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山农30号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斯深教授小麦育种课题组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泰农18/临麦6号。突出特点为新型大穗,抗倒抗病,品质优良。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中绿,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株高82 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茎秆较硬。穗近长方形,白壳、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6.6万穗,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7.8 g。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  相似文献   

2.
正常规小麦品种京农14-62品种来源:CB207/郑麦366。特征特性:冬性,抽穗期、成熟期均比对照中麦175晚2 d。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2 cm左右,抗倒伏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平均穗数616.5万穗/hm2,穗粒数32.5粒,千粒重45.8 g。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繁茂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高。抗性: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品质:籽粒平均容重800 g/L,蛋白质含量(干基)14.81%,湿面筋含量(以14%水分计)30.6%,吸水率54.0%,面团稳定时间4.75 min,为中筋类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通过5个世代的系谱选育,筛选出了一个矮秆突变体19h-64,该品系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74 d,株高46.4 cm[较对照株高(72.4 cm)矮26 cm,降低了35.9%],长方形穗,穗长10.4 cm,穗粒数61粒,长芒,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千粒重60.4 g。  相似文献   

4.
白小军  李红霞  白冰  魏亦勤  樊明  方亮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9-12451
[目的]研究"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构成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清旺"在小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选取5个宁夏选育小麦品种(系)为宁春50号、CB037、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为材料,2011年为宁春50号、N618、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施"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每品种设计喷施和未喷施(对照)2种处理。室内考种测试小麦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饱满度、小区产量等。取成熟籽粒250 g寄送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硒含量。[结果]2010、2011年喷施处理产量比没喷施对照平均增产2.60%,穗粒数平均增加1.52粒,穗粒重平均增加0.09 g,千粒重平均降低0.21 g,说明喷施硒肥对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喷施处理对小麦穗部穗长、结实小穗、不结实小穗影响不大;喷施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均明显增加,高于对照8倍以上。[结论]通过喷施硒肥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提高食品中的硒含量是可行的,通过合理安全适宜的叶面喷施硒肥技术,可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浩麦1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4品种名称:浩麦1号选育单位:福建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W4062/郑农11号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3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分蘖力较弱。株高89cm,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长卵形、硬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2.0万穗,穗粒数39.4粒,千粒重40.3g;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中感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中抗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7g/L,蛋白质含量15.14%,硬度指数66.2,面粉湿面筋含量31.8%,沉降值54.5ml,吸水率56.5%,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麦10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品种的生产特性,以2010—2012年2年度江苏省淮南麦区小麦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对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其籽粒产量水平主要分布于6 000~7 000 kg/hm2,穗数为431.25万/hm2,穗粒数为37.98粒,千粒质量为44.03 g。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千粒质量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穗数×穗粒数、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也与产量呈正相关。通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千粒质量,穗粒数的作用最小;产量三要素互作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与千粒质量穗数与穗粒数穗数与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7.
良种选育     
陇春29号小麦新品种,由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偏晚,生育期105 d左右,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晚熟1~3 d。幼苗半直立,叶色中绿,叶片狭长。株高78~88 cm,有效分蘖1.0~1.2个。穗纺锤形,长芒白穗,籽粒椭圆形,白粒角质,角质率95%以上,平均每穗结实小穗17.6个,穗粒数37.5~43.8粒,千粒重平均41.6~49.8 g,容重786.3 g/L。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氮磷钾肥的施用对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参考,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内进行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小麦品种,A1:扬麦15号(弱筋),A2:津强6号(强筋);B因素为施肥处理,B1:不施肥,B2:每盆施氮素2 g,B3:每盆施P2O5 2 g,B4:每盆施氧化钾2 g,B5:每盆氮磷钾各2 g。于成熟期取样,测量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以及各蛋白质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津强6号的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粗蛋白含量、组分含量和产量均高于扬麦15。不同肥料处理中,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氮磷钾的配施而提高,且对比不施肥对照平均增幅分别达到9.05%、58.14%、4.39%,增产达到58.1%;蛋白质组分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氮磷钾配施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P<0.01%)含量,单施氮提高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P<0.01%)含量。施肥处理对2个小麦品种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通过5个世代的系谱选育,筛选出了一个矮秆突变体19h-64,该品系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74天,株高46.4㎝,比对照72.4㎝矮26㎝,降低了35.9%,长方型穗,穗长10.4㎝,穗粒数61粒,长芒,籽粒白色、卵圆、角质,千粒重60.4ɡ。  相似文献   

10.
旱地春小麦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小麦的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375万粒/hm~2处理的产量最高,300万粒/hm~2处理的次之,分别比产量最低的525万粒/hm~2处理显著增加了4.12%、2.81%(P0.05)。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3,而籽粒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97(P0.05)。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穗数、产量、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穗长、穗粒数,表明受密度影响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穗数。虽然小麦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7号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密度为375万粒/hm~2。  相似文献   

11.
以22个彩粒小麦新品系为试材,测定株高、穗长等13个农艺性状,分析影响彩粒小麦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并明确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彩粒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选择依据。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单株生物产量、穗粒质量、穗粒数、每小穗粒数、单株籽粒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影响彩粒小麦特征特性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数、穗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单株籽粒产量;22个彩粒小麦新品系共聚为三类,其中,第III类包括CW18-11、CW18-16共2个品系,表现突出的性状是株高、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数、穗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及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质量与单株籽粒产量显著相关,株高、穗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间也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在彩粒小麦高产育种的早期世代,应注重对与籽粒产量相关性大的性状进行考察与选择。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3-2009年江苏省审定的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及其他相关数据,介绍该地区近27年来小麦育种进展,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为该地区小麦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区域试验年平均产量从1983-1986年的6 432.0 kg/hm2,上升到2005-2009年的7 755.65 kg/hm2,年均递增49.02 kg/hm2,年均递增率0.82%.(2)27年来产量三要素变化情况包括,单位面积穗数由648.75万穗/hm2下降至581.28万穗/hm2,每穗粒数由30.75粒提高到33.39粒,千粒重由37.50 g提高到42.85 g.三要素变化提高产量的作用强弱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  相似文献   

13.
扬麦23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6品种名称:扬麦23选育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扬麦16/扬辐93-11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2天,与对照扬麦158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生长旺盛。株高84cm,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硬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2.4万穗,穗粒数39.4粒,千粒重37.7g。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79g/L,蛋白质含量13.6%,硬度指数63.2,面粉湿面筋含量30.2%,沉降值46.5ml,吸水率54.6%,面团稳定时间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38EU,  相似文献   

14.
1弱筋小麦品质指标按照G B/T17893-1999规定,弱筋小麦品质指标:籽粒粗蛋白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2.0%,降落值≥300,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容重≥750克/升,不完善粒≤6.0%。1.1产量构成667平方米产量350~450千克的产量构成:667平方米穗数35~38万,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36  相似文献   

15.
张彭良  郝艳玲  杨洁  骆耀  任正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91-13993
[目的]描述四川小麦育种的概括和今后四川小麦育种走向,并为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定1999~2007年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课题组选育的17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的产量和抗病性分析。[结果]"川农号"系列小麦大多属于早中熟春性品种,产量介于5 000~5 500 kg/hm2,增产幅度较为明显,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其有效穗和穗粒数变异系数是11.11%和11.47%,在保持原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是今后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证明了四川地区培育高产优质小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山农30号(试验代号:LS4223)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斯深教授小麦育种课题组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亲本组合:泰农18/临麦6号。突出特点为大穗(穗重2 g左右,亩穗数35万~40万),抗倒抗病,品质优良。1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  相似文献   

18.
小麦叶片性状和粒数叶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 1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叶片性状和粒数叶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叶面积与产量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主穗粒数 /旗叶面积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各产量因素相关不密切 ,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农矮抗58为供试材料,于2009-2010年研究了2种耕作方式(A1:浅耕20cm;A2:深耕30cm)和3种施肥模式(B1:仅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B2: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鸡粪1 500kg/hm2;B3: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饼肥3 000kg/hm2)对豫中地区(漯河)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耕相比,深耕模式下小麦株高降低,后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7.5%,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5.1%,籽粒灌浆能力增强。B2施肥模式下,穗粒数为36.8粒,比B1模式增加4.9%,千粒重为53.9g,比B3模式高出3.5%,但其成穗数较低,仅为B1模式的94%,因而影响了籽粒产量的提高。A2B2模式下成熟期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及粒质量均最高,如能进一步提高其成穗数,可以作为该区适宜的耕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川审麦2012 001国审麦20120022012年资中县小麦高产创建亩产达471.5kg,创该县套作小麦高产纪录2013年江油市"国产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超高产技术示范"亩产达696kg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幼苗半直立,苗叶绿色、较窄,叶耳无色。植株整齐,平均株高90cm左右。小穗密度中等,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半角-粉质,籽粒卵圆形、饱满。平均有效穗21.8万/亩,穗粒数40.6粒/穗,千粒重49.9g。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95g/L,蛋白质含量14.52%,面粉湿面筋含量31.7%,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