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2017,(24)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愈加重视对生活的高质量享受.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恶化严重,居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最为密集的场地,人们对于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工作愈加重视,降低当下我国的环境压力,已经成为了当今景观设计行业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生态影响因素,最大限度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居住区环境设计功能性和形式美的统一。本文分析了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生态理念,并对其生态设计特色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世界城市化进程表明,城市将成为地球上一个重要系统,生态城市对全球的环境而言越来越重要,城市生态功能的破坏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扩大而日益加剧,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最重要的载体,其景观设计将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通过对青岛"颐海蓝湾"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浅析打造生态居住区,设计独具特色的生态可持续景观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也在加快,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了不断的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接踵而至,给人们的居住区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可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理念可最大限度收集、存储、净化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要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为居民构建一个海绵型居住区,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而人们对生态、绿色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海绵城市"理念便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园林设计之中,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城市园林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丹莹  杨楚慧 《现代园艺》2023,(12):110-112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系统化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控制及管理雨水径流,能有效缓解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及作用,以横琴新区海绵城市第一批示范项目公建绿地忆园为实例,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理念下,如何做好街道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成为当前首要处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对海绵城市理念和街道生态绿地景观设计的关系及海绵城市理念下街道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街道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1):116-119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城乡内涝与水生态问题日益得到改善,但我国城市众多,且结构复杂,目前不免单一的技术手段,未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洪内涝问题。山地校园景观设计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核心,同时立足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雨水径流、土壤结构等地域特征,在分析其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方面有利于校园雨洪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对山地校园海绵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科普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海绵城市正在各个城市实施运行,自2012年首次提出海绵工程以来,海绵城市是建设生态型城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许多的景观区域也强加了工业痕迹,欠缺融入创新思考,导致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生态设计、科学技术配比失衡.过度建设呈现出"人工生态"之景.将文化艺术与海绵工程景观的结合切入海绵工程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9.
黄国林 《现代园艺》2014,(19):72-73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体现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2个方面来探讨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提高城市的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对城市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在城市道路的绿化中,水资源也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类资源。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率,对提高城市绿化建设质量,优化绿化建设的思路有重要作用,重点探讨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融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以此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需要。海绵城市的构建,主要是将城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两者处于协调、平衡发展状态,为城市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山东德州市为例,分析和阐述了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进而促进城市科学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选择关注的已不仅是居住区的舒适度,也包含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人们更加追求生态、自然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希望在繁忙的工作后,能够在静谧的城市小区内,有一个让自己疲惫的身心有所放松的地方。居住区景观不仅能够有效美化城市环境,同时对促进城市内的水土保持及调节气候都有积极作用。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时,如何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其中,是现代景观设计需要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关乎人们的需求,与城镇化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也是当前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亟待破解的瓶颈,本文重点围绕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所提出的策略,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景观园林专业的成长和革新,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渴望在居住区增加更多的园林景观成分,并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效益。通过多种有效的景观设计策略,不仅可以使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使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得到提高,而且可以维持并延长城市居住环境的生态周期,为城市的建设创造多方面效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选定了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建设海绵城市,着力解决城水安全及水环境问题。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往往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基于当下广受关注的海绵城市理念以武汉东湖高新区韵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8,(24)
随着现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也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和正常生活。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者提出海绵城市理论。本文针对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浅析居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对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宾 《花卉》2020,(12):23-24
近些年,建筑行业得到了不断发展,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对于海绵城市来说,不仅仅是宏观水系统的建设,需要落实在微观层面,对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进行细化,充分渗透海绵城市理论。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的结合十分重要,不仅要与城市发展的相适应,还应该充分融合海绵城市设计。本文阐述了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的原则,分析了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尚红  牟慧君 《现代园艺》2021,(6):110-112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公共空间被越来越多的楼房建筑所侵占,属于人们的自然活动空间范围越来越窄。在今天生态文化浪潮的引领之下,人们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愈发重视,并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各地城市开始兴建城市生态公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探究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及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昆山中环快速路建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总结,并基于海绵城市技术,从道路沿线雨水污染控制、区域景观生态节点修复、城市生态廊道网络建立等3个层面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将昆山中环打造成集城市雨洪功能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为一体的复合体,从而改善中环沿线绿色生态环境,加强昆山城市生态的新陈代谢与自然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