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表明,山东省曲阜市大豆蛀荚害虫主要为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在曲阜市发生3~4代,大豆食心虫年发生一代,第3~4代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为害夏大豆。豆荚螟的防治适期为大豆鼓粒前期,用来福灵、地亚农、功夫和久效磷防治大豆蛀荚害虫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戴继红 《农技服务》2011,28(6):810-811
总结了3种大豆害虫(豆荚斑螟、大豆食心虫和豆荚野螟)的鉴别及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菡 《农技服务》2010,27(5):580-581
豆荚野螟是为害豆类的主要食心虫之一,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比较了豆荚野螟与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的形态特征区别;分析了豆荚野螟的发生、消长与气候土质、栽培制度等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4.
徐学华 《农技服务》2008,25(12):61-62
介绍了豆荚斑螟的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为害症状等,并与大豆食心虫和豆荚野螟作形态比较。  相似文献   

5.
吴菡 《农技服务》2010,27(4):482-482,505
分析了豆荚野螟的为害特点及其与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的为害症状区别,比较了采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对控制豆荚野螟为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的适期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农技服务》2011,28(8):1169-1170
对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的适期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室内试验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黑胸茧蜂除寄生棉红铃虫及梨小食心虫外.豆荚螟是又一新发现的重要寄主。黑胸茧蜂对棉红铃虫寄生率高,豆荚螟,梨小食心虫次之.在湖北。黑胸茧蜂越冬代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寄生二代梨小食心虫,6月中、下旬越冬代大量羽化集中寄生春大豆上第二代豆荚螟,7月上、中旬转移至棉田寄生第一代棉红铃虫。8月上、中旬又向棉田四周的夏大豆田转移寄生第三代豆荚螟,9月上、中旬迂回棉田寄生第三代棉红铃虫直至越冬。  相似文献   

8.
采用茎叶喷雾法,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不同用药次数与不同用药时期对大豆蛀荚害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药量,氯虫苯甲酰胺用药1次即能很好地控制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的危害,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剂毒死蜱、甲维盐,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增产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豆食心虫、大豆卷叶螟、豆小卷叶蛾、豆荚螟等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大豆田常见的几种害虫 在哈尔滨地区大豆生产中,常见害虫有根潜蝇、蚜虫、食心虫、蛴螬、蓟马、草地螟、豆荚螟、东北大黑鳃金龟等20余种,其中根潜蝇、蚜虫、食心虫对大豆田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11.
张苏红 《河南农业》2009,(10):13-13
一、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主要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豆天蛾、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秆潜蝇、造桥虫、豆荚螟、烟粉虱等。  相似文献   

12.
一、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主要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豆天蛾、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秆潜蝇、造桥虫、豆荚螟、烟粉虱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东北地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赤眼蜂优势种,以满足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的需求。[方法]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测试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在大豆生产田条件下,调查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寄生率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粒校正寄生率为70.1%,防治效果达67.0%。[结论]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用量,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室内和田间小区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与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虫效果无明显差异,准确把握放蜂时间是利用人工卵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在东北大豆产区有为害加重的趋势,个别年份虫食率达到5 0 %以上。2 0 0 2、2 0 0 3年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进行了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效果与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基本相当,每公顷可节约成本38元,对大豆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一、选用抗(耐、避)病、虫的优良品种。蔬菜抗病品种较多,抗虫品种较少。但有些避虫品种已较广泛应用,其中番茄毛粉802叶背密生银灰色绒毛,对蚜虫、粉虱忌避作用强。兼抗病毒病。莱用大豆豆荚少毛品种或无毛品种,可防止豆荚螟、大豆食心虫在其植株上产卵。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毛豆蛀荚害虫只有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2种,尤以大豆食心虫危害更重。抓住毛豆关键生育期:开花中期、开花盛末期、嫩荚期、灌浆期、成熟期,利用4.5%氯氰菊酯800倍、2.5%氯氟氰菊酯800倍、20%高氯马1 000倍、15%茚虫威3 000倍进行交替防治,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4种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2种诱捕器组合对大豆豆荚螟、豆野螟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豆荚螟、豆野螟性诱剂和粘胶型诱捕器组合的诱虫效果最好;大豆上豆野螟的数量整体高于豆荚螟的数量;使用粘胶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均明显好于使用蛾类通用诱捕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商丘市夏大豆病虫害发生预警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商丘市近几年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了2018年商丘市夏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可能,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2018年,商丘市夏大豆病虫害重点防控对象是大豆孢囊线虫、金针虫、大豆蚜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紫斑病和症青株等,防控技术是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成虫诱杀技术、种子处理技术、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流域夏大豆豆荚螟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淮流域夏大豆豆荚螟的田间调查,明确了豆荚螟每年的发生代数为4~5代,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