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江市耕地面积减少,后备资源不足。通过地力调查,寻求稳总产的新途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土壤的自然肥力性状退化,作物抗逆性减弱,严重缺钾;农田基础设施差,障碍层位高,土体结构差。由此提出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的对策,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稳定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2.
国内文摘     
论浙江省河谷区低产田的改良——俞震豫(浙江农业科学1964年第1期)本文从土壤基本特征和耕作利用过程的特点出发,探讨浙江省河谷低产田的成因及改良途迳。这个地区低产田及其低肥力的成因主要是:水利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评价指标的贡献。结果表明,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01,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9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1.08,区域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91、19.64个百分点,灌溉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25;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5.13、27.33个百分点,排水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31。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排条件,使项目区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产田面积占比明显增加,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其中灌排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作用最大,贡献率达51.85%。  相似文献   

4.
马成 《农技服务》2023,(5):72-74
为改良新修高标准农田的土壤质量,加快新修高标准农田土壤熟化,提高新修高标准农田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生地熟化培肥试验,探索出适合秦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土壤快速培肥的最佳N、P、K化肥比例。结果表明:当N施用量为240 kg/hm2、P2O5施用量为210 kg/hm2、K2O施用量为180 kg/hm2时,挖方区与填方区的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为26 713.780 kg/hm2、31 318.25 kg/hm2,生土熟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东丰县中低产田土壤类型以灰棕壤和白浆土为主,其中中产田68.5万亩占农田45.9%;低产田35.5万亩占农田23.8%。中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将其改良利用成为高产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对重庆市秀山县近3a来高标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与国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比较,确定了秀山县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以建设水利工程及灌溉技术改进为主、坡地治理工程以土地平整及土壤培肥等为主、农田生态改善工程以农田防护林建设及改良田间道路条件为主的模式。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中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对以后秀山地区以及武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规划及项目实施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因旱地缺乏建成水浇地的自然条件,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非得要把旱地改造成水浇地,而是以提高旱地的抗旱能力为目标,以地块蓄水保墒建设工程、集水补水设施建设工程、扩大田块规模工程、排水除涝工程等为建设内容,其最主要的工程是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和增厚土层,尽可能将降水全部蓄纳进土壤中,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在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建设蓄水池、水窖等集水设施,采取春旱点播,让种子在雨季来临之前发芽出苗,保障作物有足够的生育期成熟。《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给出了全国七大建设区域、13个建设类型区的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性建设内容和标准,但这个七个区域内的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条件等条件很复杂,差异性很大。要做好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必要利用更大比例尺的气候、地形、土壤、地质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区和区域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再针对地块,基于耕地的地学条件分析,进行田间工程设计,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准确、建设内容合理、工程措施切实可行。本文在分析我国旱地分布现状、成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本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分类施策的科学原则,概括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为改善中低产土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抚松县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特点,积极探索利用麦饭石改良中低产田土壤,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据悉,麦饭石的溶出物大多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光合作用,使作物绿色面积增大、叶面积系数增加。能够稳定和提高、平衡土壤  相似文献   

9.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而绿色农田建设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造提升,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样板区。本文总结归纳了海盐县绿色农田建设管理的典型做法、成功模式及主要建设成效,以期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绿色农田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为西洋参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西洋参产量的关系。[结果]西洋参高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产田,但低产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高产田;高产田土壤细菌数是低产田的7.5倍;高产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5.6%,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4.6%;高产田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均高于低产田。[结论]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类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都与西洋参的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依据1996—2007年宁夏永宁县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转移矩阵、逻辑预测、占补平衡等方法,对永宁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永宁县土地利用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及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为北京市耕地保护补偿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与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测算区域耕地地块发展概率,据此进行耕地发展概率分区;选取区域征地补偿中的安置补助费作为参照标准测算耕地保护主体机会成本损失;最终由不同的耕地发展概率修正得到全区耕地保护补偿值。基于发展概率差别化测算平谷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结果在空间上具有由中心城区向远郊不断降低趋势,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差额化耕地保护补偿既弥补了种地农户机会成本损失,解决了土地规划与征收所带来的农地发展机会不均问题,又强化其耕地保护意愿。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台湾土地银行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台湾农地金融制度的特点,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农地金融制度建立与农地制度改革并行;(2)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3)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法律体系;(4)加大政府支持农地金融和商业银行服务农业的力度;(5)组建专业的土地金融部门。  相似文献   

14.
探究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的关系,为黄淮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黄淮海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耕地生态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淮海地区耕地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缓慢下降—逐渐提升”的发展特征,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扩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现象;2)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38 hm2/人,当耕地利用规模低于门槛值时,耕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会降低耕地生态效率,反之则会提升耕地生态效率;3)化肥、农药和机械投入强度在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据此,需加强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户耕地利用规模跨过门槛值,构建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促进耕地生态效率的提升,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从农地制度的角度,阐述了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的影响,分析了现行农地制度创新对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一些障碍因素,提出了创新农地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构建了县际耕地生态补偿分析框架,以县区为基本核算单元,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开展支付/受偿区域划分与补偿标准测算的研究,并提出了构建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虚拟耕地净流出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区域,净流入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2)根据虚拟耕地流动格局,对耕地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区域进行划分,耕地生态补偿受偿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东部和南部平原地带,支付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部地区、西部丘陵山区以及地级城市主城区所在地。3)各县区间支付额度差异较大,郑州市辖八区、洛阳市辖六区、平顶山市辖四区的支付额度较大,总支付额度所占的比例超过50%;永城市、息县、唐河县、太康县、滑县、郸城县、正阳县、商水县、西平县、固始县等县区的受偿额度较高,总受偿额度所占的比例超过了60%。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科技奖励分析我国水稻科研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并分析了2000要2012 年我国水稻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情况及产出的部分重大成果。结 果表明,水稻成果获奖数在经历波浪式变化后进入平稳增长期;水稻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创新领域获奖最多;农 业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水稻科研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水 稻生产大省产出的水稻科研成果较多。针对我国水稻科研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培育超级 杂交水稻和绿色超级稻以及加强稻作配套技术研究及稻米精深加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干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从实现高效、持续、稳定的总目标出发 ,农田防护林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工程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工程效益的连续与高效性 .要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对该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 ,维持农田防护林最佳结构 ,以期达到最大的防护效益 .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对其防护作用的维持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防护成熟、更新方式、高效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型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今后在经营管理研究方面需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并提出了生态与环境建设对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土地分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国家制定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引入立地条件系数,提出了农有土地分等的技术方法,并结合秦皇岛山海关区的区域特点及土了利用方式进行了实际研究,旨在对今后的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18个典型村为研究区,运用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测算模型,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下农地价值功能、农地生产功能和农地劳动承载功能替代程度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地劳动承载功能替代程度较高,农地价值功能基本不需替代,农地生产功能完全不需替代。2)研究区农地劳动承载功能替代程度越大,农地转出率越高;农地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大,农地转入率越高,农地转出率越低;农地生产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地转入率越低,农地转出率越高。3)研究区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差异明显。农地价值功能替代程度与农地转入率呈正相关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中等、低等和高等收入农户;农地生产功能替代程度与农地转入率呈负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高等、中等和低等收入农户;农地劳动承载功能替代程度与农地转出率呈正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低等、高等和中等收入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