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骨质疏松症(OP)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减少,正常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骨韧性及刚度的减低,临床上出现腰背疼痛,驼背畸形,并可因轻微外伤诱发骨折的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代谢性骨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常见病发病率中已跃...  相似文献   

3.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避孕具有安全、经济、简便、长效、可逆的优点,在我国城乡推广已有50余年,育龄期妇女使用率超过45%,目前许多放置IUD的妇女已进入绝经期,面临着绝经期IUD的去留及绝经后取环的时间问题。绝经后妇女因体内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器官萎缩,在取器过程中常出现操作困难甚至取器失败。笔者对90例绝经后妇女一般资料及取环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36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7例,占13.1%;良性病变275例,占76.4%;恶性病变为38例,占10.6%,其中宫内腹癌最多见。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不同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去卵巢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200μg)和去卵巢+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1mg)。术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并分离主动脉标本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高脂喂食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水平下降;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相似;与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比较,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12周后雌二醇水平较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较低。比较主动脉斑块面积,去卵巢组大于假手术组,而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明显小于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但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主动脉斑块面积与高脂喂养12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65,0.803,0.829,P均〈0.01),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41,P〈0.05)、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0.755,P〈0.01)。结论早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雌激素的调脂、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96例绝经后健康妇女分成2组,对照组46例,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运动组50例,每周进行4~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每次1~2h,跟踪监测桡骨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空腹尿钙/肌苷比值(CA/CR)及空腹尿羟脯氨酸/肌苷比值(HYP/CR)。结果运动组运动1a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尿CA/CR、尿HYP/CR减少(P<0.01),运动2a血AKP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动可提高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减少骨丢失,无副作用,费用低,易于被接受,是一种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对激素替代疗法有顾忌者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讨6个月气排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体质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绝经后妇女生命质量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经过筛选选取31名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气排球运动干预,并通过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监测对气排球运动的健身效果进行评定,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分别测试1次;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后脂肪率、反应时较实验前明显下降,而骨骼肌/体重、握力及肺活量与实验前相比则明显提高,其他指标虽有改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的气排球运动能较好的改善绝经后妇女的体质健康,应予以推广;但较佳的运动干预时间的选定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乙烯雌酚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绝经后妇女口服乙烯雌酚药物0.5mg,每天2次,维生素B6 20 mg,每天3次,连续服药7d后行取环术,随诊3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48例绝经后妇女惰性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1次取环成功,成功率为100%,随诊3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结论乙烯雌酚用绝经后妇女的取环术,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在绝经后期妇女慢性盆腔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程度不同的绝经综合征患者且伴慢性盆腔痛者81例,其中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ERT)的41例为治疗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慢性盆腔痛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6、12、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4、20、16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25.911,P<0.01);治疗组用药后1、2、3个月的Kuppeman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的中、表层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 雌激素改善了生殖器官萎缩、老化状态,故而能够更好地改善慢性盆腔痛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ER、PR和PTE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其临床表现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或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ER、PR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EN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ER、PR有助于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或(和)术后的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与总IgE水平的变化、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 :哮喘患儿 30例分为 2组 :(1)发作期组 (n=15 ) ;(2 )缓解期组 (n =15 ) ;以及健康对照组 (n =2 0 )。分别用ELISA法和MEIA法检测血清IL 12、IL4和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12水平低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与总IgE呈中度负相关 ,哮喘患儿血清IL 4水平与总IgE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降低 ,IL 4和总IgE水平升高 ,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50)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对78例胃癌,10例重度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的CEA、CA50和TGF-α作了检测。结果:各期胃癌血清CEA、CA50和TGF-α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Ⅳ期胃癌的CEA、CA50水平又显著高于Ⅰ、Ⅱ期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IgG4型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SLE患者124例,并以6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70例正常人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血肌酐、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尿酸和24 h尿蛋白等)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用抗核抗体谱测定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何种抗原产生IgG4型抗体.结果 SLE、RA患者的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5%、56.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8.6%(P<0.01).SLE患者血清中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与血清C3、血清白蛋白及血清总IgG4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5、0.42、0.52,均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47,P<0.05).抗原特异性IgG4型抗体以组蛋白、核小体、dsDNA、Ro-52、SS-A、Sm和nRNP为主,而在15种自身抗原中,在IgG型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IgG4亚型抗体.结论 在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广谱、自身方应性的IgG4亚型抗体;IgG4型抗核抗体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有望为SLE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水平,建立该地区妊娠女性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参考范围.方法 按标准纳入正常妊娠期妇女397名,并根据妊娠期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妊娠(112例)、中期妊娠(130例)和晚期妊娠(155例);同时选取120例体检的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发光化学法(ICMA)测定以上人群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血清FT3的参考标准分别为3.32 ~ 5.98、3.36 ~ 5.21和2.92 ~ 5.01 pmol/L,血清FT4参考标准分别为13.12 ~ 18.25、8.91 ~ 17.28和6.75~16.91 pmol/L,血清TSH的参考标准分别为1.34 ~ 2.45、1.51 ~ 3.16和1.80 ~ 3.51 mU/L.与正常组相比,妊娠早、中、晚期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妊娠中、晚期FT4水平低于正常组和妊娠早期组;妊娠早、中期的TSH水平低于正常组,中、晚期TSH水平高于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本文参考范围为标准,妊娠期临床甲减的发生率为0.5%,亚临床甲减发生率为3.8%,单纯低T4血症的发病率为2.0%,与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中山地区正常妊娠女性各时期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2、IL-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2、IL-18的水平,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2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1),而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的IL-12、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脑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化学发光法对307例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组90例、脑出血组85例及脑梗死组132例]患者的血清叶酸、VitB12水平运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同时选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清叶酸、VitB12水平。结果CVD患者各组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TIA组、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3组间的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VitB12的检测在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中有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H-75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在不同类型贫血和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公司产的LH-750自动血液分析仪对175例患者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V)、高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以及高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HLR#)。结果溶血性贫血患者的RET%、RET#、IRF、MRV、MSCV、HLR%、HL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RET%、RET#、IRF、HLR%、HL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RV、MSCV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ET%、RET#、IRF、HLR%、HL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RV、MSC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的RET%、RET#、IRF、HLR%、HLR#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MRV、MSCV亦增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织红细胞多参数测定可以更标准、更全面地描述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状态,从而更好地判断骨髓造血的功能,对不同类型贫血初诊和肝硬化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过氧化脂质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DCM患者共118例,按NYHA标准分组,心功能Ⅱ级组4l例、Ⅲ级组37例、Ⅳ级组40例;健康人对照组48例。两组同步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其中,红细胞C3b受体检测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红细胞SOD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法,并作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DCM心功能Ⅳ级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心功能Ⅲ级、Ⅱ级患者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显著意义(P<0.0l,<0.05)。相关分析表明.RBC—C3bRR与MDA呈高度负相关、与SOD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 0.72。结论:DCM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LPO增加,并随心功能的减弱而加重,这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含量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模式组的差别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506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HBV-DNA以及50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不同时期前的S1抗原和HBV-M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各种现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法(RIA)测定11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A/G、Bil)。结果:各种肝病时LN、HA、IV-C三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共值在肝经时达最高峰,同时将共三者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指标(ALT、A/G、Bil)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