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籼粳交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水稻籼粳交育种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内涵,评述了水稻籼粳交相关的科学术语、育种理论和育种实践,分析了籼粳交杂种不育基因座位研究结果对籼粳交育种的指导作用,简述了广东的籼粳交育种现状,提出了以大群体筛选籼粳交后代的育种方法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2.
水稻籼粳交育种策略的优化及育种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交育种是水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基本途径,以培育掺粳籼稻为主题,分析了籼粳交育种的多个育种策略,利用典型粳稻和采用三交(回交)方式是优先可取的方法,但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作量小、能有效缩短育种时间的高效育种策略,即(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典型粳稻品种F1//具有恢复能力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的育种策略,回顾了籼粳交育种历程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籼粳交育种策略的进一步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常规育种工作中,最棘手的两大难题:一是后代性状“高度分离”;二是后代”结实率低”。 本研究认为:形成籼粳杂交后代“结实率低”的原因有二:1.花粉的可育率低;2.柱头对自花花粉的不亲和性。 形成籼粳杂交后代性状“高度分离”的原因有四:1.子房的可育率接近常值,但花粉的可育率较低,尤以低世代子房的可育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花纷的可育率;2,柱头对异花花粉的亲和性;3.同花期不同基因型外界花粉的介入,即天然异交;4.误选。 本研究旨在为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性状的快速稳定,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ISSR标记分析了来源于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历时18年、4个选育阶段、涉及25个亲本和36个育成品系构建的水稻籼粳亚种间育种系谱的遗传多样性,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明显区分54个水稻籼粳亚种间育种系谱材料.基于ISSR标记数据的聚类结果,以遗传相似系数0.58为阀值,将该育种系谱材料划分成4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应用,实现了以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为母本、粳型广亲和为父本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通过配组和筛选育成了中间型的高产杂交组合,为超高产育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文对两系法籼粳交育种的历程及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关联度系统理论,对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12个常规籼稻品种和稳定品系的8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判,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排序结果与实际表现和应用一致;高产品种应表现植株高度适中、有效穗多、穗部籽粒着重致密、结实好、单株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9.
籼粳交后代亚种分类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水稻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 ,分析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亚种分类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亚种分类性状与主要经济性状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依据这些相关关系可以利用程氏指数亚种分类性状进行籼粳杂交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0.
对4个灿粳交组合P,F1,F2世代米粒垩白度的遗传研究表明,垩白度在杂交F1代多偏向小植亲本,F2出现大量超低新和超高亲分离,呈连续的多峰分布,广义遗传力49.6%-61.8%。米粒垩白度与主要产量性状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通过籼粳杂交改良稻米垩白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追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4.
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穗颈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颈小维管束数、1次枝梗数、1次枝梗粒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穗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颈小维管束数与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穗粒数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粒数主要由2次枝梗粒数决定,而2次枝梗粒数主要由2次枝梗数决定,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1次枝梗数通过2次枝梗数影响穗粒数;穗颈维管束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16个亲本及特异种质92gk729的39个衍生品系为材料,采用221对SSR标记和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分析祖先亲本在籼粳杂交各衍生世代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1)在92gk729中有10对SSR引物位点上出现4个祖先亲本杂交重组的特异条带,有5个重组后的特异位点能稳定传递到衍生后代中,有1个重组后的特异位点在亲本及衍生品系中都没有出现;(2) ketan Nangka、嘉南粳、02428、明恢72对92gk729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5.09%、21.32%、22.78%和34.64%。4个亲本杂交染色体片段重组后能产生新的特异位点,其遗传贡献率是6.17%;(3)4个祖先亲本在每条染色体上对衍生后代遗传贡献的趋势都是随着衍生代数的递增,遗传贡献率逐渐下降。亲本对各世代衍生品系的遗传贡献率为明恢72>02428>嘉南粳>Kenta Nangka ;(4)采用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聚类,发现同一杂交组合的品系、同一系谱分支存在衍生关系的大部分品系聚为一类,后代亲缘关系相近的高代材料聚为一类。说明该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祖先亲本对后代的遗传贡献。  相似文献   

17.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作单季晚稻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684-3686
为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利用台州境内6个县(市、区)7年间222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即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9.
以珍汕97B/秀水13的系列F7代株系为材料,在程氏籼粳分类与SSR分子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鉴定了籼粳交后代株系在两种不同温度下的花粉黑染率与结实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F7代株系的籼粳属性发生明显分离,以偏籼型比例最大,占47.7%;SSR分子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4处将籼粳交后代大致分成籼、粳两大类群;SSR分子聚类结果与程氏籼粳分类结果基本吻合,相符度达85.4%。籼粳交后代花粉黑染率与结实率易受低温影响,育性下降,且变异系数大。根据育性表型可筛选出育性稳定的株系作为籼粳交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籼粳杂种一代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水稻亚种间杂种与亚种内杂种及亲本品系相比较,表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较易落粒,但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供试组合中农艺性状的广泛变异为利用其有利优势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亚种间组合的亲子相关分析表明,杂种F#-1的株高、生育期、落粒性、百粒重、每穗颖花数及有效分蘖数均与中亲值有显著相关。为了获得理想的籼粳杂种,要选择矮秆基因互为等位,感光性、感温性、落粒性互补的品种作亲本。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潜力,亚种间F#-1必须具有高而稳定的结实率,并将良好的水稻株型与有利优势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