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菏泽是山东小麦重要生产基地,小麦种植是许多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在种植小麦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的关键保护措施。为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运而生。基于此,以菏泽地区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为例,探讨小麦的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每年给小麦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我国每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0亿亩次左右,损失小麦约10%-30%。因此,制定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对指导我国各地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一、全程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1综合防治策略针对我国不同生态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小麦高产品种的应用及气候环境等多重因子的影响,小麦病虫害发生复杂、多变、重叠。本文对小麦生产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小麦病虫害科学用药原则及防治策略,防治关键时期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技术的提高,加上麦田生态环境及栽培制度的改变,舞钢市麦田普遍存在群体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等特点,为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致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蚜、麦圆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舞钢市小麦的安全生产。为了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舞钢市小麦稳产高产,通过对舞钢市小麦各生育期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特提出小麦主要病虫害适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根据调查,河南省小麦上发生的病虫草害有100多种,对小麦生长危害严重的有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地下害虫、蚜虫、吸浆虫、红蜘蛛及杂草。目前,河南省小麦长势较好,丰收在望,做好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河南省小麦4月初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时期。根据河南省往年小麦生产情况和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预计河南省小麦中、后  相似文献   

6.
正开封市祥符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全区耕地面积8万hm~2。小麦是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为了夺取小麦丰收,全区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和小麦病虫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小麦产量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管理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演变(一)一些偶发性病虫害发展为常发性病虫害譬如说小麦黄矮病,前些年属于偶发性病害,间歇性发生,面积也很小,危害不大。随着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本文总结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1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危害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白秆病、小麦根腐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下面就对冬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和特点逐  相似文献   

8.
小麦要高产,打好基础是关键。小麦病虫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早防、防好。怎样搞好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呢?笔者在近几年来下乡指导群众麦播生产,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总结出一些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经验,现介绍如下: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会发生。苗期的症状主  相似文献   

9.
小麦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受历史罕见暖冬气候影响,今年小麦病虫害菌(虫)源基数高,同比发生早、面积大,中后期病虫害呈严重发生态势。小麦条锈病于4月20日在菏泽市东明县、成武县相继发生,小麦赤霉病已经流行扩散到毗邻我省的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一旦气候条件适宜,预防措施不到位,将会对小麦生产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小麦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集中为害盛期,为及时有效控制病虫灾害,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此期防治好小麦的病虫害是小麦丰产稳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芦秀云 《河北农业》2006,(10):31-31
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替,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小麦潜叶蝇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规病虫害也一直在危害着唐山市小麦的生产。因此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传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特提出今秋小麦播种期间虫害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抓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小麦中后期几种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表现、防治指标、防治药剂及注意事项等,以期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24团主要农作物,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情况也日趋严重。该文介绍了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蚜虫等当地主要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以期确保小麦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选育和推广的小麦品种缺乏多抗性,以及受近几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等诸多影响,造成我省近几年来小麦病虫害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因此,进一步搞好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确保小麦高产、优质、稳产的主要措施。一、小麦病虫害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1.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我省小麦生产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病害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上产生黄色和红褐粉状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原菌。条锈病的夏孢子都借气流传播,在田间可多次侵染小麦。如条件适宜,易于发生大流行。每年…  相似文献   

14.
莱州市粮食产量常年位居烟台市第一名,两次打破全国冬小麦最高单产记录并保持至今。小麦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小麦灌浆,直接影响粒重效果。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麦蚜、害螨、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笔者从这几种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麦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小麦品质及产量,而病虫害的发生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因而有效实施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户应当充分认识及掌握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并且应当选择有效措施实行综合防控,从而使小麦病虫害防治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为确保小麦更好生长奠定理想的基础,提供更好保障。本文就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进行分析。1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1.1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临沂市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重,植保工作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植保工作对小麦生产的贡献少有量化研究。为科学评估临沂市小麦生产中植物保护工作的贡献而设计试验,采用田间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完全不防治、常规防治、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4种防控水平的小麦田,分别在拔节期和乳熟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在蜡熟期进行理论测产,测算不同防控水平下的挽回损失、防控效果和植保贡献率;根据县(区)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及面积占比计算各县(区)小麦生产的植保贡献率;根据县(区)种植面积在全市种植的面积占比计算全市小麦生产的植保贡献率。结果表明,植保工作能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开展防治,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程度均明显减轻。通过计算得出临沂市小麦植保贡献率为36.22%,显著高于2016—2021年植保统计系统的临沂市小麦植保贡献率(9.51%),临沂市小麦植保贡献率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题,旧的方法已经不能客观反映临沂市植保工作在小麦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试验对探索临沂市其他农作物的植保贡献率测算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小麦的生产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笔者对小麦可能产生的病虫害主要类型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影响我县小麦生产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吸浆虫、红蜘蛛、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穗蚜等。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病虫害陆续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只有因地制宜,抓住每一种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进行科学防治,才能达到控害增收,提高产量的目的。麦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小麦吸浆虫、小麦  相似文献   

19.
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提出冬小麦的防治技术,对冬小麦的单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物流的发展,随着秸秆还田及耕作方式的转变,加上气候的变化,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向着持续性、常态化、规模化发展。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标。为推进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该文以小麦的绿色防控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入总结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法,以期能得到广泛的生产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