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研究了VA菌根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对毛白杨盆栽苗生长、P营养、光合及蒸腾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在水分供给得到保证的大田条件下,菌根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更能促进宿主对P的吸收,VA菌根与外生菌根之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在毛白杨菌根混合接种苗的高生长及光合作用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在光合作用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就各类菌根对宿主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而言,VA菌根菌>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地球囊霉菌>缩球囊霉菌>硬皮马勃;菌根接种苗木在光合特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是由其叶肉细胞在光活性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对大多数菌根接种处理来讲,苗木的光合速率与其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VA菌根及其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均能有效地减少毛白杨苗木的光合耗水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木在生长形态方面的抗旱作用。以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马尾松苗木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方法人工模拟自然干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促进苗木的高、地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且不同菌种、相对含水量以及菌种与含水量间交互项均差异极显著( P<0.01)。中度胁迫时,接种土生空团菌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最好,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7.8%和52.9%;不同胁迫条件下,均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苗木生物量积累最大,较对照增加了230%;干旱胁迫下,菌根菌能促进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尤其对根系作用明显,使菌根化苗木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菌种对宿主的亲和力大小有差异,且苗木对各菌根菌的依赖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引进的6种菌根真菌,对我省主要树种——红松进行了苗木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证明:供试的菌根菌,特别是Suillus grevillei(kl.)Sing.和Xerocomus chrysenlteron(Bull·ex Fr.)Quel.,均能在红松苗木上形成大量菌根,对红松苗木的生物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苗木菌根化程度越高,根系越发达,苗木干物重越重,地上高或地径粗越大(不绝对)。因此,可以利用纯培养的菌根菌进行人工接种,作为培育壮苗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菌根菌与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和造林成活率,以提高树林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与维持资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方法]把马勃菌根真菌与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组合接种到桉树组培幼苗上,育苗3个月后,检查苗木菌根感染率,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方法抽样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结果]供试的11个益生菌组合接种育苗3个月后,桉树幼苗的菌根感染率在70%~90%;在接种3个月之后,苗木高比对照增加22.95%~64.40%,地径比空白对照增加23.53%~61.18%,生物量(干重)比对照增加7.72%~98.15%;各组处理的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与空白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Z-3、Z-5、Z-8、Z-4、Z-2、Z-11等6个菌株组合在促进桉树生长方面效果尤为明显,可作为对桉树生长效应有良好影响的优良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施肥方式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处理对油松苗木根系构型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1年生油松菌根苗(混合接菌,HJ)和非菌根苗(未接菌,WJ)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2倍指数施肥(DEF),对比分析苗木根系的形态(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系功能(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及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显著影响1年生油松苗木菌根侵染率;各施肥处理下,菌根侵染率均为HJ高于WJ处理。2)施肥处理显著影响苗木直径0~0.5 mm根系的形态指标;2种接菌处理下,EF处理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均最高。3)各施肥处理下,油松苗木比根长、比表面积均为HJ低于WJ处理,而根组织密度及根系总生物量为HJ高于WJ处理。接种菌根真菌处理下,苗木根系生物量变化规律均为EF>DEF>CF>CK。综上所述,指数施肥结合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有利于促进油松苗木根系形态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菌根菌与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和造林成活率,以提高树林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与维持资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方法】把马勃菌根真菌与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组合接种到桉树组培幼苗上,育苗3个月后,检查苗木菌根感染率,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方法抽样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结果】供试的11个益生菌组合接种育苗3个月后,桉树幼苗的菌根感染率在70%~90%;在接种3个月之后,苗木高比对照增加22.95%~64.40%,地径比空白对照增加23.53%~61.18%,生物量(干重)比对照增加7.72%~98.15%;各组处理的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与空白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Z-3、Z-5、Z-8、Z-4、Z-2、Z-11等6个菌株组合在促进桉树生长方面效果尤为明显,可作为对桉树生长效应有良好影响的优良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7.
元宝槭VA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状态下,球囊霉属(Glomus)的真菌为元宝械VA菌根菌优势种;在幼龄到壮龄期随树龄增加VA菌根感染强度增强,而后逐渐减弱;苗期接种VA菌根菌可提高菌根感染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菌根化栓皮栎苗木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接菌与不接菌栓皮栎容器苗为对象,通过设置85%~75%θf,65%~55%θf,45%~35%θf3种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了菌根化栓皮栎苗木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接菌显著促进栓皮栎苗木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接菌栓皮栎苗木在65%~55%θf条件下生长最佳,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具有菌根的栓皮栎苗木达到合格苗的需水量,明显低于85%~75%θf,可见,接种菌根菌可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云杉外生菌根菌种为试材,比较了各外生菌根菌与云杉形成菌根的能力以及不同菌根感染率,并探讨了外生菌根菌对云杉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粘盖牛杆菌的最佳培养温度是20~25℃,最适pH值是6.0;播种时接种外生菌根菌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使出苗时间提前.菌根菌能显著提高云杉幼苗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经褐粘盖牛肝菌、微甜乳菇和土生空团菌液体菌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比对照提高了26.8%、23.9%、22.0%;就各种菌根菌而言,以微甜乳菇菌株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褐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黑紫红菇和白乳菇对云杉苗促生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菌根生物制剂对樟子松苗木生长和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的赤峰赛罕乌拉综合防护林示范基地,以樟子松苗木和菌根生物制剂为研究材料,对比测定施用和未施用菌根生物制剂的樟子松苗木的(高、径、冠幅)生长量、生物量及根冠比、根际土壤养分(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并测定了樟子松苗木的菌根化率。结果表明:菌根生物制剂处理的菌根苗比普通苗的平均苗高增长24.80%,平均地径增长33.30%,平均冠幅增长26.40%;菌根苗的平均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分别比普通苗高149.9%和164.3%,平均地下生物量的鲜重和干重分别比普通苗高94.8%和75.4%;菌根苗的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普通苗高1.88%,全N含量比普通苗高86.59%,全P含量比普通苗高54.64%,全K含量比普通苗高59.40%;菌根生物制剂处理苗木的菌根化率与苗高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板栗菌根制剂由北京农学院(邮码:102208)园艺系秦岭副教授研制成功,已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板栗菌根制剂内含与板栗有良好共生关系的高效菌,可提高苗木产量30%以上;可提高苗木抗旱性,使干旱山地苗木定植成活率提高,并缩短缓苗时间;可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所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能活化土壤中难溶性养分,增加植株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量,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所分泌的抗生素物质能抵抗土传真菌病害发生.板栗菌根接种技术成熟,易于操作,可显著提高板栗生产水平.   ……  相似文献   

12.
影响人工接种外生菌根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接种效果.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对落叶松和樟子松苗木进行了3年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试验研究。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的Suillusgrevillei等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随着苗龄的增加.菌根的感染率减少.故应在幼苗期接种;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为了不增加成本、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 ̄2。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edulis和Xerocomuschrysenteron,在施钠盐量分别为0、0.06、0.12和0.24mol.L-1的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发育、细胞质膜透性、根系活力、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钠处理水平下,与未接种相比,菌根促进了油松幼苗的生长,提高了油松的生物量干重,增长率分别为25.55%、30.96%、61.86%和15.62%、3.06%、17.04%;不同钠盐水平下菌根油松幼苗细胞质膜透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接种B.edulis和X.chrysenteron2种菌根真菌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B.edulis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逐渐增加,而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比几乎没有变化;菌根油松幼苗对水分吸收及利用的能力有增强的趋势,相对缺水率有所降低;菌根油松幼苗根系伤流量较非菌根幼苗明显增加,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B.edulis菌根植物分别是非菌根植物的1.10、1.24和1.23倍,X.chrysenteron菌根植物分别比非菌根植物增加了2.85%、10.48%和7.48%。由此认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后,菌根通过增强油松苗木细胞质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增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油松幼苗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毛白杨、北京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抗病诱导剂以不同配比制成的保健剂施用于苗木根部,对杨树的菌根形成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健剂处理后60 d,各处理苗木均形成菌根;120 d调查菌根侵染率,发现2种外生菌根菌与杨树根系形成良好共生;保健剂使供试杨树苗高、地径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菌根侵染率高的处理,其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菌根菌对栓皮栎幼苗接种的影响。[方法]选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共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栓皮栎幼苗进行土壤根际接种试验,研究接种后、未接种的栓皮栎幼苗在菌根侵染率、生长情况、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结论]筛选出的L.l、S.l、G.v是栓皮栎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6.
核桃林主要外生菌根菌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核桃林外生菌根菌生长发育机制,为核桃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采用温度、湿度、pH值等方面的调控对比实验进行了美味牛肝菌、紫色马勃、鸡油菌等外生菌根菌对核桃浸染的根际菌根形成及菌丝体生物量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菌根接种组还是非接种组(CK)菌根感染率均达到100%;各处理的最优组合为温度20℃、相对湿度70%、pH值6.0,菌丝体生物量均值为127.81 mg.  相似文献   

17.
在盆栽条件下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黄檗的生长及吸收能力,苗木株高、地径及主根长等都显著大于对照植株,增强了苗木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片吸收NPK的能力;接种G.mosseae和G.diaphanum的苗木平均高比对照苗木增加了近20 cm;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5~2.7倍。丛枝菌根促进了黄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叶片N、P、K含量均有提高,其中接种G.diaphanum的苗木光合效率提高最为突出,光合速率为12.23μmol·m-2·s-1。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檗的菌根化育苗和资源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沙枣树可营造沙枣经济林、防护林,绿化美化城市等作用,沙枣苗木短缺的情况下,概述了菌根化沙枣苗木培育技术,主要介绍了菌剂制备、种子采收与调制、种子贮藏、菌根化苗木培育、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六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盆栽条件下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黄檗的生长及吸收能力,苗木株高、地径及主根长等都显著大于对照植株,增强了苗木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片吸收NPK的能力;接种G.mosseaeG.diaphanum的苗木平均高比对照苗木增加了近20 cm;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5~2.7倍。丛枝菌根促进了黄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叶片N、P、K含量均有提高,其中接种G.diaphanum的苗木光合效率提高最为突出,光合速率为12.23 μmol·m-2·s-1。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檗的菌根化育苗和资源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法研究土壤水分条件对毛白杨菌根接种生长及营养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毛白杨菌根接种效应有很大的负作用,菌根接种苗对土壤积水十分敏感,对土壤干旱则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御能力,特别是缩球囊霉菌与硬皮马勃的混合接种具有十分显著的增产作用;土壤水分胁迫对菌根接种苗N素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远大于对P素的影响;水分胁迫(特别是干旱)条件下,菌根接种对苗木N元素吸收的促进作用仍很显著,在提高苗木叶片中N素分配比例方面的效应更加明显,各类接种处理苗木叶含N量大小的次序为硬皮马勃>AM菌根>AM菌根+硬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