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不孕症直接影响奶牛繁殖能力 ,影响奶牛生产力 ,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损伤了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我们对该村 2 12头可繁母牛进行了一年的调查 ,查出患有不孕症牛 5 3头 ,占引进头数的 2 4.5 % ,为此在 2 0 0 0~ 2 0 0 1年普查的基础上 ,对该基地患有不孕症奶牛采用药物、激素等综合性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1 试验奶牛经病史调查与治疗前多次临床系统检查 ,确定为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疾病性不孕症 ,空怀期 6~ 16个月 ,年龄 5~ 11岁 ,胎次 1~ 6胎及部分育成牛。 5 3头病牛中幼稚病 4头 ;卵巢机能不全 12头 ;持久…  相似文献   

2.
奶牛网瓣孔角质化乳头病例在奶牛临床病例中比较少见 ,资料中记载不多。本人在临床治疗奶牛消化系疾病时偶遇该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 我地区某奶牛场 2 0 0 1年 1月购进黑白花 5岁奶牛 ,编号 9681 0号 ,该牛产后 5个月 ,准胎 3个月 ,经结核、布病检疫均为阴性 ,日常管理 ,以放牧与舍饲为主。病初营养状态良好 ,发病后食欲减退 ,腹围膨满 ,继则渐进性消瘦 ,饲喂和放牧后即出现瘤胃积食及不同程度臌气。第 2天早积食和臌气症状可见消失 ,排粪少而干 ,经多次对症治疗无效 ,病程持续 2 0多天 ,症状越发严重。系统检查 :体温变化不…  相似文献   

3.
我市猪禽生产有长足的发展 ,但奶业仍然滞后 ,1 999年全市牛奶产量 2 1 7吨 ,占全区牛奶产量 1 54万吨的 1 43 %,人均吃奶不足 50克 ,比全区人均 3 50克 ,少 3 0 0克。全市有 7个县区 ,饲养奶牛的有 5个县区 ,有奶牛饲养户 2 8户 ,饲养奶牛 2 0 5头 ,年产牛奶 2 1 7吨 ,其分布为 :玉州区有奶牛饲养户 5户 ,有奶牛 54头 ;容县 3户 ,有奶牛 1 4头 ;博白县 1 0户 ,有奶牛 53头 ;陆川 5户 ,有奶牛 3 5头 ;北流 5户 ,有奶牛 4 9头。没有一户饲养奶牛超过 2 0头 ,每户约养 3~ 5头。1 999年 9月 2 0日 ,玉林市畜牧水产局 ,在玉林市召开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初配年龄是出生后18个月,产犊间隔为12~13个月,奶牛繁殖机能停止的年龄为15—22岁,所以正常情况下奶牛一生可繁殖小牛15头左右。由于奶牛配种普遍采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方法,改变了牛的交配方式,降低了母牛的性欲,使母牛的发情征状变得不明显,为奶牛的适时配种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5.
某奶牛场 2 0 0 2年 5月从某私营奶牛场引进 7头奶牛 ,据了解这批牛是该私营奶牛场去年从河北引进的。 6月初发现奶牛背部等处有瘤状突起 ,奶牛普遍消瘦 ,经农业部动检所寄生虫研究室鉴别诊断为牛皮蝇幼虫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刚引进的 7头奶牛中 ,发现 1头背部皮肤有 1个小结节。触摸呈长圆形的硬结 ,随后共计有 6头奶牛背部出现硬结。随着病程的推移 ,硬结逐渐增大而呈瘤肿样的隆起 ,隆起处有一孔 ,小孔周围堆积着干涸的脓痂。除去干痂可从小孔处挤出 1个幼虫和脓性物质。瘤肿样的隆起从 1个到 2 0余个不等 ,有的甚…  相似文献   

6.
<正>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疾病,常见于产后3周内发病,病程长,一般为1个月左右,甚者可达2~3个月。临床上的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歇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酮病的发生可降低奶牛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因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降低奶牛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奶牛业的正常发展。1病因酮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的扰乱,或碳  相似文献   

7.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我县某奶牛场2001年8月从外地购进奶牛10头,9月初该场突然有5头奶牛发病,其中3头为新购.当地兽医站根据病牛消瘦、眼结膜苍白等症状,诊断为奶牛贫血,遂用中药补血治疗,一个月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日趋严重,且有1头死亡,2头高度衰竭,后经我局人员会诊,确诊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8月 ,武汉市市郊某奶牛专业户所养奶牛发生一种以出血性顽固性拉稀、贫血消瘦、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发病情况、粪检、剖检虫检诊断为奶牛前后盘吸虫病。1 临床发病情况该奶牛专业户养黑白花奶牛 48头 ,主要采取常年江边自由放牧方式饲养。 2 0 0 2年 3月开始有几头拉稀 ,精神不佳 ,接着越来越多的奶牛拉稀 ,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牛体温不升高 ,食欲减退 ,渐进性消瘦 ,后拉血便 ,粪便稀薄呈粥样或水样 ,腥臭带血 ,有的发黑 ,消化不良。病程拖长后 ,病牛高度贫血 ,粘膜苍白 ,最后衰竭死亡 ,截止送检已死亡 6头。2 粪检将粪便…  相似文献   

9.
2003年8月3日,我市某个体奶牛场从唐山开平区购进11头妊娠6—8个月2—3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于8月4日凌晨4时运达,运输时间11个h,到达牛场后,上午11时有1头妊娠近8个多月的奶牛发生抽搐症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结核病是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人畜共患的慢性疾病。布氏杆菌主要侵犯人畜生殖系统和关节 ,诱发流产和降低繁殖率 ,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 ,我们根据有关规定 ,于 2 0 0 0年 9月对杭州市郊 38个奶牛场 (户 )共 5792头奶牛开展了布病血清学调查及结核病的变态反应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被检样品 对杭州市郊 1 3个规模养殖场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和 2 5家个体养殖户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共 5792头奶牛进行了奶牛结核病变态反应检查 ,并对其中 1 /4即 1 448头奶牛进行采…  相似文献   

11.
以2600只海兰蛋鸡,22头奶牛、160头商品猪及60头肉牛为试验动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及0.5%新型复合酶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简称复合酶制剂)进行饲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蛋鸡产蛋率提高13.8%,蛋重平均增加7.1g,料蛋比明显下降,破蛋率减少,死淘率降低,育肥猪平均增重0.74kg,较对照日增重提高12.1%,料肉比降低17%。奶牛较对照每日头均多产奶2.88kg,产奶量提高16.6%,奶料比提高13.1%,采食量加大,消化功能增强。肉牛平均日增重较对照增加22.98%,对照组料肉比为3.46:1,试验组为2.91:1,料肉比降低15.9%。  相似文献   

12.
2002 年6 月17 日晚,新华农场2 队奶牛户翟学荣家的奶牛发生尿素中毒前来就诊,由于2 队离场部较远,当我们赶到时,已经有一头奶牛死亡。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原因 因新来的饲养员粗心,把大约5kg 尿素拌入玉米秆中,拌料不均,奶牛吃后2 h 发病,一头奶牛来不及救治死亡。2 临床症状 共有9 头成年奶牛出现程度不一的中毒症状,其中2 头较重,1 头奶牛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全身肌肉震颤,心跳过速,眼结膜充血,鼻镜干燥,全身出汗,瘤胃膨胀。另一头奶牛站立困难,呼吸抑制,全身肌肉震颤,出汗,其它牛症状较轻。3 治疗 全群口服食用醋,每头…  相似文献   

13.
半胱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3 2头泌乳母牛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头 ,饲养 47天。在各组奶牛精料中按每天每头分别添加 0、2 0、3 0、40g半胱胺添加剂CT -2 0 0 0。结果表明 :①精料中添加半胱胺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 5 0 1% ,降低料奶比 (P <0 0 5 ) ,对精料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②添加半胱胺有提高无脂固形物、乳脂与乳糖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③添加半胱胺添加剂 2 0g、3 0g与 40g可分别显著 (P <0 0 5 )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19 82 %、2 3 73 %与 3 0 0 0 % (P <0 0 1) ,但对血清中T3 、T4有降低趋势 (P >0 0 5 ) ;④精料中每日每头添加 2 0gCT -2 0 0 0较 3 0g与 40g剂量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 12头体重、胎次、泌乳月、产奶量相近 ,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 ,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 1组、试验 2组 ,每组 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1组、试验 2组每日每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3g和 6g烟酸 ,经 4 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的产奶量、乳脂率及奶料比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1基本情况 2011年5月,笔者对我市3个乡镇4个村(含2个牧场)约300头奶牛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奶牛不孕症比例高达10%以上,某饲养户5头奶牛其中有1头产后18个月屡配不孕,1头24个月龄还没发情。另1户育成牛27个月屡配不孕。某饲养场2次处理80多头奶牛,大都因难孕而淘汰,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 10 6头黑白花奶牛和 3个对照组各 10 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奶样中试验组奶体细胞降低率比对照组奶体细胞降低率高 4 1 34%~ 89 5 9% (P <0 0 1)。利用DHI系统研究报告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 ,试验组除与对照 3组差异不显著外 (P >0 0 5 ) ,与其它 2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而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安市板桥乡畜牧兽医站奶牛场 ,1998年底存栏奶牛 610头 ,其中成母牛 3 0 0头。通过开发利用青粗饲料资源 ,优化饲料配比 ,建立低成本、低精料饲养模式 ,充分利用氨化稻草、黑麦草、全株玉米等青饲料。与过去高精料饲养相对比 ,奶牛在相同产奶量下 ,每头每天节省精料 1 6kg ,降低饲料成本5 0 6%。 1998年 ,3 0 0头成母牛头均产奶 65 0 0kg ,头均创利15 0 0元 ,比 1996年翻了 2番。具体措施如下。1 利用冬闲田种草全乡有 2 0 0 0亩不能种春粮的冬闲田 ,针对奶牛青饲料缺乏问题 ,于 1996年在冬闲田试种黑麦草 ,在有关科研院校指导下 ,…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 4 2头荷斯坦产奶牛分为 3组 ,每组 1 4头。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处理为 3种大豆皮替代水平 ,即 :大豆皮分别替代精料中 0 % (对照 )、2 5%和 50 %的玉米与小麦麸 ;区组 ( 4个 )为产奶牛的不同胎次和泌乳月。正式试验期 1 2周。结果表明 ,用大豆皮替代产奶牛精料中 0 %、2 5%和 50 %的玉米和小麦麸 ,日粮干物质、蛋白质进食量、日产奶量、4 %乳脂率校正奶产量、产奶的饲料转化效率、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 (P >0 .2 0 ) ,乳脂率随大豆皮替代水平的提高呈直线上升趋势 (P =0 .0 8)。以大豆皮替代精料中 2 5%和 50 %玉米与小麦麸饲粮喂奶牛 ,每千克产奶的饲料成本平均分别降低 0 .0 4 5和 0 .0 57元  相似文献   

19.
为在探讨粉渣酸化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月、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30头奶牛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1组、2组和3组在TMR日粮基础上用2kg、4kg、6kg粉渣酸化料替代啤酒糟,试验持续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3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乳蛋白显著提高(P<0.05。可见粉渣酸化料能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全混合日粮中4kg粉渣酸化料替代啤酒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不孕的问题已被重视。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及生殖机能异常是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对5个地区12个市县30余乡镇国营、集体奶牛场及个人饲养奶牛调查6158头中不孕奶牛占1108头。占调查头数的19.99%(见表1)。空怀时间一般在6个月以上,有的长达3—4年之久。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