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毛苕子、箭舌豌豆、光叶紫花苕、紫云英和南苜蓿5种一年生豆科牧草苗期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下测定了叶片相对水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筛选出适应秋冬季节性干旱以及适宜与玉米、水稻轮作的一年生豆科牧草。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水含量毛苕子下降最慢,南苜蓿下降最快;电导率均升高,毛苕子的电导率变化幅度最小,南苜蓿的变化幅度最大;毛苕子的脯氨酸积累最多,其他4个材料基本相当;紫云英的可溶性糖积累最多,毛苕子次之,箭舌豌豆第三,光叶紫花苕和南苜蓿积累少。5种一年生豆科牧草苗期的抗旱性表现为毛苕子箭舌豌豆光叶紫花苕紫云英南苜蓿。  相似文献   

2.
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100%化肥、绿肥+100%化肥、绿肥+85%化肥、绿肥+70%化肥、绿肥+55%化肥6个处理),研究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可提高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和农学效益。在翻压15 t/hm2光叶苕子鲜草条件下,减少化肥用量45%,玉米产量也能达到当地常规产量水平,减少化肥用量15%~30%,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幅达13.52%~25.70%,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1.1%、6.9%、5.4%,氮钾农学效益提高7.3 kg/kg,磷农学效益提高10.9 kg/kg,养分利用率和农学效益以化肥减量15%为最佳;连续3年翻压光叶苕子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保持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翻压光叶苕子15 t/hm2的条件下,化肥用量最多可减少45%,但要提高玉米产量,化肥减量水平以15%~30%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通过豆科绿肥光叶苕子的合理利用来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主作物重金属含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豆科绿肥光叶苕子配施不同钝化剂(生物炭、硅肥、钙镁磷肥)对娃娃菜产量、根系形态、光合作用及其Cd转运效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光叶苕子可增加娃娃菜产量和根冠比,显著增加了根表面积、根体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23.20%,P<0.05),显著降低娃娃菜地上和地下Cd含量,分别降低了22.34%和15.83%。光叶苕子配施不同钝化剂显著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且生物炭处理主要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增产效果好,而硅肥主要增加地下部分生物量;其次,光叶苕子配施钝化剂降低根表面积、根尖数、蒸腾速率、胞间CO2和叶绿素含量;与单施光叶苕子相比,光叶苕子配施硅肥可增加土壤有效Cd含量(18.34%,P<0.05)和娃娃菜地下部分Cd含量(26.71%,P<0.05),但对地上部分Cd无显著影响;光叶苕子配施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Cd和娃娃菜地下部分Cd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地上部分Cd含量(31.22%,P<0.05)。在所有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子在盛花期翻压还田,耕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高18.5%、8.3%、2.0%和25.0%、10.8%、6.0%,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氮钾养分;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水稻产量达到9 338.0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分别提高16.2%、4.8%、3.1%。盛花期是翻压光叶紫花苕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苕子是一种冬季豆科綠肥,种类很多,有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宿松苕子等。光叶苕子和毛叶苕子是一个类型,宿松苕子又是一个类型,光叶苕子和毛叶苕子生长期較长,抗逆性較强,宿松苕子生长期較短,抗逆性稍弱。几年来在江淮地区試种,以光叶紫花苕子表現最好,受到人們的重視。光叶紫花苕子(以下簡称苕子)在江淮地区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量高,肥效好:苕子的鮮草产量,在現有几种冬季綠肥中,是較高的一种。根据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在合肥試种,不同土壤类型的苕子鮮草产量与紫花豌豆比較,結果如表一。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主要秋播绿肥种植及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南省秋播绿肥品种主要有光叶紫花苕和蓝花子。光叶紫花苕,也称光叶苕子、稀毛苕子、野豌豆、肥田草等,简称光苕,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巢菜属双子叶草本植物。光叶紫花苕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7.
光叶紫花苕,也称光叶苕子、稀毛苕子、野豌豆、肥田草等,简称光苕,为1年生或越年生豆科巢菜属双子叶草本植物。光叶紫花苕适应性较广,抗寒性、抗旱性、耐酸碱性、耐瘠性均较强。发芽适宜气温为20℃左右,开花适宜气温为15~20℃,苗期在零下15℃左右才有严重冻害;耐旱不耐渍,土壤水分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70%时对其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与小站稻进行轮作的春季绿肥作物,在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水稻种植区进行20个春季绿肥作物田间种植试验,以2020年5月底翻压的绿肥作物生物产量、养分吸收量等作为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叶油菜、小叶油菜、肥田萝卜、毛叶苕子、箭筈豌豆、香豆子、豌豆、蚕豆、燕麦等9个绿肥作物出苗后长势较快,迅速覆盖地表,生物量平均4...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宁波地区苗圃地控制杂草的绿肥,选取6种绿肥草种作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黑麦草、白三叶、紫花苜蓿、猪屎豆、蛇灭门、光叶苕子对杂草的控制能力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绿肥的控草能力依次为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光叶苕子>猪屎豆>蛇灭门,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均可作为宁波地区苗圃地的控草绿肥,其杂草抑制率均在90%以上;紫花苜蓿既可控草又可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光叶苕子可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猪屎豆能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是一个效果比较全面的绿肥,但栽培中建议对其进行修剪。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密度是混生种群生态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制约因子。2010年6-9月采用取代系列实验方法,在石羊河上游建立1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按燕麦(Avena sativa L.)与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的密度比例设置KY(1:0)、A(8:2)、B(6:4)、C(5:5)、D(4:6)、E(2:8) 和KM(0:1)7个密度组,研究了时间序列和密度梯度下燕麦与毛苕子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随着牧草的生长,5种混播草地中燕麦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毛苕子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加,燕麦与毛苕子的生态位重叠逐渐减小;混播草地中随着燕麦相对密度的减小和毛苕子相对密度的增加,燕麦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毛苕子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加,燕麦与毛苕子生态位重叠逐渐增加。牧草生长过程中密度制约使两种混播牧草应对种内、种间竞争的资源分配策略发生了调整,使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形成一个相互稳定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橘园不同豆科绿肥的生长及养分积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5种豆科绿肥在三峡库区橘园的生长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除白三叶为多年生绿肥外,毛叶苕子生育期最长,其次为箭筈豌豆和光叶苕子,比紫云英长23~38d。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冬前生长较快,覆盖度较高,紫云英和白三叶冬后生长较快。盛花期光叶苕子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其次为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再次为紫云英,白三叶最小。5种绿肥均适宜三峡库区秭归橘园生长,正常完成全部生育过程,相对而言,光叶苕子长势较好,各养分积累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光叶紫花苕子间作作物产量、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变化.研究表明:间作体系中光叶紫花苕子地上生物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9.11%,间作小麦经济产量较单作增加了11.2%,增产不显著.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活力较单作增加了45.2%,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芜菁甘蓝在山地农业中推广利用提供参考,在黔中地区采用芜菁甘蓝与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蚕豆、花溪豌豆间作和芜菁甘蓝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芜菁甘蓝-蚕豆、芜菁甘蓝-豌豆的芜菁甘蓝株高、叶片重量和块根重量高于其单作;与芜菁甘蓝单作相比,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纯收入增加126.4元/667m2和24.2元/667m2;间作模式土地利用率较高,4种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LER)比分别为1.08、1.04、1.30、1.05,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绿肥作物对云南旱地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绿肥作物对云南旱地中度镉(Cd)污染土壤(平均全Cd含量1.21 mg·kg~(-1))中Cd有效性和植物对Cd吸收、转运的影响,为当地基于绿肥的农作物安全生产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盆栽试验,设8个处理:种植紫云英、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二月兰、油菜、黑麦草等7种冬季绿肥作物和冬闲对照,于绿肥盛花期及同期测试土壤理化性状、Cd有效性、绿肥作物地上部与地下部Cd含量和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结果表明:与冬闲相比,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增加29.3%和33.7%。7种绿肥作物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和全量Cd含量,其中箭筈豌豆、光叶苕子、黑麦草处理的土壤有效Cd相比冬闲分别下降了32.1%、29.2%和33.0%;紫云英、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土壤全量Cd分别下降45.4%、34.9%、34.5%和33.2%。4种豆科绿肥Cd主要积累在地下部,且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较小;禾本科与十字花科绿肥Cd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豆科绿肥,其中二月兰富集系数最高,为0.813,油菜转运系数最高,为0.772。土壤养分对土壤有效Cd有显著正影响;土壤DOC对植株地上部Cd含量有显著负影响,说明DOC含量的升高可以降低植株Cd含量。种植豆科绿肥在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且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测试了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20 mL高巧+42 mL立克秀)/100 kg种子(商品量)拌种包衣,可显著提高皮燕麦的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对皮燕麦、裸燕麦红叶病的防效分别达84.97%和47.87%,皮燕麦、裸燕麦的增产率分别达60.43%和48.96%。  相似文献   

16.
<正>一、毛苕子鲜毛苕子可用于饲喂猪、马、牛、羊。乳牛在毛苕子与燕麦混播草地上放牧,能显著提高产乳量,也可将毛菩子制成干草粉,混入日粮中喂猪。毛苕子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普通笤子。平均纯菩子干草粉2.5千克可长猪肉0.5千克。毛苕子种子含粗蛋白质约30%,可作精料利用,但因种子中含有配糖体(有  相似文献   

17.
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以往没有种植绿肥的习惯,为了开辟肥源,1964年秋种时,試种了十六亩苕子。其中光叶紫花苕子十四亩,毛叶苕子和宿松苕子(又名藍花草)各一亩,除宿松苕子生长較差外,其余都生长良好,鮮草产量一般都达到二千斤至六千斤。乐土公社乐北二队生长最好的一亩光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草田轮作模式下,4种牧草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明确该地区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结构及动态特征。【方法】提取4种牧草根周土壤细菌DNA,采用Nanodrop对DNA进行定量后进行测序,测序后分析土壤细菌生物学信息。【结果】4种牧草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对稳定,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在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季节中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黑燕麦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并且土壤生物活性显著提高。【结论】黑燕麦与燕麦、箭筈豌豆以及毛苕子相比,黑燕麦轮作马铃薯的模式下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将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加工番茄生产转换期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0-20cm土壤,有机肥加轮作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以基施75 t/hm2的有机肥,春麦+毛苕子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33.2;和37.5;;以基施45t/hm2的有机肥,黄豆+春箭舌豌豆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45.5;和64.2;.20~40 cm土壤,有机肥加轮作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基施75t/hm2的有机肥,春麦+毛苕子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41.9;、46.2;、76.9;、200.8;和162.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人工种植光叶紫花苕子对柿园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耕栽培模式相比,柿树行间种植光叶紫花苕子能降低柿园不同土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幅度,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肥力明显改善,果园内东亚小花蝽、中华草蛉、瓢虫等益虫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