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2):17-17
培育亲鱼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大龄鱼作亲鱼。培育时要在面积大、水质清、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每667米2放养10~20尾。产卵期前30天集中培育。日投饲量为亲鱼重的3%~5%。或选有微流水或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单养,亲鱼池面积要有1300~2000米2,水深2米左右,每667米2放亲鱼75~150尾,配养6.6~10厘米鳙鱼5尾,以调节水质,加放以5~6厘米的野杂鱼或家鱼种作为饲料,并勤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挑选种鱼可从鱼的体形和尿殖乳头结构上区别加州鲈雌雄。雌鱼体形较粗短,产卵季节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上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满足泥鳅人工养殖需要,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泥鳅亲本培育和规模化泥鳅繁殖技术的探索和研究,现将相关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本引进与强化培育(1)池塘选择与清整。根据泥鳅生活习性,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土池作为亲鱼培育池。塘口设计为狭长形,长×宽×高=120米×25米×1.2米,池塘坡比为2∶3的标准化池塘。池底平坦,底部淤泥控制在15~20厘米,并在坡的基部绕池塘四周设置防逃网。防逃网嵌入土中30厘米,每隔3米用水泥桩固定。放养前2周,每亩  相似文献   

3.
一、亲鱼培育1.亲鱼池的建造在建亲鱼培育池时,池边应建一些用砖石砌成的洞穴或在池底放上瓦片、竹筒作为亲鱼栖息的场所,池堤要坚固无漏洞,水深1米以上,池壁要比水面高出50厘米,以防亲鱼跳出。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从捷克引进一批原种欧洲丁鱥亲鱼,其后几年用雌雄交叉交配繁育的后代进行优质选育,去劣留良。2006年11月我们按雌雄1∶1的比例挑选200组亲鱼进培育池1#进行专池强化培育,亲鱼平均体重800克,池中套放50~100尾/亩花白鲢调节水质。培育池面积为2000米2,水深1.8米,池壁四周均用水泥石块护坡,底质较硬,少淤泥。进排水口设置过滤纱窗。  相似文献   

5.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6.
巴西鲷学名为小口脂鲤(Prochilodusscrofa),属于脂鲤目、无齿脂鲤科鱼类。原产于南美洲,是巴西等国家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我们于1999年进行了引种试养,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又进行了繁殖试验。现将巴西鲷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繁殖亲鱼培育亲鱼培育可采用土池或水泥池,但土池培育比较理想。土池培育要求排灌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面积一般1000~2000米2,水深保持在1.2米以上。亲鱼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巴西鲷对配合饲料的抢食能力较弱,亲鱼培育宜采取单养的方式,每667米2放养量控制在3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7.
瓦氏黄颡鱼人繁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培育(1)亲鱼放养瓦氏黄颡鱼放养雌雄比按1:(1~1.5)配比,同时混养250-300尾10厘米左右的花白鲢,控制亲鱼池的水质。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亲鱼性腺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在常年培育的基础上,要特别抓好春季培育。 一、亲鱼培育池基本条件及放养密度 1.亲鱼培育池基本条件:亲鱼池的位置要临近水源,排灌水方便,利于调节水质。水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池塘宜作为鲢、鳙鱼的培育池;水质瘠瘦,微流水的池塘,宜作为草、青鱼的培育池。面积3—4亩,水深1.5米左右,以长方形为好。鲢、鳙鱼培育池应有约20厘米深的池塘淤泥,易使水质肥沃。草、青鱼培育池应少含或不含淤泥。  相似文献   

9.
<正>一、材料与方法1.后备亲鱼来源与培育选择2龄以上本地泥鳅作为试验用后备亲鱼,放入规格6米×10米的水泥培育池进行培育,放养密度30尾/米2。培育饲料为泥鳅配合饲料。根据温度等变化酌情投饵。上午9时、下午3时各投饵1次。在培育期间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1/4左右。为了减少泥鳅的应激反应,池中养殖浮萍,池底加入5厘米壤土,营造仿生态环境。2013年4月28日,从培育  相似文献   

10.
二级培育是将全长3厘米的鱼苗培育成10厘米左右的鱼种。因体长10厘米以上的鱼苗套养或主养成活率较高,所以在网箱中进行二级培育非常必要。1.养殖水域的选择和网箱设置选择水质良好的湖泊或面积较大且底质硬而平坦的池塘作为养殖水体,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为宜。网箱规格一般为2米  相似文献   

11.
一、培育池条件与设施1.培育池选择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池塘深度为0.5~0.8米,培育池要除去过多淤泥,留有淤泥10厘米。  相似文献   

12.
草亲鱼培育可分为产后护理、夏秋培育、越冬管理、春季培育四个阶段.产后护理,包括调节亲鱼池水质、注射产后保健剂、防病治病等,使鱼体尽快恢复健康;夏秋培育是指在夏秋两季,强化投饲,使草亲鱼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越冬管理主要是在冬季通过调节水层深浅、投喂饲料等措施,使草亲鱼保持健壮并继续发育;春季培育就是在保证草亲鱼营养需求的同时,加强冲水,促进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培育(1)池塘。面积2~3亩,水深1.5~2.0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排灌水方便。放养前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7~10天后加水。为控制水质肥度,池中可搭配少量白鲢。(2)亲鱼选择与放养。试验亲鱼来源于本所养殖的黄颡成鱼,要求体型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成熟度好,雌鱼2龄以上,雄鱼3龄以上。入池前用3%~5%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相似文献   

14.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亲鱼培育池面积2.5亩,水深1~1.2米,池底平坦,淤泥3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搭配部分鲢、鳙、草鱼、鲫鱼。2.水源和水质鱼池补充水为井水,孵化用水为鱼池水,pH值7.5,溶氧5毫克/升以上,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亲鱼的来源所用亲鱼为本场培育的三龄鲤鱼,亲鱼性腺成熟、体形好、体色鲜艳、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亲鱼腹部膨大柔软,倒提鱼体可见明显流动的卵巢轮廓;雄亲鱼挤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雌雄比例为1∶1。二、试验方法1.亲鱼培育草鱼投喂青草,鲤鱼夏秋季一直投喂草鱼成鱼颗粒配合饲料,开春开食…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1-52
首先要加强亲鱼培育,实行人控产卵。鲤亲鱼培育池,以面积1—3亩,水深1.5米左右较好.一般宜专池培育。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月,笔者从浙江引进大口胭脂鱼后备亲鱼,经强化培育,当年就取得人工繁殖成功。2000年进一步完善亲鱼培育和催产、育苗技术,使人工繁育取得新的进展,平均催产率达90.7%,累计孵出水花248万尾,育出夏花192.9万尾。现将人工育苗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亲鱼培育1.1 亲鱼培育池条件一般选用土池作为亲鱼培育池,面积660~2 000米2均可,水深1.5米左右,要求池塘不漏水,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保水保肥性能好。培育池要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若用配合饲料培育亲鱼,要在池中搭建饲料台,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同时也便于观察亲鱼…  相似文献   

18.
邓晓川  李华 《科学养鱼》2007,(11):10-11
我所对匙吻鲟苗种进行了5年的池塘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70%~85%,本文将该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1.鱼苗培育池面积为6米2,水深0.5米,共有10口,池呈长方形,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通过蓄水池曝气调温的河水。2.鱼种培育池面积为900米2,水深1.5米,水泥池呈长方形,水源为提灌的河水,水质清新,溶氧高。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繁殖与夏花、冬片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繁殖1郾亲鱼的选择与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须选择3冬龄以上、无病无伤的体。2003年3月22日,我们从长荡湖网围选购了20尾、平体重2郾5千克的野生翘嘴红作为亲本。(2)亲鱼培育亲鱼对培育池的要求不很严格,选择积2亩左右、水深1郾2米左右、池底平坦的长方形池,注水方便。水色以混白、透明度约15厘米左右为好,这样中大型蚤类较多。同时投放青虾虾种50千克,作为亲鱼料。4月底始,每周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促进其性腺发育。2郾人工催产(1)雌雄鉴别与配比雄鱼在生殖季节胸鳍及体侧现大量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雌鱼则手摸光滑。翘红的雌鱼比…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3,28(4):20-21
1苗种培育1.1池塘准备苗种池不宜过大,面积一般为1200米2左右,以利驯化饲养,水深1.5米,底泥深20~3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150千克/667米2清塘消毒,3天后注水深1米左右,并施粪肥150~250千克/667米2培肥水质。1.2鱼苗放养鱼苗宜在网箱中培育,放养时用40克/升的食盐水浸洗鱼种3~5分钟。网箱规格一般为4米×2米×0.8米,固定于池塘中央,放养密度为2万尾/箱左右。每天上午8:30投喂鳗鱼料,下午13:00和16:00投喂捞取的水蚤等大型浮游动物。待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放入池塘中培育,一般经120~150天饲养,可获得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