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新病害叶鞘黑斑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7月,在湖南省花垣县水稻上发现一种新的病害,症状表现为叶鞘上出现长椭圆形黑斑,病健交界模糊。分离到的4隔孢弯孢霉(HNHY001)经离体和活体人工接种均可产生黑斑;另一种黑孢霉菌株(HNHY002)不引致叶鞘黑斑。从湖南省栽培水稻150份种子样本中共分离到弯孢霉菌株27个,其中4个菌株具有4隔孢子。这4个菌株中1个菌株不产生子座,其余3个均产生分枝子座。经人工接种除不产生子座的外,其余3个菌株均能产生典型的叶鞘黑斑。HNHY001的rDNA-ITS序列(GenBank登录号JQ360963)经BLAST搜索,与之最接近的几个序列为膝曲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geniculatus)及其有丝分裂产孢种—4隔孢弯孢霉。鉴于单独以及与其它4隔孢弯孢霉菌株进行对峙培养均未产生有性阶段,建议根据此菌无性阶段特征即分生孢子较直、4横隔、子座分枝等特征,鉴定为膝曲旋孢腔菌有丝分裂产孢种之一的假弯孢(C.fallax)。水稻叶鞘黑斑病系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和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白菜抗黑斑病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对陕西省春夏大白菜黑斑病进行调查、病样采集、病菌分离及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唯一病原。利用3个不同抗性的白菜品种研究了孢子浓度、苗龄和温度对大白菜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建立了大白菜抗甘蓝链格孢黑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即采用二叶期幼苗,以1×104pfu/mL孢子浓度喷雾接种,随后置25℃条件下,先黑暗下保湿24h,接着正常管理3天,从第4天开始夜间保湿,白天揭开,第8天保湿24h后调查发病情况,其结果客观反映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引起山药茎蔓黑斑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基于rpb2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并初步测定其寄主范围。结果显示:分离的2株病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3.9~5.1)μm×(1.8~2.7)μm,产孢细胞瓶梗形,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或梨形,无刚毛,具孔口,有时孔口延长形成乳突,NaOH颜色反应呈阳性,参考Phoma鉴定手册,可将其划分到section Peyronellaea。将供试菌的rpb2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其与GenBank中的Epicoccum latusicollum具有最高的同源性,支持率为97%,结合形态学特征可将其鉴定为E.latusicollum,该菌经人工接种后也能侵染番茄、辣椒和花菜幼苗。  相似文献   

4.
 In recent years, Yam black spot caused by Alternaria dioscoreae Vasant Rao became more prevalent throughout the hill yam growing area in the east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Study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for its colony growth were 25-30℃ and 6-8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RH, pH and carbon source for conidium germination were 20-25℃,100%,6-7 and saccharose respectively. The conidium lethal temperature was 48℃.  相似文献   

5.
南疆骏枣黑斑病症状表现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南疆骏枣黑斑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原菌种类,2013—2014年在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骏枣园,对枣叶、花、果等组织上黑斑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分离病原菌及测定其致病性,并根据病菌形态特征、ITS序列和β-tubulin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枣叶、花和果均可感染黑斑病菌,室内接种和田间骏枣黑斑病症状相同,叶、花和果中的病原菌可以相互侵染,并在枣果上均表现出黑斑病典型症状;不同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357株菌株,形态观察表明,侵染叶、花和果的菌株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通过ITS序列和β-tubulin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进一步确定引起骏枣不同组织的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板蓝根根腐病在板蓝根主产区大面积频繁发生,直接影响了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成为板蓝根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1]。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香蕉种植区发现一种引起香蕉黑斑病的新病原。通过对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 A.J. Roy)。该病原菌菌落为深橄榄色,产生棒状子囊、梭形子囊孢子及倒梨形分生孢子;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 值为6;病原菌生长较好的碳源为果糖和阿拉伯糖,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在全光条件下,病原菌菌丝扩展速度最快;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4℃。由G. mangiferae引起的香蕉黑斑病,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河北鸭梨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鸭梨黑斑病菌株 ,在PCA平板上 ,菌落直径 69 2~ 73 5mm ,有明显浅灰与灰褐色交替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梗单生 ,浅褐色 ,有隔 2~ 7个 ,长 2 0 5~ 59 0 μm ,合轴延生或不延生。以孔生方式产生分生孢子 ,孢子串生 ,孢子链多次分枝 ,孢子链 5~ 1 1个孢子。孢子倒棍棒形 ,长卵形 ,黄褐色至黑褐色 ,有横隔 3~ 6个 ,纵隔 0~ 3个 ,孢子尺度 1 2 5~ 42 0 μm× 5 5~ 1 3 0 (- 1 4 5) μm ,喙长 0~ 8 0 μm。根据病菌形态特征 ,黑斑病菌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 .)Keissl.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等县区冬枣上采集病叶标本,经室内分离、纯化获得15个菌株,从中选取5 个菌株,对其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测定等项目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冬枣叶枯病是由石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11.
苍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苍术黑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Kunze) Wiltshire],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5~35℃都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pH在4~11都能生长,最适pH为6.0~7.0。在Czapek培养基上,病原菌以葡萄糖和甘露醇为碳源生长最好,以硝酸钾为氮源生长最佳。30%苯醚甲.丙环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pathogen causing leaf blight on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leaf.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y test,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Alternaria tenuissima (Fr.) Wiltshir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fungus infecting S. chinensis.  相似文献   

13.
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特色经济作物,自2015年开始云南省德宏州及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种植区发生了一种魔芋新病害。典型症状为早期叶片上出现具黄色晕圈圆形斑点,逐渐形成大斑块,最终整个叶片枯死。本研究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及分子鉴定等方法对珠芽魔芋叶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种植区采集的37份叶部病样中分离得到37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致病性试验证实,均为珠芽魔芋叶斑病病原菌,显微镜下观察该病原菌具有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形态特征;将其rDNA-ITS、EF-1ɑ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序列与A.tenuissima的相似性为99%~100%,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由细极链格孢侵染所引起的珠芽魔芋叶斑病。  相似文献   

14.
高粱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居第五位~([1])。高粱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上,高粱病害是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己报道的高粱病害有60余种~([2]),较普遍发生的有15种~([3])。2014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发现一种新病害,在农场种植的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高粱链格孢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营养及环境条件对该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有明显差异, 其中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 不同碳、氮源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有显著差异, 其中最适宜菌丝生长碳源为葡萄糖, 氮源是蛋白胨; 该病原菌最适宜营养生长的温度为28℃, pH为7; 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 光照时间对高粱叶斑病菌丝的营养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柑桔黄斑落叶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柑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位于我国南疆的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种植柑桔最适宜区或适宜区,柑桔也是广西一大优势水果产业,是广西出口东盟的主要农产品。柑桔黄斑落叶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秋梢和春梢叶片,形成不规则黄斑,严重的可造成整个叶片脱  相似文献   

17.
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叶片组织分离获得26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真菌分离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菌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和形态特征相似。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2株来自安徽庐江和宣城地区的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进行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的ITS、gpd、tef-1a基因序列分别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参考菌株CBS 107.27的序列(KP124300, KP124157, KP125075)相似性为100%、99%和100%,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交链格孢是引起该茶树叶斑病的致病菌。这是在安徽茶区首次发现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茶树叶斑病。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从西宁市城北区、海东市乐都区和贵德县的樱桃上采集有叶斑症状的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原菌,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EF-1α和Alt a 1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获得279株病原菌菌株,分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分离频率分别为84.95%、5.02%和10.03%。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离体叶片致病性测定,接种叶片100%发病,说明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刺盘孢属真菌,且链格孢为主要病原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加那利海枣叶斑病的症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加那利海枣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柄。初期症状是在叶片和叶柄出现水渍状褪绿色的褐色小点,病斑扩大成浅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后期变褐色至灰褐色,中央产生小黑点。按照柯赫氏法则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将病原菌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 (Speg.) Steyaer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