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刈割株高对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产量的影响,对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了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饲苎1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风干物年产量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综合试验期间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中饲苎1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6日—4月20日阶段建议为125~135cm;4月21日—7月11日阶段建议为75~85cm;7月12日—8月27日阶段建议为85~95cm;8月28日—10月3日阶段建议为105~115cm。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著。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 kg/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刈割高度象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象草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180 cm与60 cm高度相比,分别降低了64.79%、23.55%和56.54%;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呈先增后降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最低,相对于140 cm而言,分别降低了18.21%、12.40%和19.66%;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呈先降后增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达到最高,比140 cm高度分别提高了12.62%、10.09%、21.24%和17.50%。综合分析,象草以株高60 cm刈割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苎麻饲用资源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湖南农业大学苎麻资源圃内筛选出生长势强、发蔸力好的30份优异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收获头麻后,在株高50~60 cm时进行刈割,每次刈割测定生物学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物学产量与粗蛋白含量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饲用的种质为巫山线麻,收获头麻后,6次生物学总产量达22 215 kg/hm2,粗蛋白含量为25.43%。这为解决南方高蛋白饲料缺乏提供了可能,且苎麻生物学产量高,在南方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高蛋白牧草,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四川白鹅对苎麻叶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确定其在四川白鹅日粮中的合理添加量,为优化日粮配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试验随机选取12只四川白鹅[公鹅,18周龄,(3.5±0.25)kg],采用强饲法(全收粪法),每只试验鹅用强饲器强饲40 g风干的苎麻叶粉,并对应收集24 h的全部排泄物,分别测定苎麻叶和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计算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四川白鹅对苎麻叶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较低,只有18.93%,对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2.68%和-17.03%。但四川白鹅对苎麻叶中钙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比较高,分别达到41.53%和61.57%。此外,四川白鹅对苎麻叶氨基酸的消化率,除对其中胱氨酸的消化率较低之外,对其他被测氨基酸的消化率均高于70%。说明苎麻叶可以适当作为鹅的粗饲料补充料。 [关键词] 苎麻叶|强饲|营养物质|消化率|鹅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朗德鹅36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处理Ⅰ(对照处理)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处理(处理Ⅱ~Ⅴ)分别饲喂用20%、30%、40%和50%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处理Ⅱ~Ⅴ试验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处理Ⅲ、Ⅳ、Ⅴ试验鹅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各处理间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肠道总长度、十二指肠长度、空肠+回肠长度、盲肠长度以及肠道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3)处理Ⅰ试验鹅的总能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处理Ⅰ、Ⅲ试验鹅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处理Ⅲ、Ⅴ试验鹅的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4)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20%青贮苎麻比例替代基础饲粮饲喂21~64日龄朗德鹅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饲用苎麻青贮特性及其青贮前后营养成分与饲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切碎长度对饲用苎麻青贮特性的影响,试验将饲用苎麻分别切碎1、2和3 cm3种长度后青贮60 d,然后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与实验室分析,并与饲用苎麻青贮前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和2 cm组饲用苎麻青贮发酵品质定级为1级优等,而3 cm组饲用苎麻青贮发酵品质定级为2级尚好。2)1、2和3 cm组饲用苎麻青贮的氨态氮占总氮比及乙酸、丙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 cm组饲用苎麻青贮的p H显著低于1和3 cm组(P0.05);2 cm组饲用苎麻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1和3 cm组(P0.05)。3)饲用苎麻青贮前后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3 cm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并且1和3 cm组的总能显著高于2 cm组和青贮前的饲用苎麻组(P0.05)。4)饲用苎麻青贮前后的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1 cm组的相对饲用价值(RFV)为最低,显著低于2 cm组(P0.05)。综合分析,2 cm切碎长度饲用苎麻青贮的发酵效果、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较佳,具有较高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饲用价值进行评定。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72 h动态产气量,并求得产气参数;用上述3种原料进行尼龙袋试验,测定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求得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产气试验中,苎麻全株72 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最高,显著高于最低的苎麻去纤维全株(P0.05),苎麻叶片居中,苎麻叶片与其他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2)尼龙袋试验中,DM、CP、NDF及ADF的72 h降解率均为苎麻叶片苎麻全株苎麻去纤维全株;DM、NDF、ADF有效降解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然而CP有效降解率则表现为苎麻全株苎麻叶片苎麻去纤维全株。从体外产气量和有效降解率来看,苎麻叶片和苎麻全株的饲用价值要优于苎麻去纤维全株。  相似文献   

9.
我国1987年产干苎麻叶160万吨,是来源广泛的饲料资源。国外不仅商品化生产苎麻叶粉,还将苎麻整株用作饲料.苎麻富含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类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元素,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可做为优质植物蛋白饲料.苎麻年收数次,单产很高.在收纤维的同时,一般可收干叶100多公斤/亩,高产的可达1500公斤/亩;在全株用作饲料时,年收14~18次之多,亩产干饲料高达3600公斤.苎麻饲料可作猪、鸡、牛、羊、兔和鱼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5):73-75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禾本科牧草(玉淇淋58号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分别简称YQL58和GM1)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试验通过3个刈割高度(70cm、100cm、150cm)分别记为YQL58-70、GM1-70、YQL58-100、GM1-100、YQL58-150、GM1-150,结合牧草品质评定预测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粗蛋白含量(CP)方面,YQL58-70和YQL58-100极显著大于(P0.01)对应刈割高度的GM1-70和GM1-100,YQL58-150显著大于(0.01P0.05)对应刈割高度的GM1-150;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方面,同一刈割高度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小于GM1的趋势;(2)在饲用价值方面,同一刈割高度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量(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差异不显著(P0.05),但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有大于GM1的趋势。综上,同一刈割高度的YQL58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优于GM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生长期肉鹅适宜的饲粮能量与粗蛋白需求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4周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母鹅各40只,采用2×2×2因子设计,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49 MJ/kg和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16%时试验鹅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鹅摄入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能量水平为11.49 MJ/kg时鹅摄入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2.12 MJ/kg水平(P0.01)。其中,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31.38%、71.89%和9.63%、7.27%(P0.01);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6%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48.95%、46.40%和12.87%、5.86%(P0.01)。(3)饲粮粗蛋白水平与能量对鹅摄入养分的表观利用率无交互作用(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与鹅品种对鹅摄入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交互作用明显(P0.01)。(4)代谢能为11.49 MJ/kg,粗蛋白质为14%的饲粮可满足5~8周龄肉鹅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罗曼鹅与皖西白鹅在摄入饲粮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这两个鹅品种各自饲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还需经过更加精确的养殖试验才能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研究不同收获高度对苎麻饲草生产性能的影响和苎麻全株常规营养成分,对7份苎麻资源在40、60、80、100、120cm 5个处理水平下的饲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产量表现较好的3份材料进行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含量及体外消化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60、80cm两个处理水平下,苎麻全年鲜草产量达最高值,在此范围内收获作为饲用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最大;苎麻营养成分中粗蛋白(CP)含量高达21%,营养价值高,粗纤维(CF)含量2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36%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26%,含量适中,且体外消化率较高,为83%。综上,可以得出,苎麻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以作为家禽家畜的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应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本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于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的刈割,每茬次刈割株鲜草重在400~700 g之间,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牧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好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14.
饲用黑麦适宜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贵波  乔仁甫 《草业科学》2005,22(10):47-50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的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表明:饲用黑麦以收获鲜草为目的,进入果园生态系统与果树间作是可行的.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在抽穗期结束其生育进程前提下,从鲜草、干草、粗蛋白产量综合比较,青刈次数1次优于2次,1次刈割最佳时间在饲用黑麦的抽穗初期至抽穗期;饲用黑麦春季要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时株高应在50 cm以下(拔节期以前)进行.到孕穗期则不能再刈割,否则不能再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到热研4号王草(Pennisrtum purpureumxp typhoidevm‘Reyan No.4’)在河南省黄河滩区营养和产量俱佳的刈割利用方式,从苗高80cm开始,在留茬15~20cm的情况下,采用每隔30d、40d、60d和全年1次性的刈割方式,研究不同刈割方式对王草生长、产量和营养水平的影响,为当地草食家畜的发展提供优质且稳定的饲草。研究表明:刈割会限制茎长,增加茎粗,有利于植株的分蘖及降低倒伏率;过频刈割会降低茎叶比(S/L ratio),叶面积指数(LAI)和生长速度,不利于饲草生产;适度的刈割有利于提高鲜干比(F/D ratio)、单株分蘖数和生长速度,有利于牧草的高产。另外,刈割次数对热研4号王草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粗脂肪、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著,多次刈割会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每隔30d与40d刈割1次与1年仅割1次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47%(P0.05)和2.80%,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6.67%(P0.05)和5.54%(P0.05),而每隔60d刈割1次和1年仅割1次相比,饲草营养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每隔60d刈割1次,一年刈割2次,留茬15~20cm,牧草生长良好,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3.01%,全年产草量达到29.83tDM·hm-2,均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肉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的4周龄健康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添加15%(A组)、23%(B组)、23%(C组)花生秧粉的试验饲粮,C组另外添加3‰纤维素酶,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试验测定指标包括试验鹅体重、采食量、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胰腺、肌胃和十二指肠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B组相比,花生秧饲粮(粗纤维水平为9.76%)中添加3‰纤维素酶显著增加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饲粮中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钙、总磷、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利用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增强胰腺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总之,在高粗纤维水平花生秧饲粮中添加3‰纤维素酶能够增强肉鹅消化酶活性,提高其对粗纤维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是开发利用花生秧饲料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评定苎麻作为鹅饲料的营养价值。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成年扬州鹅公鹅6只,采用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每只鹅强饲苎麻60 g。结果表明:苎麻的总能(GE)、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13.73 MJ/kg、2.56%、17.13%、49.2%、35.79%、35.20%、2.31%和0.72%;苎麻的鹅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分别为5.69 MJ/kg、6.68 MJ/kg;干物质、EE、CP、NDF、ADF、CF、Ca和P的利用率依次为30.01%、30.04%、40.69%、18.82%、16.40%、29.62%、23.44%和16.45%。总体来看,苎麻的CP和CF含量较高,Ca和P含量丰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与麸皮相当,可用作鹅饲粮配制。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制剂对雏鹅饲粮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 研究纤维素酶制剂对雏鹅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纤维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 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也有升高的趋势(P>0 05)。其中以2 000U/g和4 000U/g组最为显著, 粗纤维表观利用率提高了43 18%, 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质分别提高了35 43%、46 51%、8 08%、18 92%。在本试验条件下, 纤维素酶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 1%, 活性为2 000U/g。  相似文献   

19.
苎麻在饲料中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韧皮纤维类经济作物,苎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重要植物蛋白饲料来源,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行开发。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苎麻嫩茎叶可以作动物饲料,苎麻叶饲用品质与品种、叶龄有关;苎麻整株作饲料的研究较少,目前育种专家育出了中国第一个饲料专用品种"中饲苎一号",该品种年生物产量高,综合营养品质高。文中主要从苎麻叶的饲用品质和苎麻整株综合品质两个方面阐明了苎麻饲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甘肃省渭源县二阴山区广泛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三盛308"有适应性强耐刈割特点,第1、2、3茬的平均分蘖数为11.88支/株、9.64支/株、8.97支/株,单株鲜草平均质量为309.32g/株、242.71g/株、214.93g/株。粗蛋白、粗纤维和干物质、磷、钙元素随刈割次数增加而下降,粗灰分和粗脂肪不收刈割影响,鲜草胡萝卜素含量随刈割次数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