相似文献   

18.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施肥模式下磷、钾用量基础上的氮肥用量试验;氮、磷用量基础上的钾肥试验;氮、钾和密度的3个因素试验及优化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施肥模式对提高氮肥肥效、增加玉米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常规施肥模式下磷、钾用量基础上的氮肥用量试验;氮、磷用量基础上的钾肥试验;氮、钾和密度的3个因素试验及优化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施肥模式对提高氮肥肥效、增加玉米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辽北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辽北地区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辽北玉米主产区进行2年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K1)、优化施肥(T1)、优化施肥配施有机肥(T2)、优化施肥配施腐殖酸(T3)土壤容重、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收获期5~10、10~15和15~20 cm土壤容重2年均值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2.97%和3.94%、1.22%和3.08%、2.67%和3.60%。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与常规施肥2年均值相比有机质增加2.38%和2.98%,碱解氮增加5.69%和9.82%,有效磷增加14.47%和19.60%,速效钾增加8.07%和7.92%。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腐殖酸、有机肥处理2年平均产量增加950和852 kg·hm~(-2)。【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腐殖酸用量为600 kg·hm~(-2)/有机肥用量为1500 kg·hm~(-2)并配施氮肥198.9 kg·hm~(-2)是辽北地区较为适宜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