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落宝又叫脱叶脲,是棉花后期起脱叶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后药液被棉叶吸收,形成叶柄和茎秆间的组织分离,造成“自然”落叶。落叶反应往往在2~3周内出现,这种慢性脱叶有利于成熟棉桃集中吐絮,适宜机械采棉。而且落叶成“青绿色”状态,无枯叶残片污染棉絮。此外,施用后棉株不再重新发芽生叶,减少了棉田后期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2.
对长绒棉双列杂交 F1混合种子诱变,获得自然落叶突变体,经五代选择和培育,育成Φ4.5—22自然落叶新品系,经三年品种比较,产量超过新海三号20~38%,纤维品质较新海三号稍好。它的自然落叶特性稳定,有利于机收和人工拾花,能提高收花质量和工效。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通讯》2004,(11):43-43
9月中旬.新疆石河子、奎屯等北疆地区2500亩新育的名为新海22号的长绒棉开始吐絮。这批新育出的长绒棉突破了自然环境和低气温的制约,使新疆北疆地区终于结束了常年不能种长绒棉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施用乙烯利促使棉铃加快成熟的技术获得成功并广泛应用,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贪青晚熟棉田,棉铃不能自然成熟和正常吐絮,通过施用乙烯利,可加速棉铃成熟开裂,提早吐絮,催熟效果明显,青铃降低20%左右,不仅能提高棉花霜前花产量,而且可提高棉花品质。但在施用  相似文献   

5.
贪青晚熟棉田.棉铃不能自然成熟和正常吐絮.通过施用乙烯利.可加速棉铃成熟开裂.提早吐絮.催熟效果明显.青铃降低20%左右.不仅能提高棉花霜前产量.而且可提高棉花品质。但在施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施用乙烯利时.须严格掌握以下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试验,对比脱吐隆、瑞脱隆、新脱清、润托4种脱叶剂在长绒棉新海49号棉田施用对棉花脱叶、吐絮、催熟的效果及对棉花单铃重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长绒棉新海49号棉田选用的脱叶剂。结果表明:脱吐隆、瑞脱隆、新脱清、润托4种脱叶剂在长绒棉上施用后,新脱清的脱叶和催熟作用表现最佳,各参试脱叶剂对长绒棉铃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棉花从棉铃开始成熟吐絮到收获拔柴,这段时间,称为吐絮期。进入吐絮期,仅仅是棉花成熟的开始。这时棉株下部少量棉铃开始成熟吐絮,中部棉铃正在充实,上部大蕾还在继续开花结铃。吐絮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其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早熟,防早衰,防贪青晚熟。做...  相似文献   

8.
棉花促早熟、防早衰是棉花吐絮期管理的主攻目标,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新疆兵团棉花产业的危机与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植棉历史长,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成熟,棉花品级高,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同时具备了生产优质陆地棉、优质中长绒陆地棉、超级长绒棉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兵团农一师是我国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河南棉花生产情况 受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 2016年河南省棉花面积将进一步下滑.9月份,河南省棉花已进入成熟吐絮期,由于天气比较有利,棉花成熟吐絮基本正常.据9月下旬调查,全省早发春棉吐絮率在50%以上,晚发春棉吐絮率在20%~40%,春育夏栽棉也已开始吐絮.预计全省皮棉每667m2产量在65~70kg,与常年相当.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氨基酸水溶肥对长绒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喷施清水、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喷施氨基酸水溶肥,于棉花吐絮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棉花产量构成,并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水溶肥能显著增加长绒棉产量及构成,促进棉农增产增收。氨基酸水溶肥处理下,长绒棉的产量和纯收益分别为393.48 kg/666.7m2和3 553.59元/666.7m2,较清水处理显著增加34.98%和42.60%,较磷酸二氢钾处理显著增加25.42%和30.51%,氨基酸水溶肥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高于磷酸二氢钾,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标是:促进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贪青.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气候或技术上的原因,常有一些棉田的部分棉铃不能正常成熟、吐絮。不仅霜后花比例过大,而且,其中有些棉铃甚至到收花结束时仍不能自然吐絮,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通过使用乙烯利,可促使棉叶中的营养物质加速向棉铃输送,使棉铃加快发育、提早吐絮,催熟效果显著。而且,乙烯利使用简便易行、成本较低、几乎没有残毒公害,已成为棉花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河北省冀中南春播棉区,由于乙烯利使用在使用对象(棉田)、使用时间、使用浓度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套材料(15个海岛棉及其陆海杂种F1与89个陆海杂种BC2F1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未正常吐絮)与霜前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为除比强度和伸长率外,2003年的15个材料霜后大铃比正常吐絮铃的平均纤维长度短1.15mm、马克隆值降低1.00、整齐度减少2.16,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纤维长度外,2005年的89个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比自然吐絮棉铃平均纤维比强度增加1.73cN/tex、马克隆值降低1.33、整齐度减少0.49、伸长率增加0.21,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霜后大铃与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材料霜后大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吐絮铃的基本一致。这说明了霜后大铃对多数纤维品质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但是与自然吐絮棉铃一样,霜后大铃仍能基本反应材料间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这对陆海杂种棉花纤维品质遗传研究和育种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长绒棉新海2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绒棉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是纺高支棉纱和特纺工业的重要原料,有特殊使用价值。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档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长绒棉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新疆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之成为全国惟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新疆长绒棉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我国解放前没有长绒棉生产。50年代初、中期新疆阿克苏沙井子农业试验站、吐鲁番棉作试验站、库尔勒试验站先后试种长绒棉获得成功。30多年来,新疆已成为我国长绒棉唯一较为理想的生产基地。1990年,全疆长绒棉种植面积为62000hm~2,总产皮棉5 500×10~4kg,平均单产887.1kg/hm~2。新疆长绒棉生产的不断发展,与长绒棉育种工作密切相关。下面简述新疆长绒棉育种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 新疆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全疆1990年种植棉花690×10~4余亩,其中长绒棉93×10~4亩,长绒棉和陆地棉的播种面积仍在扩大。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率一般为10%左右,最高可达30%以上。根据计算,如果一个品种中混有5%的杂株,在不加隔离和选择的情况下,种植4代异交率即达57%。只有在一个自然地区种植一个棉花品种,一个轧花厂只轧一个棉花品种,棉花品种的种性和纯度才能保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乙烯利是七十年代化学合成的植物内源激素。它能调节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加速器官衰老、脱落和促进农作物早熟增产。在棉花生产上它是克服低温阴雨和棉花贪青迟熟造成减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试验认为,合理应用乙烯利,能够加速棉铃发育,提早成熟,而且吐絮集中、通畅,霜前花和优质花明显增多,皮棉品级提高。 1977年在省农业局和清江市农药厂、上海彭浦化工厂的支持下,我们着重对抗病陆地棉和海岛长绒棉进行乙烯利催熟试验,并在站内外200多亩棉田进行催熟示范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效,现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生物有机肥对长绒棉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3个处理,于棉花吐絮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棉花产量、生物量和养分吸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长绒棉产量及构成,促进增产增收。其籽棉产量最高,为316.79 kg/666.7m2,较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18.27%、6.58%,纯收益为2 584.69元/666.7m2,较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3.82%、4.92%。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长绒棉养分吸收量,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相比,其吸氮量增加26.93%、18.39%,吸磷量增加28.30%、17.02%,吸钾量增加2.07%、4.32%,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棉花吐絮期是指棉铃发育、充实直到成熟吐絮的阶段.黄淮海棉区麦套短季棉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吐絮,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此期棉株体内90%以上的养分供棉铃发育.因此,这个时期的营养状况对增加铃重,特别是增加中上部铃重至关重要,田间管理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