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5-45
林带果树栽培技术在农田林网大网格形成后,小网格栽植果树是地少人多,主产棉粮地区发展果树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江苏省通州市现有果树林网9533hm ̄2栽植果树32.5万株,年产果品422万kg,增收507万元。主要栽培技术:(1)大穴、大肥、大...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法库县以植树造林为重点,不断提升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累计投资1.14亿元,实施了路网林网绿化、荒山造林、果树经济林、辽河水系绿化等重点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7%。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田县认真贯彻执行了各项林业方针政策,在“五好”建设中,大力开展全面义务植树运动,狠抓农田林网化建设,经过艰苦奋斗,全县现有耕地43万亩共2933块条田全面实现了林网化,现有各种树木(果树除外)6900多万株,农田防护林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5%,使绿洲复盖率达到18.32%,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全面实现林网化的县。 和田县“五好”建设走在了自治区前头,在林网化建设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为全疆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西部丘陵漫岗区径流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观测 ,对黑土漫岗林网区不同林种的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树冠截留、树干截留、枯落物截留及地表径流、径流含沙量的测定 ,测定出在黑土漫岗林网区 ,有林地比无林地的径流效益值大 ,其中有林地以落叶松、小黑杨、天然栎林的径流效益值较大 ,以落叶松林的径流效益值最大 ,果树林的径流效益值较小  相似文献   

5.
刘若楠 《河南林业科技》2013,33(2):20-22,33
众所周知,林带对农田的有效保护距离相当于林带高度的15~20倍,但是林网一边的林带对相当于1倍林带高度距离内的近林墙农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树冠弁光和根系争夺水肥的情形,使农作物生长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这种现象称之为林网的弁挟效应。通过对近林墙农作物不同距离减产幅度、比重的分析,运用立木造材价格估算方法,计算林网弇挟效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林网树立木材积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研究提出了对林网弁挟效应生态补偿的机制与模式:即“树随地走”者由集体补助土地,“树地分属”者由林网承包户补偿被弁挟农田承包户或双方对林网树比例分成,并就补助、补偿幅度、数量及其计算方法程序做了示范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商都县西北部丘陵风沙区近几年出现一个林网交织,绿树成荫,果树飘香,畜旺粮丰的公社,这便是西井子公社。这个公社为什么自然面貌竟能如此巨变呢?原因是有位迷恋绿化的带头人——公社党委书记邓富成同志。  相似文献   

7.
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西部河套平原的临河市,1980年前有林地面积只有15万亩,今天已发展到70万亩,森林覆被率由6%上升到13%,各乡镇渠道纵横交错,农田防护林建设基本实现林网化,林网保护农田面积已达120万亩,占应保护农田面积的85%以上。全市已有片状杨树速生丰产林6200余亩、渠道丰产林11300亩。速生丰产林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果树的定植面积每年以万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昌吉州四县市农田林网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林网化程度100%、75%的林网分别比对照(10%)的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9.1%和10.3%;防护用材林的林网或林粮间作的间作区内的日平均气温均在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林网内或间作区内日平均气温降低1.1℃或1.3℃,林网或林粮间作可以使小麦增产10.6%或11.4%。防护用材林的群众杨、少先队杨、八厘庄杨、俄罗斯杨的直接(木材)经济效益比乡土树种箭杆杨分别提高了72.6%、39.0%、56.6%、30.9%。而小株距大行距则是林粮间作的最佳间作形式。  相似文献   

9.
对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一些看法○孙文康一、硬件不过硬所谓硬件,是指构成林网要素的树种、混交模式、乔灌草配置、林网结构和林网占有的面积等。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要求,应该是林带多树种且混交。实际上现在所见大都是单一杨树,少有不同树种混交。一些地方原有的多树种...  相似文献   

10.
碳素能合果树强健王士运碳能与氧构成二氧化碳进入植物叶片,参与合成有机物,这是众所周知的。此外,碳素物质还能改善果树的生活环境,防治果树病害,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日本有关果树专家认为,在果园中,可以施用有机态碳,也可以施用无机态碳。果树栽植之前,可在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市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建设成果显著,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为我市仍有近60万亩,近1/6的土地面积没得到有效治理。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连片的沙地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我市的西北部和其他少数的几个乡镇。有近50万亩的农田没有林网保护或林网化水...  相似文献   

12.
苏北沿海地区不同模式农田林网胁地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野外测定和理论估算两个方面,分析了苏北沿海地区杨树和水杉农田林网的胁地范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式农田林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胁地作用,且网格组成林带的胁地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异,南林带量严重,水杉林网为1.0H;;杨树林网为1.5H;东、西林带其次,水杉林网为0.5-0.8H;杨树林网为1.0H;北林带胁地范围不明显。在胁地范围内,水杉林网的小麦减产率约为杨树林网的一半(北林带除外)。  相似文献   

13.
以农田林网对粮食产量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农田林网的胁地产量、保护区的增产量及林网占地等引起的粮食减产量,进行了农业效应的计算分析,找出了农田林网胁地产量与保护区增产相抵的林网高度(Hk)和平衡年龄(tK),进而对林网后期增产量对前期胁地产量的补偿作用进行了计测,求出了林网的补偿(产量)高度(HB)与补偿年龄(tB),为河西灌区农田林网的防护成熟龄的确定提供了计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怀安县区域概况 怀安县县区境内农田林网基本形成,林网以小美旱杨树,柳树为主,林网多栽植在渠道两侧的堰埂之上。林粮间作以苹果或李子一农作物、地埂杏一农作物等形式为主。现已形成了一个林粮间作,林网庇护完善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并已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成武县农田林网适宜采伐龄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成武县农田林网采伐龄的因素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除了林网本身的因素以外,防护成熟龄、气象条件、林网规格、更新方式、林粮间作和林带结构等,都是影响林网采伐龄的因素。因此,确定采伐龄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实现最佳综合效益。另外,根据一具体实例,对其采伐龄进行了研究。认为综合净现值既能体现林网本身的直接效益,又能反映林网护农增产效益,是比较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廓灌区农田林网防风保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边缘地带复合林网的总体防风效能为19-54.6%,并可使网格内74.3%面积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无林网保护的单作小麦地,扣除林网树木耗水,灌水15天后,平均每公顷可节水150t,春小麦平均增产28.4%。  相似文献   

17.
对中原地区农田林网的调查表明,应用D、D~2H 与林木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估算该地区林网的生物量。调查还表明,以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林网生产力较高,达28.1848吨/公顷·年,生物现存量达42.3187吨/公顷,是中原、华北地区可以推广的农田林网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省博爱县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可以使冬小麦叶片数增加,一般冬前和越冬期平均每个分蘖比林外增加0.65片,而冬后增加0.24片;林网内小麦叶片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林外,平均提高9.9%,而冬前和越冬期间可提高15.2%。林网可以明显增加小麦叶片的功能期。林网内小麦主茎叶片的功能期平均增加1.2天,旗叶则可增加3.3天。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表明,林网内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较旷野增加18.92%—50.78%,产量提高20—39%;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作物层的CO_2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和叶面温度;林网内作物层的CO_2浓度较旷野平均增加17—72PPm,可以说林网对农作物具有一定的CO_2施肥作用,林网还有增加气温和叶面温度的作用。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防护林体系内农作物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20.
农林复合系统的林网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樊巍 《林业科学》2000,36(4):16-20
本文研究了林网式农林复合系统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其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了6.33%。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午休”现象,林网可以有效的缓减这一现象,应用主成份分析证明林网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空气温度、叶温、饱和差和光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