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 镇安县板 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 同时期、不同 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 ,采用 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 治率可达 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板栗胴枯病又称腐熟病、杆枯病,是板栗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有些地区发病很严重,常成片发生,全株枯死,如不及时防治,开发种植的栗园将毁于一旦。板栗胴枯病除了用药物防控外,在生产实践中还可根据其发病规律,总结管理栽培中的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以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传播。一、诊断识别症状  相似文献   

4.
栗胴枯病(又称栗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镇安、柞水、商州等县(区)也较普遍。此病严重时,使树皮腐烂,枯枝或全树枯死,以致造成大片栗树死亡,是目前板栗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正>大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感病的植株一般先从叶尖开始发病,然后逐渐向下扩大。发病部位出现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大小不一,随后变成灰褐色,病斑即可生出黑色霉状物。病情严重时病叶枯死,不能抽薹,抽薹后染病的则易从感病部位折断。该病影响鲜蒜株产量,也影响蒜薹和蒜头的产量,一般减产20%  相似文献   

6.
Hypovirulence in Endothia parasitica is caused by a cytoplasmic determinant that is transferred by hyphal anastomosis in host tissue and in culture. Transmission of this determinant affects the virulence of the fungus to the extent that host invasion by previously virulent isolates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7.
栗疫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栗疫菌菌体生长与营养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栗疫菌菌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0℃;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光照与否无明显影响.上述生态因子中,温度和湿度为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引起的板栗疫病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病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一向被认为是致病的重要因子。本实验以PD液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震荡和静止两种培养方式,采用浸渍法和针刺法对板栗叶片和小枝进行了生物测定。研究显示板栗小枝和叶片可产生典型的症状,证明栗疫菌能产生具生物活性的毒性物质(毒素),PD培养液适于菌株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震荡培养比静止条件更利于产毒,浸渍法处理后第二天板栗小枝和叶片都表现典型的病斑和萎蔫症状,针刺法处理后第一天便表现出典型症状,说明针刺法比浸渍法效果更明显、叶片比小枝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板栗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远渡  易有金  周金伟  隆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0-8171,8174
介绍了危害我国板栗产业的板栗炭疽病、板栗疫病、板栗白粉病、板栗膏药病、栗仁斑点病几种主要病害及其病害特征和引起病害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吴娜娜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6-157
以板栗为原料制成饮料,通过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从而制成风味合适、具有一定保质期的板栗牛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及稳定剂的最优添加量:牛奶和板栗浆的最佳比例为2:1,蔗糖的最佳添加量为6%(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0.12%的单甘酯与0.16%蔗糖酯复合乳化剂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0.24%的CNC—Na与质量分数为0.02%的黄原胶为最佳增稠剂组合。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东至县板栗害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久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2-1834
经鉴定,安徽省东至县板栗害虫属7目、51科、86属、102种。其中,以栗瘿蜂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板栗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种板栗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4.
段显德  董荣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27-4227
在冬季及早春不同温度条件下,用40%腐烂敌80倍液、多菌灵80倍液和843康尔剂原液进行病部涂抹,并用白色塑料薄膜包严,研究了不同防治时间对板栗干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期的防治效果差异很大,以11月20日用40%腐烂敌80倍液处理效果最佳,病部复发率最低。该结果为低温条件下有效防治板栗干枯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