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括松材线虫和椰子红环腐线虫在内的伞滑刃属线虫形态上相似性高,形态鉴定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伞滑刃属常见线虫群体ITS2区序列比对、分析,设计了木质包装材料检疫中常见的泰国伞滑刃线虫和豆伞滑刃线虫特异引物对各1对,并研究了这2种常见伞滑刃线虫的PCR检测方法,使用本文特异引物可分别特异、快速检测出这两种线虫。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除该病的病原物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el)外,还常常截获同属于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 spp.)的多种与之形态非常相似的线虫.本研究对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截获的两种伞滑刃属线虫--B. rainulfi和B.conicaudatus进行了形态描述和鉴定.  相似文献   

3.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于2007年12月自韩国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rDNA-ITS区扩增测序分析,鉴定为阿苏里伞滑刃线虫.该线虫除韩国和中国台湾外,还未见在其他地方报道.  相似文献   

4.
 对伞滑刃线虫属部分种群包括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豆伞滑刃线虫、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和泰国伞滑刃线虫等种的28S RNA基因中D2-D3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PCR扩增发现, 不同的种均产生1个约750 bp的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其进行PCR-RFLP分析, 除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酶切图谱比较接近外, 其它伞滑刃线虫种群获得不同的酶切图谱。图谱分析发现, 限制性内切酶Bsh1236I能区分2个近似种——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进一步分析表明:Bsh1236I对28S RNA基因D2-D3区的酶切可用于鉴定本研究中伞滑刃线虫属的不同种群。同时运用clustalx1.8和Mega 2软件对28S RNA基因D2-D3区构建部分伞滑刃线虫属种群的系统树, 显示出与形态学基本一致的聚类组群。  相似文献   

5.
宁波口岸植检实验室在来自台湾的榕属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ITS-RFLP图谱比对及序列分析,鉴定为锥尾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onicaudatus Kanzaki,Tsuda&Futai,2000)。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与鲍嘉伞滑刃线虫最近似。本文着重对该线虫与近似种的形态特征区别及ITS-RFLP图谱种内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树伞滑刃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0~2001年从云南省34个县/市调查采集到病松树样本161份,鉴定出伞滑刃属线虫3个种即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霍夫曼伞滑刃线虫(B. hofmanni)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B. hellenicus)。后2种为我国新记录种,其寄主分别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云南松(P. yunnanensis),为该2种线虫的世界新寄主记录。目前云南省没有发现松材线虫,但在16个县/市发现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7.
2006年来,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曾多次从进境木质包装中首次截获并报道非洲伞滑刃组(africanus group)线虫,它们分别为非洲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africanus Braasch, Gu, Burgermeister, Brandstetter &; Metge, 2006)、伯氏伞滑刃线虫(B. burgermeisteri Braasch, Gu, &; Brandstetter, 2007)和欧斐切伞滑刃线虫(B. obeche Gu, Braasch, Zhen, Burgermeister &; Lin, 2008)。这些线虫均为作者最先截获。非洲伞滑刃组线虫的主要鉴定特征是:侧线4条;尾乳突7个(第3对和第4对靠近并位于交合伞起始处,第3对略位于第4对前并更靠近腹面);交合刺较直,中部有横纹,冠状体愈合(基顶和喙突不明显),远端无盘状突;后阴子宫囊约占肛阴距1 /2。目前尚无关于该组线虫媒介昆虫及致病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秦国勋  周弘 《植物检疫》2000,14(3):129-131
从韩国进境的松木包装箱中截获了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该线虫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假伞滑刃线虫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这三种线虫。主要区别在雌虫的尾部形态及口针长度,雄虫的交合刺、交合伞、以及a、b测量值上。  相似文献   

9.
该书紧密围绕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反映了国际伞滑刃属线虫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分6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分类背景、鉴定方法及检疫意义;第二章介绍属内两种重要检疫对象——松材线虫和椰子红环腐线虫;第三章介绍伞滑刃属线虫种类与分布,列出了95种线虫名录;第四章在核糖体DNA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伞滑刃线虫属分种检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2004年以前发表的所有伞滑刃属新种原始报道的资料,分析了伞滑刃属73个相关种的所有形态学分类特征,编制了64个伞滑刃属有效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顾建锋  郑炜  贝绍国  吴昊 《植物检疫》2007,21(6):338-340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于2007年2月从来自法国的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该线虫虫体较短,侧区有2条侧线,雄虫交合刺强壮,强烈弯曲,基顶高圆,喙突指状。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渐细,较平直或略向腹面弯曲,末端尖或钝圆,与树皮象伞滑刃线虫十分接近。经形态学比较、测量以及ITS-RFLP图谱比对,鉴定为安东尼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antoniae)。目前除葡萄牙外未见该线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宁波口岸从来自俄罗斯的杨树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为杨树伞滑刃线虫。该线虫与伪伞滑刃线虫十分近似,主要鉴定特征是:阴门盖明显腹弯,近阴门盖后半部的虫体明显凹陷;雄虫交合刺近远端边缘平直,无明显凹陷,远端盘状突十分显著;雌虫尾亚圆柱形或近圆锥形,尾端多数呈多变的尾尖突状,偶尔几乎钝圆。该线虫人工培养后雌虫尾形多数介于圆柱形和圆锥形之间,这与原始文献的报道有差异。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线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多次在进境木质包装中截获活体线虫,其中多次截获到伞滑刃属的松材线虫和与其形态相似的拟松材线虫.由于线虫形体细小,种的形态差别不大,一般非专业的工作人员难以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4.
宁波口岸首次截获弗氏伞滑刃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口岸于2008年7月从来自荷兰的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该线虫虫体细长,侧区有4条侧线.雄虫交合刺细弱,基顶略呈方形,有时背弯;喙突显著,末端锐尖;远端有较小盘状突.尾乳突7个.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尾端钝尖,有时呈尾尖突状.经形态学比较、测量以及ITSRFLP图谱比对,鉴定为弗氏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uchsi Kruglik & Eroshenko,2004).目前除俄罗斯、德国外,未见该线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植物检疫》2012,(1):90
该书紧密围绕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反映了国际伞滑刃属线虫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分六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分类背景、鉴定方法及检疫意义;第二章介绍属内两种重要检疫对象——松材线虫和椰子红环腐线虫;第三章介绍伞滑刃属线虫种类与分布,列出了95种线虫名录;第四章在核糖体DNA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宁波口岸共检测进境木质包装8720批次,其中1772批次检出各种活线虫,疫情检出率高达20.3%。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RFLP图谱鉴定伞滑刃属线虫19种(其中4种被鉴定为新种,1种尚未发表)342批次,占总检测批次的3.9%。不仅从疫区也从多个非疫区国家进境木质包装中检出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7.
宁波口岸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经常截获食菌伞滑刃线虫和阿苏里伞滑刃线虫,这2种线虫都属于fungivorus组,形态上十分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唇区缢缩十分明显,而后者缢缩不明显;前者排泄孔与半月体平均距离较远(约11μm),而后者较近(约5μm);前者雄虫热杀死后尾部强烈向腹面弯曲(超过180°),后者尾部略腹弯(约90°);前者基顶与喙突相距约9.8μm,喙突高约2.7~3.5μm,后者则分别为8.4μm和1.5~2.8μm;前者雌虫尾多数腹弯十分明显,尾较短(长约50μm),后者尾一般略腹弯(长约68μm)。此外,ITS区的PCR-RFLP方法可区分上述2种线虫。  相似文献   

18.
从新加坡进境阔叶木质包装中分离到伞滑刃属松材线虫组新种——新加坡伞滑刃线虫。该线虫雌虫和雄虫体长分别为850(690~961)肿和792(553.950)μm,身体较粗壮,口针15~16μm,侧区有4条侧线,雌虫后阴子宫囊较长(平均102μm),尾部圆锥形(c=20),略向腹面弯曲,末端钝圆,或有极短的尾尖突(1~2μm),雄虫交合刺长(41~48μm),喙突显著,远端有盘状突。该线虫与松材线虫组的B.conicaudatus、B.luxuriosae、B.fraudulentus、B.kolymensis、B.baujardi、B.xylophilus、B.mucronatus及B.abruptus形态上近似,但可从较大的交合剌及雌虫尾部形态来区分。另外用ITS-RFLP方法也可将该线虫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19.
该书紧密围绕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反映了国际伞滑刃属线虫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分六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分类背景、鉴定方法及检疫意义;第二章介绍属内两种重要检疫对象——松材线虫和椰子  相似文献   

20.
厦门口岸于2011年6月从来自希腊的荒料石垫木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比较、测量,该线虫虫体细长,侧区有4条侧线。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略腹弯,尾端尖。雄虫交合刺成对,不愈合,显著腹弯,长约13~15μm;基顶前伸,端部圆滑,略背弯;喙突显著,末端钝尖,远端有小而明显的盘状突;雄虫尾部乳突7个。结合ITS-RFLP指纹图谱比对,进一步将该线虫鉴定为瓦里西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vallesianus Braasch,Schonfeld,Polomski,et al,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