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千岛湖桂花岛的实地调查,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及重要值对各群落植物进行种群数量特征比较,对该桂花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花岛典型的群落类型为青冈栎-桂花群落以及香果树-桂花群落.桂花对土壤没有特别的要求,尤其在贫瘠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丛分布,从而成为群落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浏阳周洛天然桂花林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浏阳周洛天然桂花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学特征:群落可分为乔灌草三层,乔木层以青冈、榉木等处于乔一亚层,优势度最高不超过17%;桂花处于乔二亚层,优势度高达31.98%~57.93%;灌木层30%~40%,以箬叶竹和杜茎山占主要地位;草本层总盖度25%~85%,以耐荫喜湿的蕨类植物占优势。天然桂花林在国内少见,极具观赏和科研价值,建议主管部门给予重点保护并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庐山山南桂花结实习性及野生群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把结实作为桂花品种分类和野生群落起源的重要依据,提出了庐山桂花品种群和结实生态小区划分意见,描述了“铁桂”这个新品种群及其野生群落的特征和特性。调查研究桂花结实习性和野生群落的目的在于发掘桂花的种质资源,拓宽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5.
杭州桂花及栽培品种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杭州市桂花的概况,并采用桂花品种5级分类法标准,描述了19个桂花栽培品种的主要特征,对桂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苦槠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演替趋势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36科58属79种,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层次分明,有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乔木层中苦槠的重要值最大,但在灌木层中未见苦槠分布,表明苦槠林正处于缓慢演替之中。  相似文献   

7.
常绿阔叶林是钱江源地带性植被,其主要建群种为甜槠和木荷,其次是青冈栎和苦槠,该地区的甜槠常绿阔叶林可分为甜槠-木荷林、甜槠林、甜槠-青冈-木荷林、栲树-甜槠林等4种类型。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划分为以下两类:增长型和稳定型。甜槠群落的发育过程可以归纳如下:马尾松-木荷-甜槠林→木荷-甜槠林→甜槠-木荷林。  相似文献   

8.
沈阳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61种,分属49科121属,区系组成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种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143种,占总种数的88.82%,表明了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亲缘关系;在群落结构上,油松栎林群落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6.0%;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种间联结性以山里红与黄波罗呈显著正关联外,其他种间联结性都较低。群落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多样性大小顺序为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西部黄杉林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贵州西部威宁县哲觉镇和平村李子沟组约20ha黄杉林的实地考察,作者研究了该群落分布地的生态条件,区系地理特征和群落外貌.结构、组成,动态及其演替等问题,同时,还讨论了各种生境特征时黄杉天然更新能力及其水平的差异;最后提出有关黄杉林研究,保护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沙市桂花林植物景观的现状及分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合理的景观经营及管理措施。包括保护现有生态系统,适当引进其它植物丰富其景观度,加强对现有特色植物景观的保护,加大对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的利用.加强对整个林区的林相改造,注意植物与其他景观因子的搭配等,以求提高长沙市桂花林的观赏品质与景观效果,达到长沙市桂花林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小陇山林区阔叶林森林群落的主要群系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平均盖度及平均高度上进行了详细描述。主要森林群落特征的描述可对本林区森林群落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为森林的经营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岭山地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临时样地,对南岭山地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林(28a)和天然杉木林(100a)进行群落学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起源的杉木林物种组成差异不大,人工林有维管植物39科59属83种,天然林有52科72属93种,二者种组成相似程度较高,相似性系数迭0.592,尤其是下木层和草本层;同时,二者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也相似,但除下木层外,人工林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天然林要低,而生态优势度正与此相反.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优势度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种群都属衰退型种群,一些中生或阴生及常绿阈叶树种却属增长型种群,这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林都正在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毛脉槭林的群落学特征,在浙江天童山设立18个20 m×20 m样地,调查样地中胸径≥1 cm的物种数量、胸径、株高和蓄积量,分析其优势度。结果表明:1毛脉槭林物种组成复杂,拥有木本植物37科62属,计95种;区系分布类型分为11种,热带和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55.5%和40.3%;2毛脉槭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一种优势树种,重要值10.4%,该种群的径级结构较为合理,呈间歇增长型结构,具有充沛的幼苗、幼树;3毛脉槭林胸径≥5 cm的个体平均密度为1122株·hm-2,平均胸径14.9 cm,其中毛脉槭最大胸径达50 cm,蓄积量达145.3 m3·hm-2。说明天童山保存着浙东典型的毛脉槭天然林,立木蓄积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6年,采用样地法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内共131个物种,分属于58科104属。其中高位芽植物112种,地上芽植物4种,地面芽植物15种,高位芽植物占总物种85.5%,占绝对优势;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68.71%为中型叶,16.79%为大型叶,小型叶及其它叶级只占14.5%。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物种组成非常丰富,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Simpson指数(Ds)分别为0.9591、0.9643、0.8781,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5.5313、5.2261、4.1060,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8446、2.9512、2.4167。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为粗叶木(Lasianthus hookeri)、染木树(Saprosma ternate)、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和云南肉豆蔻(Myristica yunnanensis)等4个树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丰富度指数(Margale、Menhinick等)、均匀度指数(Pielou、Heip和Alatalo等)和多样性指数(Gini、Shanon_Wiener和Simpson等)等3种测度方法对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的最重要植物为胡桃楸;Z602样地的各种多样性指标均高于M701样地,可见Z602样地的多样性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北京海坨山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为暖温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及森林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4种典型林分类型(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 Carriere)、针阔混交林(Pine-poplar mixed)、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核桃楸林(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分别设置3块 (20 m × 20 m) 标准样地,采集0 ~ 20 cm土层土样,分析相关土壤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不同土壤特性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结果 4种林型下共测定出4门6纲13目16科29属。多样性分析显示,4种林型下土壤固氮菌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油松林>针阔混交林>核桃楸林>蒙古栎林。β多样性分析显示,4种林型土壤固氮菌群落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在已鉴定的土壤固氮菌中,各林型以变形菌门为主,核心菌属为慢生根瘤菌属、广泛固氮氢自养单胞菌属和斯克尔曼氏菌属。RDA分析显示,土壤特性能解释固氮菌群落变异的65.48%,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影响 4 种林型下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 结论 北京海坨山地区土壤固氮菌资源丰富,不同林型下土壤特性、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以长白山主要支脉张广才岭和哈达岭山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组成分析,探讨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林凋落物平均现存量为5.97 t/hm2;人工林凋落物平均现存量为5.96 t/hm2;在天然林各调查群落中,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纯林面积占有较大比例,凋落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6.11和5.99 t/hm2;其针叶混交林面积最小,平均现存量仅为2.74 t/hm2;在人工林各调查群落中,针叶纯林面积最大,平均现存量为6.09 t/hm2;针阔混交林面积最小,平均现存量为5.76 t/hm2.在人工林、天然林未分解层各组分中,均表现出凋落叶(阔叶+针叶)>凋落枝(阔枝+针枝)>杂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调查合肥市市郊5座城市山体的林分组成与群落结构,共记录样方66个。结果表明:山体林主要组成种有97种,分属49个科、82个属;主要优势种是侧柏、杉木、马尾松、朴树、麻栎等;林分平均密度1 384株/hm2,平均基盖度23.35 m2/hm2,平均胸径12.44 cm,平均高度11.08 m。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4个群系及34个群丛。主要植被型有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树木整体较为健康,但景观效果欠佳,部分区域林分结构不够合理。建议引进乡土树种,特别是一些观赏树种,如栎、榆、椴、榉、黄连木、槭树等,来提升景观效果,增加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Soil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forest eco- environment effect. Soil mois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watershed water balance and hydrological cycl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PAC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conception, some basic conceptions and contents about soil moisture had been researched thoroughly (Li Hongjian, et al, 2003;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