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平均年龄为40年)的直径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天然赤松林的胸径分布表现出由正态分布型转向韦布(Weibull)分布型,偏度由负偏趋于正偏,峭度逐渐变大的动态分布规律.可供合理经营等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长进程及其生长阶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划分延国地区天然赤松林立地级的基础上,根据中等级上不同密度赤松林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赤松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认为,赤松属早期速生,是生长持续期很长的树种,并对赤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赤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PCR-DGGE反应体系,以赤松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不同梯度进行优化,包括模板DNA、dNTPs、引物及Mg2+的用量。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10ng,dNTPs浓度为0.15mM,引物浓度为0.32μM,Mg2+浓度为1.0mM时,其PCR效果最佳。用该反应体系扩增出来的PCR产物,在DGGE凝胶上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赤松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赤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别是研究赤松外生菌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红松接穗。[方法]以来自丹东、宽城、茅荆坝的红松作接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樟子松作砧木,用髓心形成层法嫁接,并以草+膜、草+棉、布+膜和膜+棉4种防寒方式进行过冬,比较接穗成活率、生长量和保存率。[结果]无论是主枝嫁接还是侧枝嫁接,均以丹东的红松接穗成活率最高(85%),生长量达13.8 cm;除了茅荆坝的接穗外,其他2个地区的接穗成活率均是主枝大于侧枝;过冬保存率以草+膜的方式最高。[结论]丹东的红松接穗适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嫁接,且以主枝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较高;在4种防寒方式中,以草+膜的方式保存率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引种地新疆石河子的抗寒性。[方法]通过5个低温处理试验,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质膜透性、可溶性糖(SS)指标。[结果]随着温度降低,东北红豆杉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依次降低,而质膜透性、Pro、MDA和SS含量递增。[结论]东北红豆杉对-30℃低温具有较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泡桐属药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枫锦  张晓珍  姚默  杨柳  陈华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09-19810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泡桐的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先敏  伍文聪  吴银梅  祁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2-5613,5618
[目的]建立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毛细管柱,未涂层毛细管(50cm×50μm,有效长度40cm);1×TBE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80nm;温度,15℃;进样条件,压力差进样,10s;进样高度,8cm。每天分析之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重蒸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柱5min;进样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重蒸水、运行缓冲液冲洗3min。[结果]丁香酚在0.08~1.0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760.03x-19.02(R^2=0.9903),平均回收率为97.5%,RSD值为1.4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山茱萸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天然更新赤松幼树的构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长白山区东北部天然赤松林内 ,针对赤松幼树 (树高 4~ 5m)探讨了构型与微小生境的关系 ,统计分析了幼树的分枝格局 ,并与生长在林中空地的赤松幼树 (树高 4~ 5m)的构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同林中空地的个体相比 ,林隙内赤松幼树冠幅相对狭窄 ,侧枝的分枝角在树干上从下到上缓慢减少 ;林隙内赤松个体树干上侧枝的平均分枝数比林中空地的少 11% ,侧枝上二级枝条的平均分枝数则比林中空地的赤松个体少 5 % ;当林隙面积在 10 0~ 12 0m2 时 ,侧枝上发生的二级侧枝在不同方位上的分布不均匀 ,在东南 -西 (SE4 5°~SW90°)方位上二级枝条数量分布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9.
以川楝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川楝子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温度80℃,黄酮得率为0.56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浴提取法的得率0.294%,和在相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条件下微波法的得率0.278%,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蜡果实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玲玲  王新  张英  高艳萍  杨艳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33-16534
[目的]探索水蜡果实天然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水蜡果实为原料,通过色素提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液料比等因素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从水蜡果实中提取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超声辅助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水蜡果实天然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4 nm;该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40%乙醇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60 ℃,提取时间为1.5 h,液料比为35∶1。天然红色素的提取率并不随着超声辅助提取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变化,说明超声辅助提取对色素提取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水蜡果实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叶柄维管束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从茎中分出的3个叶迹,在叶柄基部先愈合成维管柱,然后再分开进入叶柄;叶柄维管束在分出3小叶之前,再发生不同程度愈合,形成圆形维管柱进入2个侧小叶柄;剩余的维管束再分离进入中间小叶柄.同样,中间小叶柄维管束在进入叶片之前也要愈合成维管柱后,才逐渐进入叶片,形成叶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芫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芫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