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F1代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改良麻城黑山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波尔山羊为父本、麻城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波麻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波麻杂交一代(F1)的体型趋向父本,合群性更好,有利于放牧管理。6月龄、12月龄的波麻F1代的体重、胸围与母本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高、体长与母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波麻F1代的产活羔率高于麻城黑山羊。3月龄的波麻F1代在90 d的育肥期内,日增重达93.78 g,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波麻F1代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麻城黑山羊。[结论]波麻F1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麻城黑山羊,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测定麻城黑山羊母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数据,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选育进展,并与国内优秀山羊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月龄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1.37%,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高分别占成年体高的81.06%和88.78%,体长分别占66.78%和86.51%,胸围分别占73.37%和79.98%,12月龄体尺指标基本达到和超过成年的80.00%,生长发育较快。与该场2009年数据相比,体重无显著变化,表明该场麻城黑山羊选育进展不明显,但品种也未出现明显退化现象;与国内其他优秀山羊品种比较,麻城黑山羊体重、体尺处于中等水平,应继续加大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进行育成杂交,通过对杂种羊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状况、繁殖性能、育肥性能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麻城黑山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波麻杂交一代(F1)毛色与波尔羊特征相近,杂交二代(F2)出现毛色分离现象,杂种后代羊在基本繁殖规律上与麻城黑山羊趋于一致,但生长速度、繁殖成活率、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方面优于麻城黑山羊,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麻城黑山羊主要生产性能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6月龄体重公羊18.3kg、母羊16.1kg,成年体重公羊51.5kg、母羊45.0kg,育肥期日增重120g,平均年产羔率346%。周岁羊屠宰率51.5%,净肉率79.5%,肉骨比3.88。  相似文献   

5.
选用麻城黑山羊(Ⅰ)为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波尔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期间于第0、90d称重,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择12头屠宰并进行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能除麻城黑山羊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麻城黑山羊选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公羊和麻城黑山羊母羊进行1次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自群繁育时,建立1个育种核心场与几个育种场,形成育种繁育体系,2006年对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结果]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公、母羊初生、3月龄、12月龄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6.29%、7.78%、9.57%和5.71%、9.23%、8.97%,体尺指标也有提高;产羔性能十分突出,产双羔以上母羊比例高达82.30%,平均年产羔率达到346%;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12月龄屠宰率为51.4%、净肉率为34.8%、肉骨比为3.88,与选育前相比,屠宰率有明显提高(P<0.05);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均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大足黑山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山羊品种,其多胎性能十分突出,但是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小.为了提高大足黑山羊生长速度并充分利用其优良繁殖性能,以大足黑山羊为母本、以黑色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后代体重变化与同年龄纯种大足黑山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9月龄的体重一直高于纯种大足黑山羊后代,并且杂交母...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人工草地和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生长变化,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贵州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贵州纯种黑山羊为对照),对其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羊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较贵州纯种黑山羊后代的平均体重增加53.89%,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均得到明显提高,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2)通过比较人工草地放牧与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改良效果发现,在人工草地上的杂交优势更为明显。说明,杂交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在饲草较为丰富、活动相对受限的人工草地放牧饲养方式下,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的杂交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麻城黑山羊的体形外貌、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肉质性能及行为特点等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毛色纯黑,繁殖力高,初产母羊平均单胎产羔率达114.18%,经产母羊达219.15%,且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新品系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Ⅰ,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和波尔山羊×波麻F1(Ⅴ)5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于试验始日及第90天称量,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取12只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麻城黑山羊宰后24h的pH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的Fe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结果显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对太行黑山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80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太行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组、基础日粮+1.5%黄芪组、基础日粮+2.5%黄芪组、基础日粮+3.5%黄芪组,正试期为60d。测定各组生产性能和背最长肌、后腿及肝脏的肉品质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2.5%黄芪组和基础日粮+3.5%黄芪组可显著提高背最长肌和后腿肉中肌苷酸、必需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呈味氨基酸(谷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p0.05);但2.5%黄芪组和3.5%黄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山羊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可提高其肌肉中的肌苷酸、必需脂肪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提高羊肉品质,且基础日粮中黄芪的适宜添加量为2.5%~3.5%。  相似文献   

12.
将200只雄性雏乌鸡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全程使用中等营养水平饲料,第二组全程使用较高营养水平饲料,第三组于6周龄前用中等营养、以后用较高营养料,第四组与第三组相反,共饲养13周。结果第二组增重最高,第三组次之,第一组最低;饲料转化率的测定结果与体增重情况相似。各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末商品鸡的整齐度第三组最好,第二组次之,第四组最差。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明显星差异。综合评价以第三组的营养水平调整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在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及肌纤维特性上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及优质肉鸭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孵出的1日龄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200羽进行饲养,公母各半,采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拟合番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表型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两个番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除了法国白羽公番鸭在10周龄仍处于生长高峰外,其他番鸭的生长高峰均出现在6~9周龄.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番鸭的生长情况,其拟合度(R2)在0.990以上,但总体上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Logistic模型.在屠宰性能上,两个番鸭品种的屠宰率均在86.00%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1.00%以上.其中,福建黑羽母番鸭的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5,下同),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1,下同),而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活重、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公番鸭.从肌纤维特性来看,随着周龄的增长,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腿肌纤维直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肌纤维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至10周龄时,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表现为公番鸭的胸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母番鸭,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母番鸭;法国白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番鸭,而腿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纤维密度则显著高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结论]鉴于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自的优势,在今后的优质肉鸭杂交改良中可将法国白羽番鸭作为父本,福建黑羽番鸭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营养物质在改善老挝山羊的生长性能、胴体特征和肉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2双因素试验,以本地山羊品种Lat为对照,对Lat与越南Bach Thao公山羊的杂交F1(BT×L)进行比较.从每个基因型中选择30头7月龄的成长公山羊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饲喂方法即自由放牧,另一组采用改良饲喂方法,即放牧并任意采食木薯渣和矿物砖.试验期间测量山羊平均日增重(ADG),在后期每组选择3只山羊宰杀并测定胴体特性(胴体组成和初分切肉)、肉质(剪切力、肉色、pH、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结果]杂交山羊F1的平均日增重(60.02 g/头)明显高于本地山羊(38.45 g/头),增幅为56.09%;饲喂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的山羊平均日增重(55.45 g/头)则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43.02 g/头),增幅为28.89%.杂交繁育和饲喂补充物对山羊胴体品质如屠宰率、前肢百分率、后肢百分率及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杂交F1山羊的脖子极显著大于本地山羊,而其腰腹部切口极显著小于本地山羊.在两种不同饲喂管理条件下,Lat和杂交F1山羊的肉质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挝本地山羊Lat与Bach Thao公山羊杂交及在饲料中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可提高山羊肉产量且对其肉质无任何负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营养物质在改善老挝山羊的生长性能、胴体特征和肉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2双因素试验,以本地山羊品种Lat为对照,对Lat与越南Bach Thao公山羊的杂交F1(BT×L)进行比较。从每个基因型中选择30头7月龄的成长公山羊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饲喂方法即自由放牧,另一组采用改良饲喂方法,即放牧并任意采食木薯渣和矿物砖。试验期间测量山羊平均日增重(ADG),在后期每组选择3只山羊宰杀并测定胴体特性(胴体组成和初分切肉)、肉质(剪切力、肉色、pH、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结果】杂交山羊F1的平均日增重(60.02g/头)明显高于本地山羊(38.45g/头),增幅为56.09%;饲喂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的山羊平均日增重(55.45g/头)则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43.02g,头),增幅为28.89%。杂交繁育和饲喂补充物对山羊胴体品质如屠宰率、前肢百分率、后肢百分率及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杂交F1山羊的脖子极显著大于本地山羊,而其腰腹部切口极显著小于本地山羊。在两种不同饲喂管理条件下,Lat和杂交F1山羊的肉质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挝本地山羊Lat与Bach Thao公山羊杂交及在饲料中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可提高山羊肉产量且对其肉质无任何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RFLP技术对琅琊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5'非编码区Pst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琅琊鸡该位点存在2种等位基因(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61.7%和38.3%,其中A等位基因是有利基因.从型个体活重、半净膛重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BB型(P<0.01),其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大于AB型和BB型(P<0.05),其剪切力和失水率也高于BB型(P<0.05,P<0.01).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对琅琊鸡的肌肉产量和品质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原发性心肌症相关蛋白5基因(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5,CMYA5)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肌肉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在猪群中发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87 5、0.712 5;湖南黑猪群体在CMYA5基因Bsp TI位点上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5999和0.409 7,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肌内脂肪、丝氨酸、饱和脂肪酸含量等13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AA型个体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C型(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AC型和CC型(P<0.01);AC型个体的风味氨基酸含量较AA、CC型丰富,其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P<0.05或P<0.01).结果表明,湖南黑猪CMYA5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品质性状相关;该基因可作为猪肉质性状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关中黑猪活体及胴体性状与瘦肉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活重 90 kg左右的关中黑猪 30头 ,应用宰前活重、体长、屠宰后的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腿臀重、背膘厚与胴体瘦肉量资料 ,计算了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法计算了以此 7个性状为自变量对胴体瘦肉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 ( PYxi) ,决定系数 ( d Yxi)及相关指数 ( R2 )。分析结果表明 ,7个自变量对胴体瘦肉量的相关系数均呈现极显著或显著 ;宰前活重和背膘厚对瘦肉量的直接影响 (通径系数 )和决定程度大 ,是胴体瘦肉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的 7个性状与瘦肉量的相关分析中相关指数 ( R2 =0 .9398)大 ,通径分析结果能够反映性状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京海黄鸡肉用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12日龄京海黄鸡为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 京海黄鸡产肉性能良好,112日龄屠宰率在91%以上,全净膛率在67%以上;胸、腿肌pH值分别为5.92、6.37;胸肌失水率大于腿肌,胸、腿肌水分含量为710~750 mg·g-1;粗蛋白质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229.8、206.6 mg·g-1,公鸡分别为236.7、203.7 mg·g-1;粗脂肪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10.9、42.5 mg·g-1,公鸡分别为10.8、38.8 mg·g-1;硫胺素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0.27、0.51 mg·kg-1,公鸡分别为0.29、0.54 mg·kg-1;肌苷酸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4.15、2.63 mg·g-1,公鸡分别为4.36、2.84 mg·g-1.胸肌与腿肌硫胺素和肌苷酸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不同部位肌肉在风味和鲜味方面存在差异,但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