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资源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前提。通过研究我国油气国际运输通道的概况,发现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进口油气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指出在云南建立油气资源国际运输通道的重要意义及有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2015年即将到来的中国秋冬种小麦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包括2015年夏收小麦效益较上年明显下降、秋冬种期间小麦市场价格偏弱、国内农业结构调整等;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新型粮食安全战略框架下,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执行的可能性大,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等。综合考虑,预计2015年秋冬种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将保持基本稳定,非主产区面积仍有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梁萌  张奇  白福高  张燕云  孙黎  彭盈盈 《油气储运》2021,(6):609-618,628
油气跨境运输在能源供应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从乌克兰油气管输体系入手,剖析了俄罗斯油气过境乌克兰的运输问题,揭示了乌克兰过境国地位与俄乌关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强化中国油气进口通道安全保障的建议.研究表明:乌克兰油气运输体系庞大,油气管道总长度近4.3×104 km,油气年过境输能分别为5 630×104 t、1 460×1...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能源问题和国家石油储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4,23(12):1-3
分析了中国能源的紧缺状况,提出了加大国内油气田的开发力度、积极参与开发国外油气资源和多渠道进口原油以及挖掘节能潜力以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为规避石油能源短缺的风险,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库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5.
梁萌  彭盈盈  张燕云  孙黎  任重远  张奇  杨英 《油气储运》2019,(10):1081-1089
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世界第二大油气聚集区,大规模油气开采得益于强有力的油气输送设施,区域间各国的合作体现在彼此过境油气输送。中亚油气出口对俄罗斯存在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出口安全,中亚各国纷纷出台出口多元化政策,但收效甚微:目前,哈萨克斯坦油气出口仍高度受俄罗斯控制,中亚其他国家要么无法摆脱俄罗斯,要么多元化进程受阻。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复杂的地缘局势,美、俄、欧多重势力与利益冲突,多元化之路并非坦途,背后实为大国力量的博弈与再平衡,深受政治、经济、外交、能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亚能源出口多元化必将促使俄罗斯过境地位的下降,但鉴于背靠背的地缘关系,俄罗斯的主导作用仍难以取代,双方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前行,促进与抑制并存。中国作为油气进口大国,输送通道直接决定了油气的供应安全,为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运输风险,减少对单个通道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强油气进口路径的多元化,着力打造与资源国油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切实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图6,表1,参23)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安徽省明光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积极应对影响小麦高产的不利因素,对粮食生产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明光市的耕地条件、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对策及建议等方面来研究中部地区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取向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影响大学生体育取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利用有利因素消解不利因素,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锻炼取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面临的能源供应路径受限且单一的问题,以及能源供应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详述了互为最大原油贸易国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油气贸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油气输送的东北、西北、海上主要通道及规划工程的梳理,指出多元化发展中俄油气贸易通道和进一步丰富中国油气进口渠道的战略重要性与前景,为中国油气进口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贸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与战略石油储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构成因素。石油安全一般包括石油供应、石油消费、石油储备等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安全在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王锐  卢根平  陈倬  王新华 《世界农业》2020,(5):47-56,75
近几年来,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白热化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影响了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目前中国粮食进口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国际粮食禁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际市场供给紧平衡、进口来源分布集中、粮食运输风险、外汇支付能力风险等。虽然目前粮食进口仍在配额范围内,占消费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进口持续快速增长,上述风险将会显现或者加大。因此,中国需提早布局,通过建立国际国内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完善期货市场,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强国际农业合作,加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等,完善粮食进口调控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以便降低进口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环境为背景,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具有显著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量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不是很显著,国内粮食供应量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显著因素,但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粮食进口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粮食进口风险规避措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油料及植物油,油料及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研究植物油的进口安全对保障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计算2001—2020年分阶段的中国植物油Armington替代弹性数值,发现该数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现象,反映出中国植物油进口受国内和国际因素影响明显,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进口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主要植物油进口贸易伙伴的供应安全性,发现部分国家进口产出弹性常年小于1,供给安全性较差。建议调整中国植物油进口结构,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给潜力,加快植物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植物油供给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奉磊 《现代农业》2007,(10):30-31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利润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不利因素包括:农业的需求收入弹性低、供给价格弹性低、市场竞争不完全和要素转移困难的特征。有利因素:农业的产业一般性和二元经济的转化。认为我国的现实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和严峻的环境压力要求农业获得平均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承诺遵守WTO的规则和纪律,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国对外承诺取消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并遵守有关纪律,履行义务,同时享受权利。毫无疑问,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政策及管理方式将产生深刻影响。 (一)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目前,中国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进口主要采取非关税措施来进行保护,包括限量登记、配额等,对肉类、水果以及食品加工品等的进口采取关税保护。加入WTO,中国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或敏…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并降低主要农产品进口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市场贸易、流通运输、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风险水平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风险总体趋于增加,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规模巨大;五大主要品种中,谷物、肉类的进口风险趋于下降,奶类进口风险波动较小,油料、糖料进口风险处于高位;进口风险种类包括高对外依存度风险、价差驱动风险、进口来源集中风险、政治经济风险与运输风险;进口风险受金融危机全球贸易网络传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从立足大食物观优化农产品进口布局与政策设计、注重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积极推进自贸区及全球农业经贸合作、强化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风险的监测与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农产品进口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综合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粮食及粮食进口安全内涵加以界定的基础上,从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粮食价格、粮食贸易、国家经济、生态环境6个方面分析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构建中国粮食进口安全评价模型。对1992—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2—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处于安全状态,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价格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小,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贸易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对粮食及粮食进口安全内涵加以界定的基础上,从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粮食价格、粮食贸易、国家经济、生态环境6个方面分析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构建中国粮食进口安全评价模型。对1992—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2—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处于安全状态,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价格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小,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贸易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通过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比较分析,提出了9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概率的变化情况,本文针对影响危化品运输安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我国2008?2014年发生的危化品运输事故,利用N-K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耦合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耦合过程中参与的风险因素越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大;主观因素(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在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耦合过程中参与最多,造成的风险较大,需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木材供需矛盾与原木进口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木材供需矛盾逐步加大,原木增长需求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依赖国际市场少数主要来源国的资源供给对于中国资源安全和整个林业产业安全是不利的.品种结构中针叶原木和阔叶原木的进口需求有增无减,原材料成本上升将会促使价格增长,对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