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2012年,鄱阳湖区共建立了22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鄱阳湖区12个县,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总面积为2555.5km2。鄱阳湖区保护区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很多保护管理问题,如保护力量欠缺、保护区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破坏湿地、布设天网、盗猎野生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网络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2.
刘美勤 《花卉》2016,(12):73-74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等主要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此外,本文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和特殊的植被分布情况如"旗冠树"、"不老松"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全面揭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1994年,我国苹果发展势头依旧很猛,陕西省苹果发展总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大关。我国苹果总面积预计将达到3000万亩,在面积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很多,活动的范围也很广泛,使得很多野生动物被迫离开祖辈栖息的地方。很多濒危动物只在中国的某一地区存在,而且有些动物种群被不断延伸的铁路、修建的高铁、不断扩大建设的城镇分割成互不相连的独立群体,导致近亲繁殖、品种不断退化。在之前的聚居地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踪迹,只有个别地区或者是自然保护区内才会偶尔看到。到目前为止,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濒危动物的最后栖息地,同时也是濒危动物良好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要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1956年,我国在广州建立了第1个自然保护区,发展至今,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管控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法律依据不充分、管理权责不清晰以及协调机构缺乏,同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严重阻碍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笔者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模式的初步设想,旨在提高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事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经费有限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自然保护区过度开发的同时间接破坏了自然环境。主要探究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并简要论述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的特点,提出实现无形资源资产性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开发自然资源及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中自然资源的特征,科学分类自然保护区,实现自然保护区中自然资源科学合理规划,以保证自然保护区健康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然而森林面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开始逐年降低。林场经营由此产生,目前国有林场总面积占据全国范围森林面积的23%,大范围国有林场的存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就应当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过程中,需将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类型划分为关键性的物种,由此强化关键物种及栖息地保护。主要需要结合关键物种的分布及栖息状况来划分区域,做好分区管理,应用相关森林经营技术避免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最终实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8.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寒温带地区较大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植物保护区,是保护中国寒温带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地。既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包括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冷湿景观,加入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嫩江源头,使之不失为中国北方十分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主产区县域经济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如陕西省宝鸡市眉县,2014年猕猴桃栽培总面积29.4万亩,农民户均4.3亩,人均1.12亩,猕猴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猕猴桃产业年收入预计24亿元,农民人均单项产业收入达到9 200元。  相似文献   

10.
陈德燕 《花卉》2020,(12):289-290
在林业资源建设过程中,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效果将对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下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能为提升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对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的提升。因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通常处于人口比较少的地方,地理位置也偏僻,所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资源严重不足。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1定义1.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危物种,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森林和野生动物种群,把自然界划定一个小范围,采取多种管理措施,使被保护对象得到永久或长时间保护的区域。1.2森林健康森林健康是一种满足人为需要或者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使其远离病虫害等胁迫因素。2森林健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岐山县总面积856.45km2,耕地3.8万hm2。果树栽培总面积1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 6%,其中苹果面积6670hm2,是陕西省27个苹果基地县之一。按照面向市场,培植优势,优化结构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名优品种,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同时在保护质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而言,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重数量,轻质量"以及"重建设,轻管理"等,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要比建设更为重要,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发展和更为有效地发挥职能,就需要更为有效与全面的管理来实现。本文以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制度执行、管理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1998年5月,省委书记李建国在中共陕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苹果、梨、葡萄、猕猴桃、红枣、干果等果品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这是省委给我省果业生产提出的光荣任务。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果业产业化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尤其需要重视研究解决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总体发展规模大,但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小。据资料统计,1997年我省各类果品栽植面积已达69.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国内的生态旅游主要体现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场所。文章以辽宁省冰峪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等因子的差异,在风景区内选取40个标准样地,对标准样地内植物的种名、数量、株高、胸径、冠幅等进行实地调查,根据不同的群落外貌和组成划分对应的群落类型。最后,对辽宁省冰峪沟风景区今后在植物群落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珍惜濒危物种,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雉类中包含种类丰富的经济鸟类与珍稀鸟类,是自然界生物中的重要动物类群,在地球上的存在历史非常悠久。雉类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组成,其生存情况能够有效反映所处森林的质量、类型及保护情况。针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雉类与森林生态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雉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珍稀雉类保护措施,进而实现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的恢复与维持。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及科研监测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监测工作数据是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的保证,又是获取丰富科技信息资源、推动保护区有效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对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演替规律、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动态变化、代表性的主要保护对象或生态指示种及其相关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以评估保护区重要典型植被类型演替动态、野生动植物种群/群落动态、外来入侵植物发展状况,以及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让科研监测数据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坡杏树直播建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树是适宜山区丘陵栽植的重要经济树种。但是,由于山区资金短缺,水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坡杏树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1994年,我们在东平镇井峪村的山坡上进行了直播建园速生丰产栽培试验,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建于东平镇井峪村的东山坡上,总面积30hm~2,选其中3hm~2作为实验基地。建园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7,(22)
通常情况下,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利用林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缺乏保护意识等等问题,导致严重的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林地是有限的,同时外界因素也很容易破坏林地,加上随着人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林地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将林地的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结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对林地保护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玉萍 《花卉》2019,(10):234-235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生存空间缩减又造成了动植物锐减。据调查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野生动植物减少了63%,野生动植物数量锐减不单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更是环境与生态破坏的显现,我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已经不容延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