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茎泽兰种子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紫茎泽兰种子特性与寿命。[方法]收集生长于桐林地、荒山、路旁、弃耕地和退耕还林地5种生境的多年生紫茎泽兰种子,测定不同生境种子的结实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和含水量等,分析紫茎泽兰种子寿命。[结果]紫茎泽兰单株花蕾数最高为334朵,最低为34朵,平均为131朵;单花蕾种子量平均为56粒,单株产籽量可达7 336粒;紫茎泽兰平均千粒重为0.084 2 g,平均含水率为55.26%;紫茎泽兰种子放置444 d后发芽率为22.00%,这段时间内平均发芽率为39.30%,种子放置510 d后发芽率为5.80%,明显低于正常发芽时发芽率的50.00%。说明种子寿命达510 d;紫茎泽兰种子置床后第4天开始发芽,到第6~7天达到发芽高峰期,发芽势为10.00%~25.00%。[结论]紫茎泽兰种子为长寿命种子,并有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美女樱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之后研究其生活力及生理生化特征,从而为探寻美女樱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美女樱种子含水量由6.7%分别降至4.6%、3.5%、3.0%、2.6%和2.3%5个梯度,用铝箔袋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1年,随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经过超干处理的美女樱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后,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4.6%和3.5%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与对照(含水量为6.7%,0℃贮藏)相比,差异较小。含水量为3.0%、2.6%和2.3%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降幅较大,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将美女樱种子经室温适度超干后在室温下贮藏可以取得与未超干种子在0℃条件下贮藏相似的效果,为探讨美女樱种子的适宜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桐子种子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桐子的种植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储存时间(0、30、60、90 d)、发芽温度(10、20、27、35℃)、沙子含水量(2%、4%、8%)、播种深度(0、0.5、1 cm)、去皮处理(2端去皮、单端去皮、不去皮)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种子储存时间对小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10℃条件下小桐子种子不能萌发,在20-35℃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7℃时发芽率最高;沙子含水量为2%、4%、8%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7%、96%和48%;播种深度为0、0.5 cm时发芽率较高;单端去皮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结论]小桐子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沙子含水量为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研究紫丹参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萌发特性。[方法]观测紫丹参种子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测定千粒重、吸水率;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条件下测定了紫丹参种子的发芽率。[结果]紫丹参种子较小,呈卵球形,背腹均具网纹,千粒重为0.911 g,前4 h为吸胀期,吸水率可达230%;紫丹参种子在25℃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且萌发时需光照。[结论]该研究为紫丹参的扩繁和大量栽培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东特有植物烟台翠雀(Delphinium chefoense Franch)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萌发特性。[方法]测定烟台翠雀种子的大小、千粒重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15℃为烟台翠雀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发芽率可达65.33%;50℃是其较合适的浸种温度,发芽率为79.33%;赤霉素(GA3)对烟台翠雀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250 mg/L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5.33%。[结论]该研究可为烟台翠雀的引种驯化、资源保护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沙参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产地的北沙参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初步制订了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北沙参种子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为22.38~24.09 g。烘干法测定北沙参种子含水量的标准方法是将种子磨碎后在130℃下烘干7 h。低温沙藏的北沙参种子发芽率最高,冷冻贮藏的次之,冷冻沙藏的最低。[结论]一级北沙参种子褐色或黄褐色,净度≥95%,千粒重≥23.5 g,含水量≤12.0%,发芽率≥13.5%;二级北沙参种子黄褐色或黄棕色,净度90%~95%,千粒重22.5~23.5 g,含水量12.0%~14.0%,发芽率11.5%~13.5%;三级北沙参种子黄棕色或土黄色,净度≤90%,千粒重≤22.5 g,含水量14.0%~16.0%,发芽率≤11.5%。  相似文献   

7.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青叶胆种子的保存及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从云南弥勒山采集青叶胆种子,自然风干20 d后测其千粒重;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及光照(红、黄、蓝、绿、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培养30 d后,记录发芽种子数;分别将种子在GA3(100和200 mg/L)溶液、3%KNO3溶液及蒸馏水(CK)中浸泡3 h,在(25±1)℃、自然光照下培养30 d,计算种子发芽率。[结果]青叶胆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光照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贮藏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寿命约为7个月,4℃低温冷藏可延长种子寿命;GA3、KNO3浸种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该试验结果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西瓜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瓜种子京欣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15、20、25、30、35℃几种发芽温度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西瓜种子京欣1号在15℃条件下发芽速度极慢,发芽率也低,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为9 d,其发芽率为67%;15~35℃范围内,发芽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5、30、35℃恒温培养条件下,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分别为6、5、5 d,其发芽率分别为86.5%、93.5%和72.0%;发芽势和发芽率在30℃最高,分别为92.5%和93.5%。[结论]西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9.
6种北京山区野生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6种北京山区野生苔草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从北京山区采集的青绿苔草、卵囊苔草、涝峪苔草、华北苔草、披针苔草和矮丛苔草种子的形态特征、生活力、千粒重、发芽率和吸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6种苔草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差异较大。卵囊苔草种子明显小于其他种子,涝峪苔草种子体积最大,千粒重最高,达4.41 g 披针苔草和矮丛苔草发芽率较低,分别为31%、36%,卵囊苔草、华北苔草、青绿苔草发芽率较高,分别达到99%、95%、94% 涝峪苔草发芽持续时间最长,达55 d 6种苔草种子种皮对吸水率没有明显阻碍现象。[结论]为打破种子休眠技术、选育优良苔草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川续断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与萌发特性.[方法]通过对川续断种子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的观测,并测定了千粒重、吸水率等特征.同时,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果皮去除与否等条件下测定了川续断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川续断种子较小,呈四棱柱型,具有胚乳,千粒重为3.35 g,吸水率约为102%;川续断种子在20℃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且萌发时需光照,而果皮的存在与否对萌发率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川续断的扩繁和大量栽培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