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杉木种子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杉木飞播适宜的最佳区域在我省陕南地区。(2)杉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设计时必须注意和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试验结论为提高杉木种子飞播造林技术提供了可靠技术依据及宝贵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黄龙县自2000年开始飞播造林,至2007年历时八年,共实施造林16万亩,成效较为显著,开辟了荒山造林新途径,有力地推进了荒山造林绿化步伐,为我县秀美山川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探析,为今后飞播造林提供经验采取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邱日辉 《乡村科技》2023,(12):131-134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截至2019年,当地累计飞播造林约5.43万hm2(不含复播),共设计39个播区。将39个播区按年份划分成6个批次,运用权重抽样法选取其中16个播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成数抽样调查法和角规测树法对汉阴县飞播造林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汉阴县飞播造林成林面积为2.38万hm2,成效率43.8%,活立木蓄积量125.8万m3,达到陕西省飞播造林成效等级评定为优的标准。飞播造林改善了汉阴县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飞播造林在过去乃至将来依然是汉阴县林业生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营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技术指的是使用飞机在适宜播种的山区以及偏远地区撒播树种或者草种,利用飞播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特点,借助自然降雨以及温度,使种子生根发芽,达到造林的目的。飞播造林技术对扩大森林资源,增加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飞播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影响飞播造成苗效果的因素,同时提出在飞播造林前的地面处理工作措施,对提升飞播造林成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各种因素对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利用精选播区,适时飞播,细致地面处理,严格种子检验与处理,播后科学管理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介绍了榆林沙区毛乌素沙地甘草飞播造林技术,主要包括地类选择、播前种子处理、选择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等,并分析了飞播甘草的产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介绍了榆林沙区毛乌素沙地甘草飞播造林技术,主要包括地类选择、播前种子处理、选择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等,并分析了飞播甘草的产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杨兴文 《农技服务》2011,28(12):1732-1732
根据飞播造林的特点,结合商洛市商州市实际,总结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西山区朝阳地区飞播造林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该地区的飞播现状,总结了飞播造林物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量和播期的确定等相关技术,以期为因地制宜开展飞播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采种、种子处理、育苗地选择到大苗培植等过程进行厚壳红瘤果茶的育苗技术总结,以实 例介绍苗木培植和喀斯特石山地造林效果,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红华  徐云和  史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95-12597
针对传统土地监察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GPS、GIS和GPRS通信等技术建设土地监察动态巡查管理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网络架构,并开发实现土地监察动态巡查监控系统的部分核心功能。系统减少土地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进行土地现场勘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构建分布式GPS定位、跟踪、预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基于GPS应用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交互平台,从而将多行业、多业务不同类型、不同操作流程的GPS相关应用整合到统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中心,实现统一信息平台下的多业务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并重点阐述了本系统在森林管护中的具体应用.论述了系统结构的设计、管理平台设计方法以及如何采集GPS等数据,实现GPS定位、跟踪、预警的功能等.该系统结合GPS、GIS,以及GSM、GPRS等技术实现了动态跟踪与轨迹回放,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从而充分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苏稻油轮作模式下由于水稻土壤湿黏导致地轮打滑而造成的漏播等问题,设计一套电控排种系统,对现有机械式油菜复式播种机进行自动化改造。播种作业时,该系统可根据计算机加载的播种作业信息、地图数据和实时获取的GPS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播种参数,并发送到主控制器,经处理后,运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结合目标穴距和播种机前进速度,使用直流电机控制排种轴的旋转速度,实现油菜精准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的变异系数最大值为4.85%,台架试验中穴距变异系数的最大值为15.28%,较传统播种精度明显提高,且系统工作响应及时。  相似文献   

15.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 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 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共5个处理。5年后,通过比较不同季节0~20 cm土壤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酶作为筛选间伐强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峰值出现在6月份,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0月份,转化酶出现在4月份;②5种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响应不同,弱度间伐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最大,中度间伐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大;③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显著相关,土壤水分可能是限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④土壤酶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作为飞播油松林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实现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9年生初植密度8 00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16.
GPS农田平地机土方量及设计高程计算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农田平地机进行平地作业前,要对平地作业地形进行测量,计算出平地作业土方量,包括挖方量和填方量,根据挖方量与填方量相等的原则,再计算出平地机设计高程,将设计高程导入GPS平地机自动控制系统里,可使GPS农田平地机更精准设定高程,从而自动控制平地机的作业。传统的手工计算土方量及设计高程方法过于复杂,为了提高计算工作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开发了基于VB 6.0编程软件的平地机土方量及设计高程计算软件。经过田间平地测试检验,该软件能够提高平地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汉中市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成苗调查分析,对筛选适宜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动沙丘白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动沙丘造林试验研究发现,唐古特白刺在流动沙丘可采用植苗和扦插进行造林。流动沙丘植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接近大田造林,而且生长表现包括冠幅、地径优于大田和草沙障沙丘造林。流动沙丘扦插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大田,但远高于草沙障沙丘,且插条长度和生根粉对唐古特白刺扦插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显著影响,用250mg/L浓度生根粉的泥浆蘸根,60cm长度插条扦插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2.5%和45.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秦巴山区降水特点,分析降水条件对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确定最佳飞播造林的季节和播期;并分析研究了飞播造林成效与降水量、降水次数和天数的相关关系及各地历年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成效的保证概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的关系,利用1997年汉中宁强县飞播油松成苗期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了成苗效果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不仅取决于当地的年降水量,而且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在不考虑飞播年限因素下,5月降水量是决定对照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键因子,对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96.9%和96.7%。而7月降水量对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种子飞播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作用最大,对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71.6%和69.8%。在飞播年限协同作用下,5月降水量对对照和RPA油松成苗效果作用最强,贡献率均在95%以上。以飞播年限为权重,2月降水量与对照油松成苗效果相关性强,但5月降水量对模型值贡献率最大,分别为95.6%和96.2%。RPA成苗量与降水量关系与对照相同;而有苗样方频度与5月降水量关系紧密,其中7月降水量贡献率为63.9%,高于5月和2月的32.3%和3.8%。在当地降水量范围内,RPA模型值均大于对照,RPA拌种飞播后单位降水量的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高,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