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生产用玉米主要种质分析与杂交优势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0~1998年云南省生产用玉米主要种质进行系谱分析,发现一米种质主要集中在5大杂优群,利用的主要模式6种,重点讨论了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杂优群和杂优模式选择、改良与利用等问题。根据育种经验和生产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种质与外引种质结合利用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遗传基础狭窄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我国研究杂种优势群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系谱分析结合双例分析、NC-Ⅱ设计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组合。当前,我国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或5个亚群,2个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或4个模式。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和种质结构特点,制定了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外来群体接力改良、创造半外来种质和分析杂种优势群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杂交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促进群体改良技术从群体内选择转变为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也要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3.
根据1960-1997年的国内玉米杂交种亲本选配的研究和实践,综述了玉米杂交种亲本选配的杂种优势模式,分析了当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实践简况,提出了今后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并对种质改良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及杂优模式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目前我国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的匮乏,给玉米育种带来极大的影响.外来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是解决我国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狭窄的重要途径;而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研究又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章从种质的改良利用、引进及创新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的杂种优势群体及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山区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文章还讨论了热带玉米种质今后在山区的改良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 1 994~ 2 0 0 0年生产上主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的统计分析表明 ,河南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是以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四平头群和旅大红骨群四大系统为主。其中改良Reid群利用水平逐年上升 ,Lancaster群明显下降。将河南省的玉米种质划分为五大杂优群8个亚群 :即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 (Mo1 7亚群 )、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群 (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Suwan亚群和其它低纬度种质亚群 )。总结出 7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 ,1 3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河北省玉米主要生产用种的种质分析表明:改良Reid系统从1980—1998年所占比例基本上是上升趋势,1999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兰卡斯特系统在1980-1998年为下降趋势,1999年开始上升。唐四平头系统所占比例呈波浪式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旅大红骨所占比例一直最低。河北省玉米种质分为5大杂种优势群、8个亚群,即改良Reid群、兰卡斯特群(包括M017和自330两个亚群)、唐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种质杂优群(包括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总结出12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和18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中国玉米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78599杂交种引入中国并通过试验,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受到中国育种家的重视。用其作育种基础材料成功地选育了齐319,178,丹599,P138,丹598,K22等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和改良系。据不完全统计,所组配育成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达50余个,在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799.3×104hm2,成为中国玉米育种新的核心种质。育种实践证明,与传统核心种质系统之间进行有利基因的渐渗是可行的,其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热带玉米种质在美国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拓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美国对热带玉米种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敏感型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直接利用是行不通的,改变热带玉米种质的这种光周期特性是其在温带得以利用的关键。借鉴这套改良利用方法和手段,有望使我们的玉米育种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1.
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发展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玉米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从多样性中心系统地引进优良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优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最新研究,对主要杂种优势群进行重新划分。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优模式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以Reid×Lancaster、Lancaste×r唐四平头、Reid×红玉米为主,变为以Lancaste×r唐四平头、Reid×自330、Reid×唐四平头为主,以Reid×Lancaster、Lancaste×r自330、Lancaste×r其它为辅。其中以Lancaste×r唐四平头杂交模式占绝对优势,Lancaste×r自330、Reid×自330和Reid×唐四平头3种杂交模式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玉米杂交模式。对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的重新正确划分,有利于对种质、杂优模式的利用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 1990~ 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唐四平头、外杂选、Lan 和旅大红骨 5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 ,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 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 ,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唐四平头 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热带种质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半同胞家系选择法对桂综2号、墨黄966两个热带种质玉米群体进行两轮改良后,选用4个测验种进行NCⅡ设计,对改良群体籽粒产量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桂综2号、墨黄966的籽粒产量平均每轮分别获得7.55%、6.96%的增益;对一和肌配合力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桂综2号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19.15增加到C2牟17.85,墨黄966从C0的-16.38增加到C2的20.18。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东北地区从70年代以来从国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概况、利用方式及改良效果。东北地区利用国外种质先后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有2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0.24亿公顷,共增产玉米90多亿千克。创造社会效益9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玉米产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黑龙江省主要的种质和杂优模式在此地区都有应用。通过对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的代表品种的分析,总结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种质基础和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地方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我国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指出利用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产生出超强优势的杂交玉米新组合,提出了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遗传基础狭窄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我国研究杂种优势群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系谱分析结合双列分析、NC-Ⅱ设计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组合.当前,我国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或5个亚群,2个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或4个子模式.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和种质结构特点,制定了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外来群体接力改良、创造半外来种质和分析杂种优势群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杂交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促进群体改良技术从群体内选择转变为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也要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种质的选择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血缘追朔分析,归纳总结出兰卡斯特种质类群,瑞德黄马牙种质类群,旅大红骨子种持类群,塘四平头种质类群四大系统及其他血缘关系的自交系谱,提出杂种优势模式,为创造玉米新种质,改良和提高我国原有种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