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调查和观察研究,分析了湿地松、火炬松梢枯病与发生因子的关系。根据病害症状和地理分布,可分为两大类型:1)前期生长正常,至10年生左右发病;2)病株多为2年生以上幼树。前者导致林木生长衰退,全省都有分布,致病因素包括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后者主要发生在平均气温17℃以下地区。防治方法主要是适地适树和采取集约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论述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研究进展,并提出明显影响该病的主要因素及偏相关系数大于为树种>母岩>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838209;与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为为0.8687435。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Pinus taeda L.)、湿地松(P.elliottii Engelm)具有生长快,干形圆满、通直等特点,是我国引种比较成功的两个国外树种。1981年以来,湖北省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论述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研究进展,并提出明显影响该病的主要因素及偏相关系数大小为树种>母岩>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国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以来,在湖北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火炬松、湿地松梢枯病。主要分布在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京山、咸宁、崇阳、鄂州、阳新、红安、襄樊等县市。病害发生而积占各地火炬松和湿地松面积的20-50%,发病株率28. 6-100%,病梢率7. 7-96. 0%。轻病林分林木生长势下降,重病林分林木成片死亡或濒于死亡。乃我省发展国外松生产的主要障碍。病害症状表现主要有梢枯、溃疡、枯针等三种类型。梢枯为其典型症状。经多次采集病梢,反复镜检、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实在我省导致火炬松和湿地松梢枯病的病原菌与有关文献报道的 DiplodiaPinea(Desm.)Kickx 类似。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梢和病针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大量散发,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害发生与降雨量成正比关系,在林木生长抽梢期的4-9月,降雨多的年份病害发生较重,在降雨少的年份,病害发生较轻。在石灰岩、流纹岩、片麻岩发育成的土壤上生长的林分发病较第四纪粘土上的林分重。火炬松发病普遍较湿地松重。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湿地松枯梢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Pinus taeda L.、湿地松P.ellio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七十年代在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大面积引种成功。我市的汨罗、岳阳、华容、临湘、湘阴、平江六县引种总面积三万三千多公顷,它们具有适应性广、速生丰产的优点,已成为岗丘地区主要的造林绿化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省林科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湿地松、火炬松批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为“,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研究,特松村姑梢病区分为干枯型、流脂型和综合型三大类。侵染型(综合型)枯梢病,种子带菌但不传病,病害的流行和蔓延主要求带菌苗木传播,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状态在病树上越冬,作为次年初4k来源,在4-6月以直接侵入方式侵入树梢、新芽和针叶,造成枯梢、抽芽和抬升、南方栽培的不同松树抗病社差异显著,马尾松、白皮松、流球松较为抗病;晚松、加勒比松、江地松、火炬松最易感病;乡苗辽、改克松、代…  相似文献   

8.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ugelm),是我县新引进的外来树种。生长快,材质优良,含脂量高,既是良好的速生用材树种,又是含脂量高的采脂树种,经济价值很高。我所一九七三年进行了引种造林,在低丘陵红壤地上,七年生的幼林,平均高624厘米,胸径9.41厘米,长势喜人。但在幼林期间,每年都发生枯梢病(暂名),顶芽枯死,顶端生长受到阻碍,导致侧芽大量发生,变成一株多头,无明显主干,树干矮化,树冠呈球形,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色二孢菌引起湿地松枯梢病。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5-31℃,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子实体最早形成。分生孢子在10%的湿地松和油松针叶浸汁中萌发最好,6h萌发率达90%以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7;在水滴中纟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几乎显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火炬松梢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该病的防治实用技术,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从10种药剂中筛选出多菌灵、波尔多液和百菌清可供生产上喷雾防治使用。同时进行了修剪病梢、间伐病株防治试验,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发生的传染性枯梢病,是由落叶松球座菌[GuignardiaLaricina(Sawada)Yamamoto et K Ito]侵染所致,无性阶段为大茎点属[Macrophoma]。接种试验证明,该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潜育期11~15天。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海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都易感病,日本落叶松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3.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 (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和吝和嫩梢,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雪松枯梢病1986年在浙江的杭州、富阳、临安等地首次发现。引起雪松春梢上的针叶束和嫩梢大量枯死。11块标准地调查结果,平均株发病率为80.2%(31.8—100.0%),平均感病指数27.0(7.9—52.2)。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的程序试验,确认该病是由蛛形葡萄孢茵(Botrytis latebricola Jaap.)所引起。B.latebricola的发现在我国是新记录。 病原孢子萌茅的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才能萌芽;在pH 3—10的清水中孢子均能萌芽,最适值为pH 4—5。5月份喷2—3次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为35.0—46.7%。  相似文献   

1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deodara(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叶和嫩梢,引起叶枯及嫩梢枯死;经伤口侵入枝干,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害严重,蔓延迅速的危险性病害。从苗圃的幼苗到幼树、成林都能被害。危害严重的整株枝梢枯死下垂,轻者部分枝梢枯死,影响生长,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列为我国的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在一九七一年就在我省丹东地区部分公社发生过,据最近在该地区的丹东市郊、东沟等县部分地区调查,又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个别地区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工林受害。目前,在宽甸、凤城等县有扩大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zhang是由子囊菌亚门,啄球菌属中的一种真菌所引起。只危害当年新竹。病竹上的病斑在翌年春形成有性子实体。5月上中旬为孢子释放初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孢子释放盛期,7月下旬为孢子释放末期。孢子随风雨传播可达500m左右。7、8月干旱、高温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经多年用“隔断侵染源”、“幼竹摇梢”、“药物注射”、“杀菌烟剂”等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桔梢病“Guignarbia larieina(Sawada)Yamamoto et k·Ito·”是一种蔓延快,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据有关报导,日本1938年发现该病,1950年日本北海道只有零星单株受害,逐渐发展为大面积受害,1960年——1969年仅北海道地区因该病危害伐除烧毁的落叶松人工林达9700公顷。并把该病法定为危险性病害进行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枯梢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是我国主要用材和经济竹种之一。自1959年以来,浙江省沿海普遍发生枯梢病的危害,近年来几乎遍及全省。此外,江苏、江西、上海等省市也相继发生。该病蔓延快,造成的损失大,受害竹不仅竹材质量降低,毛料减少,而且严重影响来年出笋,是当前毛竹生产的主要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为了搞清毛竹枯梢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我们在各级领导和工人、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实践第一的马列主义观点。几年来开展了有领导、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0.
姜凤丽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2):24-28,23
松枯梢病(Diplodia Pinea)除为害国外松外,还危害日本赤松、乔松、黑松等。病菌主要侵染松梢,被害部位密生黑色子实体。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pH值为5~7,最适pH值为6;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为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以牛肉浸膏、蛋白胨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30℃。室内抑菌试验表明,75%百菌清、70%托布津、65%代森锌、20%三环唑各1000倍均有100%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