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柿树受日本龟蜡蚧危害后,分别以轻微受害(对照)、中等受害、严重受害三个等级研究了柿树体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动态变化过程,旨在揭示树体保护酶与树体抗虫作用的关系。结论如下:树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受害区有两个增高峰,分别在4月底和6月底,丙二醛含量与受害程度成正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中等受害区形成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4月底至5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期为7月。严重受害区在前期与对照相当,7月达到高峰,为三区之最,一直到树体生长后期,严重受害区都与对照和中等受害区保持着显著的差异,受害程度越重,SOD活性越强,有利于柿树对害虫的防御。过氧化物酶在受害区5月为第一个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是7月。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受害区柿树生长中后期出现高峰,7月初中等受害区CAT活性最大,而严重受害区出现高峰时间较迟在7月下旬,但持续增长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柿树龟蜡蚧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日本龟蜡蚧,是柿树普遍发生的一种害虫.1998年调查郓城县柿树受害株率100%,减产减收30%以上,严重影响了柿树产业的发展和柿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1危害情况枣龟蜡蚧又名日本蜡蚧、日本龟蜡甲、龟甲蚧或树虱子等。在我国枣区分布较广,部分枣区危害严重。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叶片和1~2年生枝条的汁液,并排泄黏液污染叶片和果实。枣龟蜡蚧的寄主植物有枣、柿、苹果、柑橘和石榴等多种果树。在北方地区,以柿树和枣树发生较严重。枣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  相似文献   

4.
咸阳市行道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博  邓刚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223-224
成阳市主要行道树有国槐、法桐等,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有叶螨、卷叶蛾、槐、蚜、国槐尺蠖、大蓑蛾、龟蜡蚧,受害虫危害的行道树常常导致早期落叶,新梢萎缩,枝梢出现光秃现象,从而影响行道树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日本龟蜡蚧在晋南地区柿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龟蜡蚧在晋南地区柿树上发生为害严重。通过几年的系统调查和观测,掌握了日本龟蜡蚧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杏毛球蜡蚧是为害杏树等蔷薇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其吸取树体汁液,影响杏树生长和座果,为害严重时,造成枝条干枯乃至全树枯死。介绍了杏毛球蜡蚧在北方山区的危害特征、形态、发生规律以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枣树和柿树是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被群众荣称为“铁杆庄稼”、“摇钱树”。枣子收入一般占重点产区农业总收入的50—60%。枣子的丰收或减产,对集体收入和社员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为害枣树和柿树的重要害虫。1961年以来,曾先后作了多次研究工作,基本上掌握了发生规律。但在防治上,十多年来,未能控制龟蜡蚧的发生和为害。1970年前后,仅新郑枣区统计有80%以上的枣树被害,红枣减产70%以上,有不少枣园甚至绝产。为了解决防治龟蜡蚧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仍以新郑县孟庄公社为基点,进行了龟蜡蚧综合防治试验。筛选出了较理想的杀虫药剂,进行了大田示范防治试验,获得了显著效果。经过现场技术鉴定,认为可以试行推广应用。现将试验简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龟蜡蚧长盾金小蜂 Anysis SP(层膜翅目,金小蜂科)。体外寄生于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雌虫腹下,取食龟蜡蚧卵,寄生率最高达58.3%,是龟蜡蚧的一种重要寄生天敌。该蜂在我省新郑、中牟、濮阳、内黄等枣区分布很普遍。为了探索利用它防治枣树的严重害虫——龟蜡蚧的可能性,给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63年省林科所曾对其寄生率作过调查,1975年新郑县枣树所对该蜂进行了初步观察,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9.
 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一种广为分布而又缺少研究的害虫;近年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种苗的大量调运,传播及危害日趋严重,个别果园业已成灾,尤以疏于管理的老果园受害为重.据1991~1993年观察该虫在滇中地区主要危害苹果和柿树,年生一代,以雌成虫越冬,未见雄虫.雌虫平均卵量为517,平均卵期为16.3天,初孵若虫涌散盛期为5月中旬,主要天敌是瓢虫和寄生蜂,寄生率为17.1%.  相似文献   

10.
柿树是沈丘县的主要果树之一。其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防治难度大,因此进行柿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丰产丰收、提高果品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害柿树的害虫有多种,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柿梢夜蛾、柿蒂虫、刺蛾、舞毒蛾、柿星尺蠖、柿斑叶蝉、柿绵蚧、柿粉蚧、草履蚧、龟蜡蚧、金龟子等。柿树病害也有多种,以柿圆斑病、角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较普遍,危害最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对柿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县发生的介壳虫主要有球坚蚧、龟蜡蚧、梨园蚧、康氏粉蚧等,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柿树等,近几年,介壳虫已成为危害我县果树枝干的一种主要害虫,在个别管理水平差、早春清园不彻底的果园发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女贞日本龟蜡蚧在防治适期最理想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9种药剂对日本龟蜡蚧的防治效果及对女贞生长的影响。[结果]20%康福多2 000倍稀释液、25%吡蚜酮1 000倍稀释液、25%蚧死净500倍稀释液对上海海丰农场日本龟蜡蚧的防治效果最好,在85%以上,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结论]试验结果为女贞日本龟蜡蚧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日本龟蜡蚧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抗生素处理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肠道优势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共占到总菌门数的85%以上;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用抗生素处理后,寄主为柿树的日本龟蜡蚧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占总菌比例显著下降,其中,拟杆菌属由15.07%下降至10.08%,韦荣氏球菌属由10.32%下降至5.61%。  相似文献   

14.
枣龟蜡蚧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分析论述枣龟蜡蚧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提出了科学有效并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龟蜡蚧在淮安地区1a发生1代,11月上中旬以受精雌成虫聚集在1~2a生小枝的背面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为若虫孵化高峰期。文章报道了日本龟蜡蚧在淮安地区火棘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对其药剂防治试验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玉溪绿化柿树蚧虫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玉溪绿化柿树蚧虫主要发生5科7属9种,其中8个种隶属于4科6属,还有1个未知种为未知科未知属;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是日本龟蜡蚧、柿绵蚧、东方盔蚧3种;防治柿树蚧虫必须把好第一道防线、冬季做好预防工作、适时采用化学防治3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日本龟蜡蚧是我国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毁灭性枝干害虫,危害大,防治困难.依据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日本龟蜡蚧在新疆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日本龟蜡蚧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02,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还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一旦扩散蔓延就会给新疆林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监测和检疫,控制扩散传播;此外,还应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苗木龟蜡蚧壳虫和角蜡蚧壳虫是为害焦作市绿化苗木、果树和林业的主要害虫之一,常造成绿化苗木成片发黄,长势减弱,严重的整株干枯死亡,影响景观。若在果树、林木上发生,会使受害枝条停止生长,逐步枯死。因该虫防治时机不好掌握,防治技术性强。一旦若虫在枝条上固定,形成硬壳就很难防治。为了帮助苗圃、果园、林业管理人员认识和搞好防治,近几年来我们对这两种害虫发生危害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9.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质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一、介壳虫种类1.朝鲜球坚蜡蚧朝鲜球坚蜡蚧又称桃球坚蚧、杏球坚蚧,寄主有李、杏、桃、樱桃、苹果等,聚集在寄主枝条上,终生吸取寄主汁液,受害树生长不良,受害严重的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20.
龟蜡蚧的生物学及其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蜡蚧 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 是柑桔等多种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福建沙县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自3月至7月,第二代从7月到翌年3月.以雌成虫和少数三龄若虫越冬.多年观察,未曾发现雄虫.行孤雌生殖。每雌平均产卵500多粒。龟蜡蚧与日本蜡蚧 Ceroplastesjapouicus Green 易于混淆,对这两种蜡蚧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上的区别作了讨论.考查得龟蜡蚧寄生性天敌8种,隶属于小蜂总科 Chalcidoidea 的蚜小蜂科 Aphelinldae、跳小蜂科 Encyrtidae、姬小蜂科 Eulophidae 和金小蜂科 Pferomalid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