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毕粳43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优势亲本组配、定向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表现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粳稻区试平均产量570.2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23.3%;2009年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85.4 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6.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等优质食用粳稻品种标准.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异地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5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5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以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4.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毕节三亚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亩产484.6 kg,比对照增产5.34%,2012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3 kg,比对照增产4.86%。该品种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三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2013年7月该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3010)。  相似文献   

5.
毕粳41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高海拔高寒山区生态条件和稻作生产实际采用目标亲本选择、定向单株培育而成的高产、抗寒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0—2001年两年的贵州省粳稻区试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8.34%,在2002年的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11.58%。全生育期170d左右,株高95.0~105.0cm,有效穗292.5万/hm2左右,平均穗粒数110~14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稻米品质测试分析,该品种是一个低直链淀粉软米品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粳稻新品种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3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毕粳43经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等优点,在贵州中高海拔稻区具有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毕粳43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间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毕粳43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实现毕粳43高产栽培。建立了毕粳43产量与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Y=-924.227102+7.516080972X1+4.501683231X2+32.36670456X3-4.228622808X4+130.77516139X5,多元相关极显著,可通过该模型预知毕粳43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推广杂交粳稻种植,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BT型粳稻不育系BJ-1A与中粳恢复系ZC2035配组育成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型较好,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穗大粒多、生态适应性广等优点,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黔粳优57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毕粳163A与恢复系NR 210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5~2016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佳及丰产性好等优点,201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7015)。本文以下将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荆州市处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壤通透性好且养分含量高,为粳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启动的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早籼晚粳”战略部署和湖北省进一步调优粮食结构的要求,荆州加大了发展粳稻生产的力度,当地稻米品质和种植者收入得到了提高.为进一步促进荆州水稻产业发展,针对北粳南移或引种后,部分粳稻品种在当地适应性差、平均产量低、习惯栽培与配套栽培脱节等问题,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关于播期对不同粳稻品种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以期为荆州籼改粳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丰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AMMI模型在水稻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MI模型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2条显著的IPCA1I、PCA2主成分轴共解释了84.5%的互作平方和,品种毕08-1、YR709产量高但稳定性较差;云光109、滇杂31、毕粳杂203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好;早丰九号稳产性好但产量较低;W025产量低而不稳。高产类型品种中毕粳杂2035除晴隆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毕08-1、滇杂31、云光109、云光101对毕节、晴隆、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YR709对晴隆、贵阳、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苏中沿海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选取了3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和南粳2728产量较高、生育期较长,且综合抗性好,可在苏中沿海地区推广种植;南粳505产量较低,需在下一年度进一步继续研究其适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盐粳10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271×盐粳94173)F1为母本,以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通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手插秧、机插秧、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粳10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宁2-271×盐粳94173的F_1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手插秧、机插秧、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强优质水稻品种在亭湖区的推广应用,开展了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机插栽培特性、种植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步明确了南粳9108生育性状、产量构成、稻米品质等参数,并集成了该品种机插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南粳9108在沿海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稻1号是以中粳1319为母本,中粳连96-1×中粳8415的F1做父本,经连续7代选择育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茎秆较粗壮,生物学产量较高,适应性好,丰产稳产,粒大壳薄,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高产栽培宜采取"主攻穗数,力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按《2021年国家高海拔粳稻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在保山市进行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以鉴定评价新选育的粳稻品种在长江上游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粳稻区和陕西省(汉中)籼粳混栽区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征。为国家解决上述地区高海拔水稻品种耐寒、稳产稳收等问题和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应地区水稻生产提供品种支撑。结果表明,7个参试种中,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是滇禾优801、滇禾优811和云科粳5号,建议这几个品种可继续进入下一轮试验,并在适当区域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武育粳18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育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等优点,适宜在江苏太湖稻区及上海、安徽等相应稻区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大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安粳698(原试验品系号96H-698)系安顺市农科所1993年用Huaciga Yu124作母本,安粳31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粳稻品种。该品种通过1996-1997两年品比、1998-1999两年省区试、1999-2000两年省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增产11.3%-41.5%。株高100-119cm,有效穗19.5-30.9万/667m^2,每穗实粒数108-125粒,全生育期160-166d,中抗稻瘟病、纹枯病;在包含9项指标的米质测定中,有2七指标达二级优质米标准,其余指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适于贵州中部灿粳稻混栽稻作区和贵州省西部海拔1500m以下的粳稻稻作区栽种。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盐稻15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江苏省淮南中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超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米质优、熟期适中、抗病性强等特点,是江苏省淮南中粳稻区域试验用武育粳3号作对照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综合性状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4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淮南中粳稻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淮南中粳稻生产试验,并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