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0年起,在辽宁省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中探讨实用造林抗旱技术,即:植苗覆盖栽植技术;SAP容器苗培育、深栽造林技术;灌木培抗旱土堆、剪干保活技术;一次成林沙地樟子松移植技术;杨树窄带宽距营造技术。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是制约当地林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赛罕区在多年的造林过程中,应用了抗旱造林新技术,包括科学整地、覆膜保墒、容器苗造林、菌根苗造林、ABT生根粉、根部注射灌溉等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陕北地区节水抗旱造林实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陕北地区干旱少雨的实际情况,作者以高效集水和科学用水为指导思想,归纳了集水整地、蓄水保墒和抗旱栽植等实用技术,期望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09,(6):42-42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上获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底,共完成退耕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2700万亩,累计造林4.03亿亩。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南省退耕还林各工程区的气候差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豫西黄土丘陵区等6个类型区,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主要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6.
7.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又名灯笼树,摇钱树。落叶乔木,春季嫩叶多为红色,入秋叶色变黄,十分美丽,夏季开花,满树金黄,甚为壮观,秋季果红,如串串灯笼点缀树冠,为理想的绿化观赏和速生用材兼用树种。其材易加工,花可作黄色染料,种子可榨油,是良好的生物能源树种。栾树适应性广,在荆门地区较易...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造林技术与一般造林技术有所不同,尤其是山势陡峭、地形复杂、长期开山种粮、水土严重流失的地方.造林技术要求更高. 一、退耕还林地的整地一般无须进行植被清理和剩余物的清除,而应根据不同的坡度、不同的开垦年限,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9.
杜义明 《山西林业》2003,(1):14-14,22
造林设计是营林生产的技术依据。从2002年春季开始,阳泉市全面铺开了退耕还林的生态工程,在外业调查资料齐备的基础上编制造林设计,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阳泉市位于太行山中段腹地,地貌系由石质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组成的复合土石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河谷纵横,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一般海拔700m~1700m,最高峰坪塔梁海拔1804m,最低处绵河河谷350m。全市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9℃,年平均降水量576mm。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适宜于多种针叶和阔叶乔木及灌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以来,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国家共确认和下达我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209.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90.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退耕还林3208.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89.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累计已经向全省10市102个县级单位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造林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红玲  张怀清 《林业科学》2006,42(Z1):120-126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造林决策支持系统采用GIS技术、组件式开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广泛收集退耕还林政策指标、造林模式、造林技术等信息,建立知识库,运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实现用计算机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数据管理、可行性分析、辅助决策以及各种查询.本文主要介绍系统设计思路、构成、功能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林业政策对西部地区的倾斜,在河套地区掀起大造林、造好林的热潮。但由于河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春耕生产的实际情况,仅用春挖苗造林已不能满足现状。大力提倡采用冬贮苗等水造林,一方面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另一方面可相对延长春季造林时间,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宜昌市夷陵区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a来,通过对全区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的研究与运用,筛选出了符合夷陵区实际的、先进适用的5个造林模式。调查结果表明3a后造林面积保存率达100%,造林株数保存率达80%以上,生长状况优良。  相似文献   

14.
15.
曹旭清 《山西林业》2003,(1):15-15,18
1自然概况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西北100km处的汾河上游。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574.3万t。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08天。常年光照充足,可满足林木生长需要。主要灾害为晚霜,花期怕霜冻。全县境内植被资源丰富,共有各类植物43科156种,其分布情况与全县森林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县总面积为12.8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14万hm2,占总面积的55.18%;牧地1.07万hm2;未利用地1.79万hm2。由于娄烦是山区,土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根据退耕地的特点、摸索出影响退耕还林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及改善林地环境、培育良种壮苗,掌握造林时机,做好镐抚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保证退耕地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造林地区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治理技术思路.针对退耕还林超坡耕地、一般坡耕地及沙化土地,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适地适树选择造林苗木、采取多种造林方式,造林效果好,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恩施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荒山直播造林及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复查成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历年任务完成率高,面积核实率较好,面积合格率较高;但也存在荒山荒地造林成效差,作业设计质量不高,未能严格按设计施工,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完善作业设计制度、严格检查验收、不断创新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正平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14-16,20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在全省全面实施,6年来各地在退耕还林实践中创造出了一批成功的造林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总结湖南省主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的技术措施,分析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