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高产田和砂性土均有缺钾的趋势,合理施用钾肥的增产潜力很大。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仅青海省产有少量钾肥,大多数钾肥依靠进口。因此,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1.施于喜钾作物。豆科作物对钾最敏感,施用钾肥增产显着。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作物和含糖较多的马铃薯、甜菜以及一些浆果等需钾量也较多。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和烟草等也是需钾较多的作物。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对钾最为敏感,水稻中的杂交稻需钾也较多。因此,钾肥应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上。2.施于缺钾土壤。北方土壤质地粗的砂性土大多是缺钾土壤,施钾肥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应优先施用于质地轻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供钾能力土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水稻、油菜、小麦的产量、钾素吸收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计算秸秆还田条件下3种作物的钾肥适宜用量,为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田钾素养分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湖北省38个县(市)的水稻、油菜及小麦3种作物上开展秸秆还田钾肥减量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不施钾(CK);(2)施用全量化学钾肥(+K);(3)秸秆还田处理(+S);(4)秸秆还田配施50%钾肥(S+1/2K);(5)秸秆还田配施75%钾肥(S+3/4K);(6)秸秆还田配施全量钾肥(S+K)。参考不施钾肥处理的作物相对产量(即CK处理产量/+K处理产量)将土壤供钾能力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结果】不同供钾水平土壤施钾和秸秆还田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水稻、油菜和小麦的产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量。其中,高供钾能力的土壤水稻、油菜和小麦仅通过上季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即可满足作物高产的钾素需求;中等供钾能力的土壤3种作物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减少50%钾肥用量;而低供钾能力的土壤,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季可减少25%钾肥用量,油菜和小麦季可减少50%钾肥用量。从土壤钾素表观平衡来看,秸秆还田可缓解土壤钾素亏缺,其中油菜季平均盈余量为14.1—152.6kg K_2O·hm~(-2),小麦季平均盈余量为25.5—95.9 kg K_2O·hm~(-2),水稻季则仍表现为钾素亏缺。在考虑秸秆钾素投入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和线性加平台方程拟合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用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以+K处理产量为标准得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适宜钾肥用量。结果表明,在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供钾能力为中、高等水平的土壤3种作物钾肥适宜施用量为20—33 kg K_2O·hm~(-2),油菜钾肥施用量低于水稻和小麦;而供钾能力低的土壤上,秸秆还田土壤钾肥适宜施用量为45—49 kg K_2O·hm~(-2),油菜钾肥推荐用量高于水稻和小麦。与目前钾肥经济施用量60 kg K_2O·hm~(-2)相比,3种作物在供钾能力为中、高等水平的土壤通过秸秆还田可节省钾肥45.0%—66.7%,供钾能力低的土壤也可节省钾肥18.3%—25.0%。【结论】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油菜及小麦可以在减少18.3%—66.7%钾肥用量的同时保证作物产量,钾肥施用量减少的比例应根据土壤供钾水平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钾肥的施用能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还能改善和提高作物品质,明显地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施用钾肥并非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全省各地的调查和研究指出,钾肥的肥效与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当土壤速效钾(K_2O)含量>150ppm时,施用钾肥一般无效。在钾素较丰富的土壤上,钾肥对喜钾作物显示肥效,其顺序是: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增施钾肥才能维持与氮磷的平衡。故钾肥在高产地上效应较为显著。此外,钾肥能影响作物根系活动,在干旱或多水之年都能获得良好效应,所以施用钾肥也就成为灾年夺丰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棉花、杂交稻、小麦应用氯化钾的增产效果,阐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物对钾的敏感程度、钾肥用量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对钾肥肥效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主要作物土壤缺钾临界指标和钾肥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5.
<正>1.因土施用。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时,土壤处于极缺钾状态,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时,土壤处于缺钾状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时,除一些喜钾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应少施或不施。2.因作物施用。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西瓜、果树、棉花、麻  相似文献   

6.
津郊潮土长期定位试验中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年津郊潮土肥料定位试验,探讨施钾处理与其它处理对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不施钾肥,耗竭土壤钾素,会出现钾肥亏缺,使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7.
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又称硅酸盐细菌,是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来的一种芽孢杆菌,具有强解钾能力,经过诱变复壮,再经工业发酵制成一种含菌量高的生物制剂。施入土壤后可很快增殖,形成群体优势,分解土壤中含钾的矿物质,释放出有效钾供作物吸收,同时又能活化和改善土壤,故又称土壤生态制剂或土壤调解剂。生物钾肥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及瓜果菜、缺钾土壤和高产农田,尤其是用于高水肥、高氮、磷产区和喜钾较多的作物效果更好。试验表明,1公斤生物钾肥相当于5公斤~10公斤硫酸钾肥的增产效果。作物应用生物钾肥以后增产效果显…  相似文献   

8.
日本正式开始研究和施用钾肥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研究钾肥的内容包括:钾肥在各种土类和作物上的肥效,钾在作物生理上的特性和功能,钾在土壤中的行为。 日本钾肥的施用水平从60年代起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田间作物氮、磷、钾肥配比在世界上也一直保持在1:1:1的较高水平。日本施用的钾肥品种主要为氯化钾和硫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我县多种作物施用钾肥表现的显著增产效果发现,土壤缺钾已成为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一大因素。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在1989年前我县呈丰钾状况,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壤速效钾含量及施用钾肥的有效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土壤定位监测和耕层养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多数有所上升或稳定,速效钾含量则下降10~40毫克/千克,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短期内递减,使土壤由富钾变贫钾,呈  相似文献   

10.
问:有人认为南方酸性土含钾量低,施钾肥效果好,而北方石灰性土壤含钾量高,不需要施用钾肥,对此有何看法?答: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出现作物缺钾症状,经土壤测定是土壤缺钾。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在各种作物上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当时北方石  相似文献   

11.
<正>1.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是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效钾的数量常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而且K+在土壤中向作物根系的移动状况也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增加,移动速率加快。因此,施用钾肥后及时适量地灌溉,可为作物提供更多的钾营养。2.土壤粘粒含量。土壤粘粒含量决定土壤溶液中钾浓度的重要因素。粘粒含量高的土壤,施钾肥后一般有相当一部分要被粘粒吸附(或固定),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12.
寒地稻秸还田与施钾肥对土壤水溶性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或施钾肥可增加作物产量,而土壤溶液是作物自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媒介,养分含量直接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为研究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水溶性钾浓度和产量的影响,小区试验设置高量秸秆还田(S2)、低量秸秆还田(S1)和不还秸秆(S0)三个处理,盆栽试验在高量秸秆还田(S2)和不还秸秆(S0)基础上设置5个钾肥施用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生育时间延长土壤水溶性钾浓度逐渐降低,对数方程对土壤溶液中速效钾的变化动态拟合效果良好。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钾浓度,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增施钾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钾浓度,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并没有改变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水溶性钾浓度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和增施钾肥均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在钾肥施用量较低水平,秸秆还田增产作用显著;秸秆还田量达到6.25 t·hm-2后继续增加秸秆量水稻产量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无径流和淋溶条件下钾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在无钾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情况下,连续3年种植玉米,测定出广西10种土壤的钾肥利用率为79.0%~93.8%,平均为87.5%,研究结果表明,钾肥利用率与作物收获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供钾量的估算方法对钾肥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土壤供钾量应依据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供钾水平的改变及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来估算才符合实际情况,钾肥利用率的计算也应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潮土的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黄潮土18年肥料定位试验的系统资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钾素平衡、速效钾的变化以及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①长期不施钾肥或仅施化学钾肥,土壤钾素始终亏缺,有机厩肥-无机化肥配合施用,土壤钾素可达到平衡有余;②不施钾肥地NP处理,第1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即达到“最低值”,连续施用钾肥的NPK处理,10年后土壤速效钾含量趋于稳定;③土壤钾素呈亏缺状况下,土壤缓效钾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相关,且缓效钾是  相似文献   

15.
钾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植物施用钾肥,不但能增加产量,而且能增强作物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倒伏和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氮、磷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富蕴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过去的缺氮、少磷、钾有余演变为缺氮、少磷、钾不足,耕地缺钾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因素,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长效硅钾肥是以钾矿石为主要原料,经一定工艺生产出的一种富含硅、钾、钙并含有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质化学肥料,是枸溶态无氯长效肥料。具有无毒、无嗅、无腐蚀性和不易流失特性。主要用于缺钾土壤的各种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改良土壤的功能。其不同于可溶性钾肥的主要特点是;1、长效硅钾肥中的钾可缓慢分解释放,不易随水流失,利用率高,不对土壤构成污染和破坏。2、长效硅钾肥使作物增产幅度达5%—20%。3、长效硅钾肥具有复合营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田复种指数逐年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钾素越来越多,土壤缺钾已成为作物高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但是,目前商品钾肥供应短缺,因此,积极开发利用农家钾肥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1科学贮用草木灰草木灰是重要的农家肥,一般含钾5% ̄8%,50kg草木灰即相当于5 ̄6kg氯化钾。由于草木  相似文献   

18.
<正> 五、作物施钾临界指标探讨为探讨作物施钾临界指标,设土壤速效钾含量(ppm)为 y,增产率为 x,求出方程 y=a+bx+cx~2(见表5)。表5 几种作物土坡含钾皿与钾肥效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土壤施肥存在的问题1、过量施用氮肥,钾肥施用严重不足。目前温棚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重氮轻钾的施肥方法。一些菜农过于迷信氮肥的增产作用,盲目过量施用,而对钾肥,又误认为土壤里富含钾,根本不施或仅靠有机肥来补充,结果造成土壤里氮肥过量钾肥短缺的现象,作物平衡吸收受阻,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钾素平衡原理和生产上常用钾肥的种类和性质,提出了合理施用钾肥的方法和提高钾肥肥效的措施,以期提高施肥效益,促进作物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