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晓晨  刘宾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92-93,118
“里院”是青岛老城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文章运用图底理论,行为场所理论这些当代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对里院街区空间和里院街区开敞空间进行了分析。保护里院街区空间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形态,重点也是要考虑居民的需求,以尊重他们的行为方式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儿童公园中以植物为主题的趣味场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要素入手,探讨在儿童公园中构建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场所。以儿童公园植物的安全性、特色性为两大设计原则;营造儿童公园植物组合的四大空间形态和特性;构建了以植物为主题的七大趣味场所,分别为探险森林、探索花园、神奇湿地、观赏温室、活力草坪、趣味修剪树木园、神秘植物迷宫,并对每个场所的趣味性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构思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场所精神引入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中,可以延续地域文脉,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对于园林的不同空间营造具有重大意义。从场所精神的基础理论出发,阐述相关概念,总结场所精神理论指导带状公园设计的重要作用,结合西安唐长安城遗址公园、洛阳洛浦公园两个案例,探讨带状公园实际应用中场所精神的表达。在带状公园设计中,场所精神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表达:合理利用场地现有元素,尊重场地历史文脉;以园林景物的象征手法再现场地景观元素;注重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赟 《森林工程》2009,25(4):84-87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一些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设计时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的分析,给出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原则,提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解决儿童在户外活动时面临的各种问题,旨在创造一个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好奇心、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得出好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是居住区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结论,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为师生营造了具有依恋感与归属感的场所,使人的情感与场地有机连接。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例,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学校师生的环境满意度和场所依恋度进行测度,并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人群对校园整体的场所认同程度略高于场所依靠程度,体现了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对使用人群具有重要的影响;情感性依恋大于功能性依恋,说明校园场所营造水平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把儿童户外景观活动场所作为培养和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环境系统,论证并构建了户外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与儿童素质培养联动关系,同时以儿童的行为活动分析作为切入点,提出"景观设计—行为活动—素质培养"的联动机制;并以海口白沙门城市户外空间为例展开基于儿童素质培养的城市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景观设计探析。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千禧度假酒店项目景观设计为蓝本,以场所精神为探讨核心,对度假酒店的地形塑造与设计以及水体景观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为了最大限度、毫无保留地诠释千禧度假酒店的场所精神,提出在整体景观设计的层面上,需要重点强调几点内容:一是最少改造自然,二是最大融入自然,三是最多角度观察自然,四是营造最舒适的三维空间界面。希望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指引下,极力营造出一个能让人暂离世俗尘嚣的“世外桃源”,使度假酒店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成为休闲旅游、商务会议、养生度假的绝佳胜地,最终目的是唤醒业界在度假酒店景观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河流环境健康产生矛盾,河流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健康。结合城市滨河区景观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品质缺失、特色缺失等问题,在理性把握城市滨河区的特点,结合场所精神的理论,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以滨河景观为设计构架提出与济南市工商河传统历史文化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城市滨河景观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促进济南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的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场所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林风景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的区域特征,提出小区的设计理念。结合小区的地理特征和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功能分区和主要景点设计,探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精神途径,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后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与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使用者参与城市广场空间的行为方式的记录,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文化背景,总结了调研结果进而分析现有城市广场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从而探讨人的行为心理对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广场的新建设或改造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空间创作过程中景观场所的概念及建成环境的空间肌理、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场所维度感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前设计师只提"空间",现在除了空间还要提"场所"."场所"是什么?是融入了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空间.由此看出,"场所"不仅要提,而且要进一步强调,这才是不流于形式和口号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城市绿地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的简介,在分析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结合的可能性和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拉萨市的区域特点和历史文脉,探讨了在拉萨市进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时,需与城市绿地相结合,且结合过程中需应遵循"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合理规划"设计原则,以此设计原则为指导,分析了在拉萨实施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建设的建议,并提出了拉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理想分布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国忠  蒋理 《广东园林》2008,30(1):27-29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园林,是城市绿地中集纪念、教育与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从视觉美感感、环境心理、文化特性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在纪念环境中所营造的场所精神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大众行为对景观的影响角度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手法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社区广场、景观设施、植物配置、水景设计、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及小区道路设计等6方面,针对目前社区中存在的一些景观与行为不对称现象,对其设计手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法。文章强调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塑造,最终应该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三山五园“园外园”地区为例,基于441份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生产性景观价值对游客场所依恋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生产性景观的自然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对场所认同与场所依赖有显著正向影响,科学教育价值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游憩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强,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弱;相反,历史文化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弱,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强。据此,生产性景观建设中可将自然游憩价值的强感知作为依据,同时以历史文化价值在场所依恋建构中的作用为指导,促进人本导向下的景观管护。  相似文献   

17.
场所文脉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本文从场所文脉的角度以昆明市呈贡新城春融公园为例进行了论述。春融公园的规划以场所文脉中的"山水文化、青铜文化、农耕文化"为典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运用景观造园的手法在公园中给以集中的回归展示,旨在为游人提供一个可游、可赏、可居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钟俊 《林业调查规划》2013,38(1):106-110
场所精神是规划设计的灵魂。在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项目中,从分析“烟渚渔村”场地肌理入手,提出“幸福就在拐弯处”这一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设计理念,并依据“渚岛”式大园林景观规划结构,构建了“一轴(生态旅游带)、七区(7个功能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态,建立了“岛与岛一水与岛一水与水一水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交错的拓朴关系形态,探讨了各“渚岛”不同的情景规划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小游园的设计必须预见到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分析这种模式,是进行小游园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永辉  崔北 《北京园林》2007,23(4):36-41
作为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本文介绍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具备的11种应急避险功能及对应的标志和指示牌,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园应急避难场所人员疏散应急预案,为今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