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及需求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是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正日益成为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子。陕北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水资源短缺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计算陕北地区水贫困指数(WPI)、水资源压力指数(WSI),对该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作出初步分析;预测了陕北地区在2010、2020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结合2010、2020年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得到预测年内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IWSD),其值分别为-0.13、-0.16,说明陕北地区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2010、2020年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应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保证水资源足以支撑地区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2.
陕北枣区发现红缘天牛危害枣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枣生产是陕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国家已将枣树定为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的生态树之一。但是 ,枣树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制约当地枣业的发展。 1999~2 0 0 1年对陕北枣树害虫进行了调查 ,发现红缘天牛[Asiashalodendri (Pallas) ]是陕北枣区的新害虫。1 主要  相似文献   

3.
陕北是西北旱作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三农"问题较为集中和尖锐的地区,其整体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人居环境学科视角出发,以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该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旱作农业生产都对陕北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格局、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人居环境建设应当从农村社会发展系统高度出发,将物质实体的建设自觉与农业生产、村落发展紧密结合,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适宜性模式,从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为今后该地区新农村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北枣树病虫害及其发生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树是陕北黄河沿岸营造水土保护林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国家已经将枣树定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济和生态树种之一,进行大力栽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红枣生产迅猛发展,在黄河沿岸诸县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枣树病虫害的猖獗危害严重制约着优质丰产无公害绿色红枣产业的发展.近年对陕北枣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分类鉴定,明确了主要害虫15种,病害4种,并对主要病虫害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在陕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其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陕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利用现状,讨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减去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和汛期下泄洪水量,并详细介绍了它的计算步骤;通过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求得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最后得出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6.00亿m3,可利用率为40%,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主要分布在榆林,并且分析了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陕北丘陵区时段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米脂县为基点,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区时段干旱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庆的减灾对策。影响本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为伏旱,冬春季干旱和7月份降水量。上述因子对气象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4,0.65和0.81。粮食产量的丰歉关键取决于年内降水是否与农作物需水规律同步,而与年总降水量无关。  相似文献   

7.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严重,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通过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栽培管理为核心的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对稳定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优势能矿资源进行科学再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基本思路,以及主导产业的主要判定标准,研究认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应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盐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而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相配套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并运用产业集群这一企业空间集聚发展的现代化地域组织形式和新型发展模式,建设七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陕北地区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向日葵的栽植历史,主要用途,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处发展向日葵产业,开发第二油源的对策;1.合理区划,在陕北,渭北及渭河流域盐碱滩地三类生态区建立120000hm^2主产区;2.积极开展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3.尽快培育适宜陕西生态主产区的优良品种;4.加速发展加工业,使产,供,销售,加工配套,实现产业增值,促进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108个县(区)的耕地资源指标和贫困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运用Excel软件和Supermap软件处理耕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指标。结论:1)陕西省耕地资源丰富县与贫困县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无相关性;陕西省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贫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为无相关性;所以陕西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没有相关性。2)陕西省贫困地区分布特点:全省贫困县主要分布在陕北和陕南;耕地资源丰富县主要分布在陕北和关中的山区;耕地资源丰富且贫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北和关中的山区;既非贫困县又非耕地资源丰富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的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比较了陕南、关中、陕北3个地区农村家庭的能源结构现状和能源消费意愿.结果表明:受自然地理与资源条件的影响,陕南、关中与陕北三个地区之间在农村家庭能源生产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陕南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处于能源阶梯的最低级,以传统生物质能、人畜力为主;关中地区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多元,处于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陕北地区1997~200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进行核算,这10年陕北地区水资源利用呈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3 626.87 hm~2增加到2006年的9 342.21 hm~2,短短10年间,生态赤字量增加近2倍,并且赤字还在不断的增加,这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随着该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用水量还要大幅度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根据评价针对陕北地区特有的经济地位和环境条件,为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枣苗失水与栽植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陕北黄土丘陵区红枣产业化开发规模空前,但生产中普遍存在枣苗失水导致栽植成活率很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和计算机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失水时间对枣苗失水率和栽植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失水时间与失水率呈极显著一元一次正回归关系,与栽植成活率呈极显著一元一次负回归关系;失水时间与栽植成活率的回归方程为Y=81.391-0.106t,回归系数为0.7441。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陕北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降雨侵蚀力是表征水蚀地区降雨侵蚀潜力的复合指标。系统分析降雨侵蚀力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陕北及其周边地区27站日降雨资料及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分析陕北地区降雨侵蚀力季节差异、年际变化,绘制了陕北地区多年平均及其20世纪各年代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等值线,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规律、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北旅游资源的整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省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缺乏新的旅游增长极。陕北近几年已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理应开辟为陕西省新的旅游增长极,但其旅游业发展过分依赖于红色旅游,使得本区旅游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立足于市场分析和资源特色,陕北需要进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为此,本文在分析了陕北旅游资源整合属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陕北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并进行了旅游功能分区,提出了陕北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期为陕北乃至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生态户是构成生态环境的最小单元,它既是一切生态建设措施的落脚点,也是促使陕北农民走出贫困、实现小康的奠基石。解决黄土高原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生态户的建设,整合有关水土保持措施,使其长期稳定地发挥生态效益,最终促进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必须实施重点突破战略,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层层落实、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治理,积少成多,绝不反复,最后实现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17.
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破坏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陕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陕北地区煤炭开发给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和给生态造成水源短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损失分别进行经济计量,综合评价了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18.
陕北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生态环境区可分为风沙滩地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滩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问题是陕北能源开发以前就存在的生态环境老问题。陕北能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新问题主要是地貌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灾害增加;废水、废气超标排放。陕北能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日趋破坏的法律原因是生态补偿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税收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规定的资源税率太低,税收分配比例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要求未能被全面适用。陕北能源开发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应选择的法律对策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环境法原则;完善生态环境法补偿机制;提高陕北资源税率,并在分配比例上适当照顾资源开发区人民的利益;制定环保产业规章制度,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区气温突变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陕北地区1959~2009年50年以来延安、榆林、定边、吴旗、横山、绥德等6个气象站点的逐年气温、降水资料,通过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陕西省陕北地区气温年平均温度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陕北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趋势,并且结合陕北地区...  相似文献   

20.
陕北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与开发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资源,建立了作物潜力测算的数学模型,计算农作物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4221.6kg/亩和2114.9kg亩,并以小麦,玉米为例计算作物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分别为1218.8kg/亩和1268.8kg/亩;光,温,水生产潜力分别为179.4kg/亩和821.6kg/亩。与实际生产水平对比,各类耕地产量指数在0.88-0.98之间,针对影响粮食生产潜力的要因素,提出开发作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