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天敌和防治对象的种类,是开展生物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我国有关棉叶螨种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将棉花红色叶螨统归于二斑叶螨的名下;有的认为棉花红色叶螨是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的混合群体。多年从事棉虫工作者,也未发现过棉花上有绿色的叶螨。  相似文献   

2.
(七)瘿螨     
杨庆爽 《植物保护》1982,8(1):37-39
瘿螨是植物寄生性螨类的重要类群,其为害仅次于叶螨,居第二位。由于体躯呈蛆状,足仅有二对,过去认为是特殊的螨类,而现在一般认为在系统发生上与叶螨总科是近缘的。成螨体长约为200微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钝绥螨属记述(Phytoseiidae:Amblyse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绥螨属Amblyseius Berlese是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是为害农作物螨类(叶螨、细须螨、跗线螨、瘿螨)的重要天敌类群。我国有关植绥螨的分类研究材料不多,到目前为止共收集的种类和已见有关报导的有五十多种,其中以钝绥螨属为主。本文记述钝绥螨属在我国分布的重要种,对目前正在利用的和自然保护中的重要种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种上有“*”号的为我国分布首次记录,有“**”号的为我国已有分布记录,但作者仍未见标本的,在这里一并列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5个苹果病虫害监测点2009-201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苹果主产区发生的叶螨种类以及杀螨剂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园发生的叶螨主要有山楂叶螨、二斑叶螨、苹果全爪螨;发生范围最广的是山楂叶螨,所占比例约65%,其次是二斑叶螨,约占23%,苹果全爪螨约占12%。监测点苹果园2009-2017年9年间共使用杀螨剂447次,平均每年每个果园使用杀螨剂单剂1.99次。涉及的9种杀螨剂单剂中,使用次数和频率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其次是哒螨灵和三唑锡,近几年,这3种杀螨剂的使用频次大幅度减少,螺螨酯等新型杀螨剂使用频次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害螨中,叶螨居首位。如:二斑叶螨(俗称棉红蜘蛛)是我国农业上大害虫之一,其寄主植物有棉花等146种之多。麦岩螨(俗称麦长腿蜘蛛)是北方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螨,影响小麦产量。山楂叶螨(俗称  相似文献   

6.
螨类体型很小,通常在2毫米以下,最小的仅0.2毫米。因此,在制备超薄切片时,操作和处理过程中的困难较大。在国外,自70年代起,虽然有少数学者对叶螨、粉螨、水螨、尘螨等的一些种类作了亚显微结构的观察,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只是对少数种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作者的硕士论文课题,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螨类的超薄切片制作方法作了探索,获得初步成功。现简要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如何识别螨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庆爽 《植物保护》1979,5(3):38-40
(一)蜱螨的分类系统 自然界里蜱螨的种类十分丰富,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栖息场所和生活习性亦多种多杆。据估计至1950年止,已记述的种类约有1700个属,30000个种;到现在可能已超过50万种。最近十余年来,在蜱螨的分类方面有较大进展,1970年美国学者G、W、Krantz总结了近十余年来多数蜱螨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编著了“蜱螨学手册”(A manual of Acarology)。在“手册”中将蜱螨目提升为蜱螨亚纲,依据气门的有无和数目下分节腹螨目Opilioacariformes、寄螨目Parasitiformes和螨目Acariformes三个目。节腹螨目在后半体的背侧或腹侧有4对气门,须肢跗节有端爪1或2个,无气门沟。寄螨目在后半体上有气门  相似文献   

8.
叶螨是蔬菜作物上的一类重要农业害螨,但其在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优势种类尚不明确。本研究中,2009-2013年连续5年于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区定点和非定点采集田间蔬菜作物上的叶螨,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所采集地的茄果类蔬菜和豆类蔬菜上叶螨种类包括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未发现有朱砂叶螨或者其它叶螨种类,表明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是目前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区蔬菜作物上的主要叶螨种类,改变了以往文献中朱砂叶螨是常见蔬菜作物主要叶螨种类的传统认识。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田间蔬菜叶螨的针对性高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恒温条件下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的致死作用,拟合了阿维菌素对两种叶螨的毒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分别在16、21、26、31℃和36℃的恒温条件下,对两种叶螨的毒力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温度越高毒力越强;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高于二斑叶螨。  相似文献   

10.
应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温室四种花卉上二斑叶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温室栽培的一串红、藿香蓟、马蹄莲和爬蔓绣球上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二斑叶螨均取得满意的结果。早期(10—11月)释放捕食螨,可减少花卉受害,节省捕食螨数量。于苗期或分盆前释放,还可节省用工。智利小植绥螨的释放量,因叶螨密度、花卉种类、植株大小而异,每次每株释放1—50头不等。3—4月初,如叶螨数量有回升,可释放第二次。一般能控制害螨每叶一头以下。  相似文献   

11.
2018—2022年3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四川雅安市名山区3个茶树主栽品种名山特早213、福鼎大白茶和名山白毫131的茶园内,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分别采取茶蓬不同部位叶片,镜检并计录害螨种类及数量,每7天调查1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茶园主要害螨为茶橙瘿螨、茶跗线螨和柑橘始叶螨;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主要分布于芽下2、3叶,柑橘始叶螨主要分布于成熟新叶和中下部老叶。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主要发生于4—6月,茶跗线螨可发生于5—7月和9月,同一茶园内,茶跗线螨发生晚于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因此,4—7月和9月为茶园主要害螨发生高峰期,应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我国12个地区草莓叶螨种类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草莓上的叶螨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以便准确有效地指导草莓叶螨防治。本研究选取我国12个代表性的地区,采集草莓上的叶螨。采样范围覆盖了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的草莓产区。扩增和测定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通过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叶螨种类,并对cox1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测序获得了长度为632bp的cox1基因片段。BLAST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来自我国12个地区的91个样品均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我国草莓上二斑叶螨的cox1基因有2种单倍型,其中11个地区仅存在1种单倍型,北京昌平检测到2种单倍型。两种单倍型之间有1个核苷酸的同义突变。本研究表明,二斑叶螨为这些地区草莓上唯一的叶螨种类,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非常低。研究结果对于制定草莓上叶螨的防治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叶灰瘿螨Acaphyllisa Parinoiae Kei-fer是印度UPASI茶叶研究所在其附近茶丛中发现的一种茶叶新害螨。在对安娜玛莱山茶叶的螨害调查中发现茶灰瘿螨在该菜园有较大分布,通常与另外两种常见的瘿螨,即茶尖叶瘿螨Acaphlla theae watt和龙首丽瘿螨  相似文献   

14.
李焱  陈伟利  杨丁 《植物检疫》2006,20(5):317-318
本文就喀什地区出口水果基地叶螨种类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从采到的标本中鉴定出叶螨科4属9种害螨。首次报道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柏小爪螨、朱砂叶螨在喀什分布。为便于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识别害螨、更好地开展出口果园注册、登记备案监管工作,对其形态特征、为害部位和为害状进行了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从国外引入的西方盲走螨(Metaseiulus occidentalis Nesbitt)、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和国内新近发现的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 Xia Laing et Ke)、捕食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二点叶螨(T.urticae Koch)的生育情况及其对相对温度的反应。西方盲走螨捕食山楂叶螨与捕食二点叶螨相比,世代发育历期延长,产卵量减少,性比也有所下降。拟长毛钝绥螨捕食两种叶螨,在发育历期和雌成螨产卿量方面差别不显著,但捕食山楂叶螨的性比降低。智利小植绥螨捕食山楂叶螨,对其生育影响最明显,表现雌成螨寿命显著缩短,产卵量和性比下降。在相对湿度29.5~92.5%范围内饲养三种植绥螨,在卵的孵化,幼螨、若螨的成活和成螨产卵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表明,西方盲走螨是耐干的种类,拟长毛钝绥螨和智利小植绥螨是喜温的种类,特别是拟长毛钝绥螨对湿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一、发生种类危害西瓜的红蜘蛛种类主要有棉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神泽叶螨(T.kanzawa Kishida),此外,还有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 Boisduval)、苜蓿苔螨(Bryobia praetiosa Koch)等。据1989年初步观察,我地以棉叶螨为优势种。二、发生消长我地西瓜移栽一般在4月中旬至下旬。5月中旬,随着自然温度的升高,红蜘蛛从田边杂草、土中向瓜田移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西瓜基部始见,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蜘蛛密度在下位叶迅速增殖,以后向中位叶、上位叶扩散,直至西瓜采收割藤,红蜘蛛密度仍不  相似文献   

17.
新乡棉花叶螨及优势种消长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煜 《植物保护》1988,14(5):10-11
1986—1987年,用制作玻片标本和记录叶片上螨量的方法观察新乡棉区棉花叶螨优势种的消长。结果表明:一、新乡地区棉花叶螨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构成的复合种群。二、不同年份及同一年份不同时期优势种有变化。1986年朱砂叶螨是优势种,1987年棉花生长初期,朱砂叶螨为优势种,6月中旬后,该螨所占比例开始下降,7月上旬后,截形叶螨成为优势种,并维持优势到危害后期。  相似文献   

18.
智胜小植绥螨已在兵库、高知、和歌山各县进行繁殖;兵库县作为防治草莓叶螨的主要措施,每日可捕食叶螨成螨2—3头,若螨10—20头,释放三周后可将害螨吃光。以每叶发生叶螨3—5头为释放期,释放量的益害螨比例为1:50—100。释放前后应注意农药的使用,植绥螨对有机磷农药抗性弱,而对杀螨剂和杀菌剂(除硫制剂外)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苹果园山楂叶螨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落叶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苹果树的为害尤为严重。在泰安地区,苹果园山楂叶螨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发生严重的面积占40%。受害果树叶片变黄干枯,严重的造成落叶。据调查,每年因此螨为害,减产约15%,重的达50%以上。为找出防治的最佳时机,开展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叶螨的为害,并保持果园内害螨与天敌的生态平衡。笔者于1999~2002年对苹果园山楂叶螨的发生规律及其天敌种类进行了观察研究。1材料和方法1)调查地点。泰安市岱岳区道郎镇四合果园。2)出蛰期观察。从3月下旬开始,在…  相似文献   

20.
棉叶螨为害是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近年来,五家渠等北疆棉区棉田叶螨种类增加,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把棉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我们根据棉叶螨不同种类发生为害特点,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保护利用天敌,狠抓棉田早期中心株防治和点片发生期的防治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农业防治是抓好棉叶螨防治的基础工作大量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对连作年限在10年以上,未进行冬灌,采用干播、湿出的棉田,较带茬灌水棉田的棉叶螨发生早、为害重,即棉苗刚出土时,两片子叶就有叶螨取食为害;而带茬灌水又比秋耕冬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