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北方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从砧木的选择、实用品种的选择、嫁接与无纺布育苗袋嫁接愈合体栽植及温室栽培几方面介绍了桑树快速育苗新技术,该技术比传统桑树育苗缩短了一年的育苗周期,桑苗成活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桑树夏季建园的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即实生桑苗的根系处理与适时嫁接、嫁接体的防腐措施和温床保护、对嫁接体加工营养土球、嫁接体育苗、桑树夏季建园与管理等操作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桑树嫁接体的成活率和“分叉苗”夏季移栽的成活率(90%以上),能确保夏季一步建园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接穗条采集与贮藏、砧木选择与预处理、嫁接时间与方法、嫁接体贮存与移栽技术;比较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技术优势,其与传统火焙接育苗相比,能有效减轻桑苗嫁接对天气的依赖,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可提高嫁接成活率2.99个百分点,减少劳动用工17.44%,每667 m2育苗面积节本增效914.35元,经济效益明显;并有利于无嫁接育苗条件的地区,采用嫁接体委托加工的形式,降低嫁接苗运输成本,加快桑树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桑树嫁接期是在5月上旬左右,提前或延后均会影响嫁接成活率.最佳嫁接期是砧木芽苞膨大、树液流动时开始嫁接,嫁接历期10 d左右.这种常规的嫁接时间,因受春季干旱、低温等因素的影响,嫁接成活率较低.本文所述寒地桑树嫁接技术措施,是采用地膜覆盖苗床砧木,增加地温有助于砧木生长发育,比常规嫁接时间提前10d以上,采用地膜覆盖砧木与不覆盖砧木相衔接,使嫁接历期达到20d以上,缓解了有限的嫁接时间.在苗床嫁接之后再覆盖地膜,可有效地保温保湿,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嫁接成活率,现将此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马尾松嫁接成活率王晓铭马尾松嫩枝嫁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提高其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培养砧木。砧木培养以就地育苗、就地定砧最佳。营养袋育苗:用50公斤松茵土、0.5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复合肥配制营养土,用种子园、优树种子...  相似文献   

6.
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明 《蚕桑通报》2006,37(4):57-58
桑树冬季芽接是广西桂平蚕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等特点创造的一种桑树嫁接技术。嫁接时正值冬闲,时间充裕,工作可做得很细致。芽接后芽片与砧木接触时间长,开春后两者容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发芽抽枝早。但冬季芽接时砧木、接穗均处于休眠状态,嫁接后无细胞分裂,愈伤组织不  相似文献   

7.
正梓潼县利用农村育玉米苗使用的育苗盘育桑苗,摸索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桑树育苗一步建园新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起苗、运输非常方便,营养土不散,根系保存完好,栽植成活率高,桑树长势好。2017-2018年,梓潼县关义、双峰两乡镇用此方法育苗,春育夏栽一步建园1000余亩,成活率高达95%以上,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建园、冬春嫁接、次年投产。其主要技术要点是:1育苗适期4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8.
一般柿树育苗从播种到嫁接苗出圃需两年时间 ,即第一年培育砧木苗 ,第二年春嫁接 ,第三年春方可出圃。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柿快速育苗技术 ,可把甜柿苗木培育时间缩短 1年 ,同样能达到苗木粗壮、根系发达的要求 ,苗木种植后成活率高。此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先集中播种后移栽的办法使培育砧木所需时间缩短为半年 ,并在当年夏秋植株生长旺季进行嫁接 ,使嫁接苗快速生长 ,冬季落叶后即可出圃。由于培育砧木分为两个阶段 ,因此 ,又将此技术称为两段育苗技术。1 砧木种子采集砧木一般采用野生柿 (俗称猴柿 )或种子较多的栽培柿。在“霜降”至“…  相似文献   

9.
桑树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其快速投产,我们开展了“新嫁接良桑用塑膜包扎砧木顶端剪口,嫁接后灌水与不包扎、不灌水”的对比试验,以求得进一步提高桑树成活率,加快良桑化改造进程,促进桑树尽快丰产。  相似文献   

10.
孙永泰 《蚕桑通报》2003,34(4):63-64
桑树冬季芽接,正值冬闲,嫁接时间充裕,工作可做得很细致;芽接后芽片与砧木接触时间长,开春后两者容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发芽抽枝早。但由于冬季芽接当时,砧木、接穗均处于休眠状态,嫁接后无细胞分裂,愈伤组织不能愈合,嫁接相当于将芽片存放在砧木切口中,借薄膜包扎起来保护伤口,防止伤口失水或感染,要待开春以后。气温达到16℃左右,愈合的过程才逐步进行。所以,提高桑树冬季芽接的成活率。应着重把好以下几个环节。1嫁接时期嫁接一般在桑树落叶至春季发芽前选晴天或阴天进行,但以12月下旬至翌年2月的桑树休眠盛期嫁接最好(寒冷地区以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豆(Glycine max)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对桑树(Morus alba)生长的影响,以一年龄桑树品种“青龙桑”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 硝基邻苯二甲酸和邻甲氧基苯甲酸对桑树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外源酚酸对桑树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当外源3 硝基邻苯二甲酸浓度低于10-5 mol·L-1时,桑树叶片的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升高,同化产物的积累量增加,其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增加,而当浓度高于10-2 mol·L-1时,叶绿素含量、Pn和Ci以及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降低,株高、根长、叶片数和生物量也降低。外源邻甲氧基苯甲酸处理下,随着浓度的增加,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Gs、Tr、Pn、ФPSⅡ、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降低,光能以热耗散形式耗散的比例增加。说明3 硝基邻苯二甲酸对桑树的生长和光合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浓度效应,而邻甲氧基苯甲酸对桑树的光合机构产生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云南省滇南自然林区分布的113份野生长果桑资源,其中有66份滇南长果桑资源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66份开雌花结果资源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但多数发芽率不到50%。对长果桑资源材料进行培苗栽植及野生原芽嫁接栽植,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扦插生根能力、嫁接亲合性以及桑叶的饲用性,结果表明: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桑叶中的总糖含量较低,适口性较差,只有5份资源的桑叶能被家蚕正常摄食;66份开雌花结果的野生长果桑资源中,有86.4%的资源能扦插生根成活,有92.4%的资源能嫁接成活,但各资源间的扦插生根能力和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差异;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经嫁接或扦插,使树龄年轻化,果形和叶幅变大,枝条节距变短。丰富的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可作为果用经济林和生态林木树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桑树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伟彬 《蚕业科学》1996,22(4):235-240
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表现在优良桑品种的普及,实生桑园的实用程度提高,无性繁育技术的改进。密植速成桑园和立体栽培技术的确立及节本技术的应用。主要存在问题是,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和以节本增效为目的实用技术偏少;桑园经营规模偏小。发展对策是,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确立类型不同的栽培技术体系;加速桑树种质资源的利用,选育优质高产桑品种;重视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节水、节本和提高叶丝转化率栽培技术及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视适度规模经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氮素形态对饲料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饲料桑树品种“青龙桑”(Morus alba cv Qinglong)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等氮条件下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态氮源及其配比对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在单一硝态氮或单一铵态氮条件下,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片面积和根系长度均低于铵态氮和硝态氮配合施用,桑树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变化也呈现类似趋势。铵态氮和硝态氮摩尔浓度比为50∶50和25∶75时桑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最高,而当铵态氮和硝态氮摩尔浓度比例为25∶75时桑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其他处理,单一硝态氮或单一铵态氮处理降低了桑树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提高了桑树叶片的光补偿点(LCP)。以上结果说明饲料桑树是一种偏硝性的植物,以铵态氮和硝态氮摩尔浓度比为(50∶50)~(25∶75)最适合。  相似文献   

15.
陈立福 《蚕学通讯》2005,25(4):9-12
本试验以粗细一致的实生桑作砧木,嘉陵20号作穗条为研究材料,在2004年2、3月共分4个时期进行嫁接.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一致的管理水平下,以不同时期嫁接的成活率、生长势(包括枝条的粗细、长短、叶片数)为调查指数来比较嫁接效果.试验结果是:2月16~28日嫁接的桑树不仅成活率可以高达98.3%,且嫁接成活后良桑的生长势也为最优.这一时期可以作为会东县桑树嫁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在广东地区生态环境下生长,根系发达,抗风强,嫁接亲和力优良的砧木品种。通过研究桂热1号、H2、900、A16、800、333、788、O.C、OV、广西九号、695、246、781和741等实生幼苗株高、地径、主根长、须根长和鲜重等生理参数,确定几种优良砧木苗。在此基础上,以桂热1号、O.C、JW、南亚3号为接穗,测定计算接穗成活率、接穗长、径粗、鲜重和壮苗指数等生理参数,比较不同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确定最优砧穗组合。研究结果表明:H2、695、A16、O.C、OV、900在生产中可以作为砧木来培育幼苗;双舌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达80.43%;H2、A16、695为砧木时,接穗生长发育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市场上的桑叶甩干机台时产量低 ,造价偏高等缺陷 ,采用增加装叶量 ,提高叶篓转速 ,设置手刹装置和甩块式快慢速转化器等改进设计 ,制造出新型桑叶甩干机。桑叶甩干机集水桶直径 16 0 0mm ,桶内 3个叶篓框直径 5 0 0mm ,一次装满流水状桑叶 12 0kg ,以 5 5 0r/min速度转动 ,在 3~ 4min内 ,桑叶甩干程度为 88 89% ;叶篓框主轴与动力输入三角带轮 ,采用甩块活式连接 ,转速由慢变快 ,既有保护电机的作用 ,又比同类快慢速转换器降低造价 2 0 %以上 ;全机用 3个大弹簧对应 3足机架装配 ,甩干作业时 ,震动小 ;手刹装置 ,在 3~ 5s内 ,把惯性旋转中的叶篓框止动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在桑园的桑树行间养殖蚯蚓,同时放养土鸡,利用鸡吃虫、吃草的特点,既可减少除草和杀虫成本,又可减少养鸡成本,提升鸡肉品质,从而提高种养综合效益。试验作为"发酵床养猪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一项技术创新环节,探索了"桑园─蚯蚓─放养土鸡"的新型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条墩桑对间作田小气候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墩桑是一种优良的农林间作灌木,桑叶用来养蚕,桑条用来编织,其庞大的根系对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人工和自动气象仪器对条墩桑与花生的间作田及对照田的小气候因子(光照、风速、地温、气温、花生层温)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田内的风速明显低于对照田,桑行间距8 m和13 m的间作田,风速差异不明显;间作田内光照强度减弱不明显;间作田内的平均气温、平均地面温度以及作物层温度均低于对照田,并且相对稳定;间作田内的增湿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造低产桑园、建立密植高产桑园,研究建立了提高压条苗生产效率的压条苗甲醛处理法,研究结果表明压条苗甲醛处理的生根数比环割处理增加130%,比非环割增加190%;压条苗甲醛处理的新根的生长比环割处理高1.5倍,比非环割处理高1.3倍;成苗率也是压条苗甲醛处理最好。该方法是一种高效成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