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霉素中毒 土霉素是家禽最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常用量为 2000PPm,连用 3- 5天,超量长期服用亦可引起中毒。 鸡群中毒后一般都表现为慢性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冠萎缩苍白,皮肤发绀,腿瘫软。成年鸡体重减轻,鸡群产蛋率下降,最后衰竭死亡。若发现中毒鸡应立即停喂土霉素,用 5%葡萄糖水和肾肿灵交替饮水 3天,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二、抗毒威中毒 抗毒威是常用的消毒药,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浓度过高或溶解方法不当,若有未溶解的颗粒被鸡吞食均会导致中毒。 鸡群中毒后,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饮水增多,拉黄白色稀粪,粪中有未消化饲料颗粒,严重的全身颤抖,眼睑粘有泡沫状分泌物,鼻流粘液,喘气,痉挛死亡。鸡群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停用抗毒药,并用 5%葡萄糖和 0.1%维生素 C饮用 32天,可达到有效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1、土霉素中毒 土霉素是家禽最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常用量为2000毫克/千克,连用3~5天,但超量长期服用亦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3.
土霉素对防治鸡细菌性传染病和肠道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但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易引起鸡慢性中毒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土霉素中毒的防治方法有:(1)控制用药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一般每公斤体重每次用药量为25~50毫  相似文献   

4.
土霉素时防治鸡细菌性传染病和肠道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但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易引起鸡慢性中毒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土霉素中毒的防治方法有:(1)控制用药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一)土霉素中毒的救治1、临床症状 鸡土霉素中毒多为慢性,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减少,但饮水增加,嗉囊充满液体,粪便呈黄白色,并带血丝;羽毛干枯,无光泽,机体逐渐消瘦,龙骨弯曲,腿瘫软,鸡冠萎缩、苍白,皮肤呈紫色;母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病鸡死后剖检,可见腺胃和十二指肠壁水肿,肌胃角膜龟裂,肝、肺气囊表面呈石灰样。2、防治方法 用土霉素防治鸡某些传染病和肠道疾病时,要按规定投  相似文献   

6.
黄晓红 《福建农业》2004,(12):25-25
农村养鸡常用土霉素防治家禽疾病,或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使用过量会引起中毒。现将一饲养户使用土霉素过量引起鸡中毒的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有一饲养户在果园中放养肉鸡300羽,已45日龄。由于该饲养户重放养轻补饲,饲料单一,有啥喂啥,造成营养失衡,生长受阻,鸡群生长发育不良,鸡体瘦弱,但反被认为是鸡生病,6天前用土霉素拌料,每日2次补饲,在2004年6月26日下午发现肉鸡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鸡群严重腹泻并死亡16只。经笔者计算,每只鸡每次服土霉素高达500毫克之多。二、临床症状鸡群精神不振,闭目嗜睡,采食量减少或废绝,羽毛粗乱,眼有…  相似文献   

7.
鸡土霉素急性、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黑鸡为动物模型,采用土霉素灌胃进行急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系统研究土霉素对鸡的生长性能、组织病理变化、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为安全生产无公害肉制品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霉素对鸡的LD50为4.01g/kg;蓄积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霉素对鸡有中等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8.
1.鸡喉气管炎。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5天即愈。 2.鸡痘。可用病毒灵、维生素C、土霉素同时内服。这3种药物各1片,每天1—2次,连服5~7天即愈。  相似文献   

9.
<正>1.土霉素。为广谱抗菌素,对鸡患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白痢、大肠杆菌病、副伤寒、传染性骨关节炎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量为0.2%,混入饲料中,内服,连用5~7天。2.青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该药常用于防治鸡白  相似文献   

10.
幸奠权 《新农村》2016,(4):28-29
正1.长期用药饲料中添加适当药物,有利于预防鸡病和提高生产性能。但是,部分养鸡户由于缺乏科学用药知识,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一是药物可在鸡体内蓄积损害,引起中毒;二是产生耐药性,增加鸡病治疗难度;三是药物残留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鸡中毒性疾病有食盐中毒、药品中毒和变质饲料中毒等。因此,了解鸡中毒的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助于养殖场户预防中毒的发生或减少中毒所造成的损失。食盐中毒鸡饲料中食盐的正常含量为0.25%~0.5%,最适宜含量为0.37%。食盐用量过多、大量使用鱼粉、搅拌不均匀、限制饮水,都可引起食盐中毒。当雏鸡饲料含盐量达1%、饮水0.9%时,  相似文献   

12.
一、食盐中毒食盐是鸡日粮配合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含量一般为0.3%~0.4%。当鸡摄入过量食盐时很快出现中毒反应,雏鸡最敏感。一般雏鸡料中食盐达0.7%、成鸡料中达1%时就可引  相似文献   

13.
(一)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与花生油或茶油以1:4均匀混合,在颈、背两侧深部肌肉分点输流注射,一般小猪1~2毫升,中猪3~5毫升,大猪5~8毫升,每隔8天1次,5次为一疗程。也可将土霉素碱溶解在7%硼砂或2%硫酸镁(现配现用)中,每天肌注1次,5天为一个疗程。(二)兽用卡那霉素每公斤体重4~5万单位肌注,如与土霉素油剂或水剂结合交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0,(8):45-45
乙酰甲喹在鸡方面的正常使用量为每升水30~60毫克,而养鸡户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加大该药的使用量,而该药只要高于治疗量3~4倍或正常饲喂时间超过5天,可致不同程度的中毒或死亡。解毒方法:5%的葡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该场于2013年3月10日购进1日龄AA肉用雏鸡3000只,当饲养到37日龄时,鸡群内出现以跗关节着地行走为主要症状的病鸡,随即采用加喂多种维生素和0.2%土霉素进行治疗。发现症状次日即开始出现死亡,随后发病和死亡逐日增加,每日的死亡数在5~20只左右,持续2周,共发病约530只,发病率17.6%,死亡180只,致死率34%。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伏卧,站立不稳,以跗关节着地行走,羽毛蓬乱无光泽,翼下垂,腹部膨大,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排出水样粪便,病鸡多在发病后的2~3日内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防治鸡白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的鸡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笔者用自拟中药方剂和西药土霉素、氟派酸粉、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联合用药防治雏鸡白痢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饲喂益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0,0.2%,0.4%水平的益生素和0.2%水平的土霉素添加于基础日粮中,饲喂肉仔鸡,并对生长性能、免疫水平、免疫器官进行了测定。结果各处理组鸡的平均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0.4%水平益生素组为最好。对肉仔鸡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对胸腺、法氏囊、脾重量及指数的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2~7周龄肉仔鸡的成活率为100%,益生素能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并对不同水平的益生素和土霉素组进行比较,益生素可以代替土霉素。  相似文献   

18.
以留兰香为材料,研究了土霉素处理对留兰香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土霉素处理对留兰香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将留兰香茎段接种到含5种不同浓度0(对照)、5、10、15、20μmol/L的土霉素处理培养基上,连续处理14 d。基因组DNA用混合取样法,取100株组培苗嫩叶,混合并提取。用AFLP、MSAP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土霉素处理14 d后,叶绿素含量随着土霉素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丙二醛(MDA)的合成也呈下降趋势。AFLP分析表明,土霉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未发现特异性片段。MSAP分析表明,5、10、15、20μmol/L土霉素处理后,留兰香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4.16%、13.92%、18.84%、8.95%,均低于对照(22.75%);与对照相比,土霉素处理后DNA甲基化率分别为10.31%、10.87%、10.94%、11.34%,去甲基化率分别为11.86%、11.41%、15.63%、17.53%。土霉素影响了留兰香的生长发育,并引起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土霉素未造成留兰香基因序列的变异,却能引起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鸡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及血清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门诊送检病例 ,对河南省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进行了病原体的分离鉴定、血清型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 ,在收治的 80例病例中 ,卵黄性腹膜炎占5 0 % ,败血症占 2 5 % ,幼雏脐炎占 1 0 % ,肉芽肿占 6.2 5 % ,气囊炎占 5 % ,肠炎占 3.75 % ;共分离到 72株大肠杆菌 ,分离率 90 %。通过血清型鉴定 ,共有 9个血清型 ,即O5( 2 0 .8% )、O8( 1 6.7% )、O78( 1 2 .7% )、O1 4 1 ( 1 2 .5 % )、O1 4 7( 1 2 .5 % )、O1 8( 1 2 .3% )、O1 9( 5 .6% )、O1 4 ( 4 .9% )和O1 5( 2 .0 % )。河南省鸡群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菌株依次为O5,O8,O78,O1 4 1 ,O1 4 7,O1 8,说明河南省鸡大肠杆菌病的不同性和复杂性。并且所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链霉素、烟酸氟哌酸高度敏感 ,高敏菌株达 61 .1 % ,而对痢特灵、土霉素和磺胺嘧啶则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死亡率差异很大,有的仅为3%~5%,一般为15%~20%,严重发病鸡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