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鲜食甜糯玉米品尝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甜、糯玉米品尝鉴定是鲜食玉米区试中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鲜食玉米品尝能否做到客观、准确是评价参试品种品尝品质的关键,也是甜、糯玉米品种审定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下面就我们在区试工作对鲜食玉米的品尝过程及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种植的优质、适应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对2020年在吉林省参加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比和分析了鲜食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性等因素,吉糯32和玲糯688较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地区冬季种植的甜、糯鲜食玉米品种,于2016年进行了50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0个鲜食玉米品种中,有46个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其中,"夏宝""TN98""TN100""天贵932""一口三香""天贵919""夏丰228""华健一号""华甜优7号"等9个品种的产量比对照增产60%以上。大多数参试的鲜食玉米品种适合在海南地区冬季种植,但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品种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4.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4个鲜食甜、糯玉米为参试品种,在崇左、桂林、河池和玉林4个试验点进行对比试验。参试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中较对照表现好的品种并不突出,综合评价来看糯玉米中金糯卡001、兆香糯2号和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以及甜玉米中海珍和对照品种华珍均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鲜食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进的13个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观察,总结了参试品种在本地区的主要性状表现及适应性,并提出分品种种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陕西省西安市种植业结构,加快鲜食玉米推广应用的步伐,筛选出适宜西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适口性好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于2018-2019连续两年开展了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参试的12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玉米品质、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建议奥弗兰、米哥等2个品种可作为早熟甜品种在西安种植,合理调整播期,可实现一年两熟栽培。粤甜28、金冠218、万糯2000、农科玉968等4个品种适合夏播推广种植,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定会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将填补西安市鲜食玉米种植研发的空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增加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广西一年两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关系,为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GGE-biplot对广西2016年春季和秋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鲜穗产量进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区域,以及各承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结果]参试玉米品种与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试点间存在正相关,其中春季试验北海和玉林及秋季试验北海和柳州试点间存在紧密正相关,对品种产量排序的影响相似.参试玉米品种适宜环境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7个试点可分为4个生态区,秋季7个试点可分为3个生态区,直观展示了品种的适应性.参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品种桂W1518和秋季品种百香糯1601在当季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环境鉴别力与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柳州和南宁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秋季玉林和河池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结论]GGE双标图直观展示了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承试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生态类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云南省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对云南省内外新育成的鲜食甜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进行了自主区域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景甜28、德黄甜007、昭玉甜1号等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待品种审定后在丽江区域内逐步示范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鲜食玉米品尝鉴定实践及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外观和食用品质鉴定是试验中考察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是决定品种是否通过审定的主要依据.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品质品尝鉴定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目前采取了两套评分体系,即试点评分和专家评分.鲜食甜、糯玉米品质评价包括营养品质评价、鲜食品质评价和加工品质评价.在区域试验中主要涉及的是鲜食品质评价,即感官品质评价.天津市除鲜食甜、糯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外,单独设立一组品质品尝鉴定试验,参试品种包括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所有品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分期播种、人工自交授粉和采收.蒸煮时注意时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高稳系数法在甜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浙江省鲜食特用玉米发展很快,每年都有较多的玉米新杂交种参加区试.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4年浙江省鲜食甜玉米区试的12个参试品种(组合)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各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能,为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8个鲜食甜脆玉米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除对照外,4个参试品种039#、059#、08#、028#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产量高而稳,可在通海县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多渠道引进全国多地鲜食玉米品种52个,并进行玉米粗缩病抗性和鲜穗产量、鲜食品质、风干籽粒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粗缩病感病品种;以鲜食品质为主、兼顾鲜穗产量为原则,推荐糯玉米品种3个(精品超级晶糯、西星白糯2号、渝糯13号)、甜糯玉米品种2个(万糯1号、万糯十一)和甜玉米品种1个(圣园珍甜2号);以风干籽粒产量为指标,推荐西星白糯2号、西星黄糯6号、中糯309、精品超级晶糯和黄糯共5个品种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太白县为筛选出适应性强、优质高产的鲜食玉米品种,对多个品种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甜玉米品种中,早熟品种粤甜316、中熟品种粤甜黑珍珠2号和斯达甜221综合性状良好;参试的糯玉米品种中,中熟品种粤白甜糯6号、美玉27、万糯188、黑甜糯631综合性状良好,上述品种可作为更新换代品种在当地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引进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减少农民盲目引种带来的不必要损失。2016年富源县开展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筛选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植株性状、抗性、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品种石糯2号稳产、抗性强 ,食味和商品性好 ,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黑糯1号、云糯3号还需来年继续进行试验示范,进一步确定其抗病性后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推动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品种结构调整,了解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为加快本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推广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农业生产,特开展了陕西关中地区春播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综合考察鲜食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蒸煮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优质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在庆阳市引进富尔彩糯、白美68、美甜糯1号、美糯75、金优糯、俏春1号等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俏春1号和金优糯的生育期比其他参试品种提前10天,都在100天以内,可作为庆阳地区冬油菜收获后复种玉米的优先选择,同时也可作为设施内鲜食玉米播种品种。富尔彩糯的秸秆产量最高,每公顷产鲜穗产量较高,具备鲜食兼青贮的推广价值。品质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营养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重点介绍2007~2008年全国鲜食玉米委员会安排在长春的展示品种及结果.同时,概述鲜食玉米的概念及玉米的分类,并综述2002-2008年国家级鲜食玉米品种试验动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感官品质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天数为84~101 d;产量为1 004.01~1 656.45 kg/667 m~2,京科糯2016和SK1802两品种产量相当,均显著高于其余9个品种,感官品质结果最好的为京科糯609.  相似文献   

19.
石彩糯1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鲜穗产量为600~700千克/667平方米,2003~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海鲜食甜、糯玉米区试,专家评价结果为鲜食品质一级,在参试品种中居首位.石彩糯号穗型整齐,穗大小适中,色泽美观,无秃尖,鲜食风味好.通过近几年的速冻加工及冷冻储藏试验,表明石彩糯1号是一个既适合鲜食又更适合冷冻储藏的品种,冷冻储藏10个月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16年浙江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表明,16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在品种间、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产量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3.7%(生育期)~17.8%(穗位高),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2%(生育期)~11.5%(千粒质量);在品质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6%(总评分)~6.4%(风味),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1.9%(气味)~8.4%(风味)。参试品种对玉米螟的整体抗性较差,无高抗品种;对小斑病抗性水平较低,但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对大斑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无对纹枯病高抗的品种,但对纹枯病抗性水平在提高;对茎腐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水平较低,但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综合抗性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多数品种产量较高(1×10~4kg/hm~2以上),品质中等(总评分84~86分),处于中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合区域试验数据与浙江省的实际生产,提出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