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具有重要的药用、景观价值,对分布在深圳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样方物种数共41种,隶属于19科37属。重要值排名前5的分别为竹叶兰(49.77)、猪笼草(25.84)、金丝草(25.78)、芒萁(17.34)和石菖蒲(14.85)。Shannon-Wiener Index(h)为1.22。竹叶兰的野外分布范围较狭窄,并呈片段化,不同群落中时常有其他兰科植物共存。建议对该类岩壁特色植物群落整体保护,形成独特的"画壁"景观。  相似文献   

2.
<正>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又名苇草兰、禾叶兰,为兰科竹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具圆筒状的鞘。花序总状或基部有1~2个分枝而成圆锥状,具2~10朵花,但每次仅开1朵花。花粉红色或略带紫色或白色,萼片狭  相似文献   

3.
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竹叶兰的迁地保护与野外回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叶兰是具有重要药用、景观价值的国家II级保护植物,在完善其扩繁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迁地保护的种群生长良好,并能形成景观效果。野外回归点分别为东莞金鸡嘴水库、深圳市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半年后成活率分别为20%、40%和20%,一年后成活率分别为13.33%、16.67%和6.67%,表现为野外回归时间越长,其成活率越低;株高差异表明梧桐山试验点的生长量最大;样地中整体分株能力和高位芽萌生能力都很低。同时提出竹叶兰野外回归地点的选择原则,以及清理周边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的地上部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象鼻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蝴蝶兰种子染色体加倍的影响,以期获得诱导多倍体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浸泡法诱导种子染色体加倍时,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再采用0.20%秋水仙素处理1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6.41%,高于1.96%的自然萌发率,四倍体、嵌合体诱导率分别达到了27.75%、34.84%;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形态与气孔特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态特征表现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且粗壮、植株生长较快等;气孔特征表现为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气孔增大,长宽分别增长25.19%和26.19%。该研究得到了秋水仙素浸泡象鼻兰种子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条件且提高了象鼻兰种子的萌发率,获得了四倍体植株和嵌合体植株,为把象鼻兰优异基因高效导入栽培品种奠定了基础,为蝴蝶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曾宋君 《花卉》2010,(12):30-31
巨兰(Grammatophyllum speciosum)是日前人们已知植株最大的兰花,原产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所罗门岛、新几内亚、摩洛哥等国,多生于林中大树上,属于气生兰类。  相似文献   

6.
正微爆鹤顶兰(Phai. Micro Burst)由鹤顶兰与美丽鹤顶兰杂交育成,其特点是花色艳丽,生长快,一年即可开花。花橙红色,唇瓣紫红色,基部深红并疏生白色细毛。中黄鹤顶兰(Phai.pulchellus var. sandrangatensis)属杂交异变种,植株中等大小,花紫色,唇瓣较短,红色,里面暗红褐色并疏生白色长毛。花期春夏季。病虫害防治鹤顶兰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蜗牛和蛞蝓等。介壳虫和红蜘蛛常寄  相似文献   

7.
象牙虎头兰的育种和繁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牙虎头兰为兰科兰属植物,由西藏虎头兰(Cymbidium traceyanum)和象牙白(Cymbidium ebureneum)杂交而来。其株型大,叶形飘逸,叶色浓绿,叶长可达1m左右;花多而大,花型规整丰满,色泽艳丽,花茎直立,有时1盆大型植株可开花15~20枝,每枝具花6朵以上,花期长可达1个月以上。它生长健壮,栽培容易,不但可盆栽观赏,还可以地栽作为高档的园林绿化植株,特别是花期正值春季,在中国的年花兰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多次广东省年宵花卉展览中获得一等奖。象牙虎头兰可用于室内花架、阳台摆设,也适合宾馆、商厦、办公室、汽车厅堂等的大型盆栽布置。1育种…  相似文献   

8.
薄叶型迷你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薄叶型迷你文心兰栽培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栽培设施、基质等基础条件,各生长时期的环境和肥水管理,植株的分株与换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松华 《花卉》2011,(9):31-31
笋兰(Thunia alba)又名通兰,是一种既可地生也可附生的野生兰花,它发现于我国云南和西藏海拔1200—2500米的山区,生于树上或岩石石缝中。茎长,肉质,有叶10余片,竹叶状,互生,绿色;花序总状,生于枝顶,常有花2-7朵,花大,白色,唇瓣褐红色,  相似文献   

10.
《花卉》2015,(7)
<正>竹,亭亭玉立、苍翠俨然、高风亮节的姿态,古人已认为能体现君子精神和气质,而常用于诗文作品上,也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炎炎夏日,钻进竹林,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夏季,来点竹叶大麦茶,既解渴,又减肥,还能解郁除烦,让人心情舒畅。中医认为,竹叶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胃经,有清热除烦,利尿清心之功,适用于热病伤津,  相似文献   

11.
农友 《花卉》2008,(3):30-32
华丽优雅的大花蕙兰(Cymbidium hyridus)又名虎头兰、东亚兰、喜姆比兰,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其中大型植株的品种常作切花,较小型植株的品种常作盆栽。新改良的品种既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花朵硕大,花期长达1-2个月,花期在农历过年期间,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2.
飞鸣  邬帆 《花卉》2011,(10):35-35
一、收获的季节花材:鸡冠花、非洲菊、菊花、文心兰、龟背竹叶、萱草果枝、竹竿、南瓜、柳条,创意:累累硕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火红的鸡冠仡如同熊熊燃烧的篝火,两支心兰打破了竹篱笆的单渊、好似一组跳动的酱符.干枯的萱草果枝挺拔潇洒。作品表现了载歌载舞庆丰收的喜庆场面。冬去春来,人们将用辛勤的劳动迎接下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3.
蝉兰无菌播种繁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蝉兰(Cymbidium grandiflorum Griff.)植株及花葶长大,终年常绿,开花时间较久,是布置花园、公园、会场、餐厅、宾馆、展览厅等的优美材料,也可作为春季切花。蝉兰繁殖以往用分株,速度慢、数量少。大量需要时,多依靠采集野生资源。我省目前蝉兰园艺品种尚不多,尤其缺乏有香气的品种。人工无菌播种繁殖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繁殖数量,更重要的是为杂交育种解决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协和 《花卉》2014,(10):29-29
鹤顶兰(Phaius tankevilliae)为兰科鹤顶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大型,高70—80厘米,假鳞茎圆锥形丛生,高和直径均在7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5.
鹤顶兰四倍体植株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鹤顶兰原球茎为材料,使用秋水仙素进行了四倍体的离体诱导。结果表明,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可以诱导鹤顶兰原球茎发生倍性变化,含0.02%秋水仙素的“花宝一号”溶液浸泡处理6 d诱导率最高,达22.5%。细胞学鉴定发现,诱变成活植株中有3株为四倍体,其植株形态、气孔大小、气孔密度与二倍体存在差异,细胞核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6.
沈慧 《花木盆景》2005,(2):38-38
据笔者几年莳养兰花的实践,认为秋末盆栽春兰好。如果从市场上选购置多日的春兰植株和远途邮寄的春兰植株,这样的植株多数株体己受损,特别是春兰根部的损伤就更大。把这样的兰株经过清洗、修整、消毒根部和茎叶后,再植入兰盆中,经过一冬的恢复和生长,待到初春时,也照样会长得根肥叶茂,开出好花来。笔者现将其栽植、莳养管理等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接第3期)杂交种除原生种外,也有人工杂交品种和属内种间杂交,以及与近源的虾脊兰属(Calanthe)的异属杂交品种。泛红鹤顶兰(Phai.Microburst'Octoberfes t')杂交种品种,特点是植株健壮易栽培,很耐寒。花具芳香,初夏开花。花白色至淡黄绿色,唇瓣紫泛红色,十分可爱。风山鹤顶兰(Phai.Dan Rosenberg'Windy Hill')由鹤顶兰与美丽鹤腹  相似文献   

18.
五唇兰非致病真菌的特性及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野生五唇兰植株上分离筛选到的非致病真菌为研究对象,根据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无机磷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具有解纤维和解磷能力菌株,再将菌株接种到五唇兰组培苗上。结果表明:在14株五唇兰非致病真菌中,同时具有解纤维和解磷能力的菌株共10个;除R06和R09菌株外,其余菌株对五唇兰组培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RH18、R03和R14菌株处理的五唇兰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极显著高于未接菌对照,RH19、R02和S02菌株处理的五唇兰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显著高于未接菌对照,R05和R002菌株处理与未接菌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杓兰(Cypripedium formosanum)为兰科杓兰属地生草本,植株高30~40厘米,具较细长的根状茎。茎直立,顶端生叶。叶2枚,近对生,位于整个植株的上部;叶片扇形,长10~13厘米,宽8~11厘米,上半部边缘钝并多少呈波状,先端具短尖,基部楔形,两面疏被微柔毛或上面无毛,具扇形辐射状脉  相似文献   

20.
栽培基质对三棱虾脊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棱虾脊兰引种过程中成活率低、长势弱二大难题,将栽培基质作为研究因子,以原生地土样为对照,采用草炭、橡树叶和陶粒按6种不同配比制的相应的栽培基质,用于栽植野外引种的带芽三棱虾脊兰假鳞茎。研究不同基质对植株生长发育、开花性状以及净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橡树叶、陶粒按8∶1∶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基质优于对照和其它配方,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叶长可达到9.9 cm、花朵直径可达到2.69 cm、平均根量11条、根系活力5.07μg.g-1.h-1。该基质的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比例为2.27、含水量为35%,适宜三棱虾脊兰的生长,可为其温室栽培提供有利的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